裴之上辈子胃也不好,胃是情绪器官,何况身体本来就不太好,她一遇到刺激情绪的事儿就容易犯胃疼,疼的厉害的时候都能疼晕过去。
后来打听到市中医院有个返聘的老中医,擅长肠胃脾胃调理,裴之就在老中医那儿调理,以前一个月都疼一两次的胃,喝了两个月中药后,半年多都没疼,后来就是裴之挨了板砖。
都说西医是让你明明白白的走,中医是让你稀里糊涂的活着,裴之觉得这话非常有道理。
反正她是无脑中医超级粉丝。
裴之给望南介绍了这个中医,估计这时候老先生应该还没退休,还能取到号。
裴之原来的目标也没忘,本来打算喊李望南和她堂姐一起摆摊卖衣服,现在望南没空,但堂姐李生苗有空。
李生苗和赵文轩在同一天来到了裴东顺的小院。
裴之还给小崔同学打了电话,小崔同志高考结束了,跟家里闹着要去打暑假工,僵持很久了,裴之一个电话就把他解救过来了。
现在裴之手底下有用的兵有三个了,但还不够,“崔哥,你要好的朋友里有没有想跟你一样打暑假工搞点钱花花的?”
“老妹,你这话不对,你应该问谁没有这想法。”
小崔同志喊了一个关系很好的男同学来。
在他积极拉拢小伙伴入伙的时候,裴之还来得及说工资的事儿……
四个兵正式到齐了,赵文轩,李生苗,崔壮志,刘壮壮。
日薪60,提成百分之二。
下午棉服到县城,裴东顺带着小崔和赵文轩带货,其余几个人就由裴之开小会。
培训过程裴之很熟,主要是看好摊子防住小偷,招呼客人介绍货找货装货的流程都讲一遍。
价格定在15一件,25两件,拒绝所有还价的大姨大妈,只咬住一句话,老板规定好了,卖少了就得自己贴钱。
简单的培训结束后,裴东顺拉着一车货到了家。
裴之带李生苗和元元在裴之家附近赶大集,于是裴东顺带着八百件棉服把裴之和李生苗送回家。
赵文轩带崔壮志在化工街县汽车站附近摆摊,于是小崔回家骑了他奶奶的脚蹬三轮,这就是他的货车了。
裴东顺带刘壮壮和张伟在刘壮壮家附近赶大集,倒是不用裴东顺带货提前去,当天的集当天去就行。
三伙人分工完毕,接下来就是准备工作,小蜜蜂肯定是来不及去买了,裴东顺就去五金市场买了俩喇叭。
裴之拿个小蜜蜂和一个喇叭。
裴东顺拿个小蜜蜂和一个喇叭。
赵文轩拿个崔壮志和两个喇叭。
李生苗和裴之一起住。
李生苗晚上睡觉之前感叹,“我什么时候能有个自己的房间就好了,我在家住的就是我们家放麦子的房间,有老鼠,我最怕刚收麦子那两个月,天天晚上都有老鼠叫,瘆得慌。”
“苗苗姐,你要努力学习,考个好大学,以后自己挣钱买房子,到时候想住几间住几间。”
凌晨四点半,裴之带着弟弟和李生苗就出发了,这一次去的是姥姥家附近的集市,骑的是裴东顺的脚蹬三轮。
这车子容量不小,但仨孩子劲儿不大,一次就装了三百件,一路上走走停停。
裴之在这摆过好几次摊,她仔仔细细的和李生苗演示了一遍流程,然后静等着上客。
裴之这里进行的很顺利,裴之定价是直接定15一件,碰见熟悉的妗子表姨的就说25两件,这衣服质量一般,但价格实在过于美丽,裴之一上午卖了二百来件,就这还是为了带徒弟降慢了速度。
李生苗不太适应轰隆隆的人群,但是为了学费和生活费,她咬咬牙也能适应。
小崔和赵文轩这儿也挺顺利,小崔本就是个开朗的性子,跟谁都能扯两句,赵文轩之前跟着摆过摊,有经验,两个人分工明确,合作十分顺畅,早上七八点和下午四五点都在汽车站,其他时间在化工街。
小崔奶奶的脚蹬三轮速度虽然慢,但是容量还可以,十八岁的小伙子,别的没有,力气指定管够。
开业第一天,小崔团队拿下了销冠,卖了三百二十多件。
裴东顺这儿战绩就比较一般。
生地方,大小伙子张不开嘴,熟人一经过这家伙就想找地缝钻进去,陌生的大姨大妈一张口还价,他也不敢抬头回话,总之还得磨炼。
第二天,裴之三个人不需要起太早,离得近,就在镇上的大集。
吭吭哧哧骑着三轮车到了镇上,找到以前摆摊的地方,这一次李生苗熟练了,元元也跟着帮了不少忙。
今天果然就顺利多了三百件剩了还有二十来件,主要是天太热,裴之不愿意一直晒着,十一点半就收摊了。
裴之之前在市里买的防晒早就用完了,她现在就带着个大草帽,胳膊都晒红了,不过裴之不算太在意,上辈子吃的苦比这多多了,这才到哪儿。
裴东顺那边今天也还行,俩大小伙子慢慢想张开了嘴,跟着招呼顾客,时不时还能跟大姨大妈聊两句,知道这俩孩子都考上大学,是大学生了,大姨大妈们还挺热情。
俩人也不知道是热的还是羞的,脸红的跟猴屁股似的。
赵文轩和小崔依旧是销冠,汽车站的人流量大,摆摊的俩人都是孩子,车站管理员也不好一直撵,只当看不见。
小崔也很上道,嘴甜的叔叔叔叔的喊着,给叔叔递水还给叔叔送烟,总之,眼里有活儿,嘴里有话。异常顺利
第三天,裴之这边四点就起了,三轮车蹬的慢,去晚了真没位置。
这一次还是和六指爷挨边,裴之给六指爷买了饭和包子,又给他倒了一缸子昨天晚上自己煮的绿豆沙水,在井里冰了一晚上,早上起来又扔进去老多冰块,放保温桶里,一上午过去还是凉丝丝的。
这一上午裴之仨人卖了接近三百件,拢共八百件目前还剩个二十来件。
剩下那边裴之按十块钱一件处理给了村里的邻居,村里有好几个副食品加工厂,有不少外村来上班的妇女,就这价格,二十来件货不用大会儿就没了。
收拾完,三个人就回了县城。
裴之元元骑自行车,李生苗没有自行车,她骑裴东顺的脚蹬三轮。
回到县城,裴之又骑着三轮车带了一百套,和李生苗去了化工街摆摊。
一下午卖的也还行,零零散散也卖了七八十套。
裴之五点多收了摊,回去先让李生苗去自己床上睡了会,然后就和睡醒的元元一起去看新到的裤子。
新市来的那批裤子,在摆摊的第二天就经到了县城,但是还没整理。
这些货是仨人盯着装车的,没啥问题,主要是分分类。
五块的和八块五的总不能卖一个价吧?
卖十块的放一块,卖二十五俩的放一块,卖十五的放一块。
卖十块的有六百来件,卖二十五俩的有四百来件,剩下全是卖十五的。
十五的肯定交给赵文轩小崔团队,毕竟有钱的都坐汽车,没钱的…跟裴之一样蹬自行车。
剩下俩价位的裴之和裴东顺解决。
棉服赵文轩小崔再卖一天就差不多了,次日一早,裴之仨小孩蹬着三轮车带着四百件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