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早上六点钟,裴之和裴东顺出发了。

今天露水重,空气中散发着微湿青草气,裴之骑上自行车,突然打了个寒颤。

单穿个短袖还真的有点冷,裴之也懒得回家拿外套了,反正骑会儿车子就能出汗了。

爷孙俩来到大集上,这个集在离他们俩四十多里地的一个镇上,与南省接壤。

两个人骑了一个半小时,裴之的头发汗湿了,腿也早就发软了。

咬着牙骑到了集上,裴之差不多快累瘫了。

今天六指爷爷也来了,裴东顺提前打过招呼,让他帮忙占摊子,两个人到的时候六指已经把摊子撑好了。

祖孙两个和六指打了个招呼,就开始撑摊子,马上六点半了。

撑好摊子,两个人轮换着去吃饭,吃完饭七点半不到集市上已经开始上人了。

现在天热,大部分人都是早上赶集,中午的时候早早就可以散集。

裴之心里一直有些忐忑,总担心这批货会卖的不顺利。

今天带了俩喇叭,一个用来播录音广告,一个裴东顺用来喊话和维持秩序。

吃过饭就把喇叭打开了,“河南厂家破产清仓女士套装,三十两套,河南厂家破产清仓女士套装,三十两套!捡到就是赚到!”

裴之高亢清透的声音循环播放着,慢慢也吸引来了一些客户。

八点半的时候,成交了今天的第一笔生意,二十八元两套。

第一个顾客有些难缠,在摊子上挑拣了二十多分钟,每个花型都看了几遍,挑好以后就开始大还价,这个大姨的还价功力不是一般的高,喇叭喊价三十两套,大姨张口十五两套。

对半还价,裴之向来只听说过没亲眼见过,差点惊掉下巴。

裴东顺不急不慢的跟客户掰扯,咬死就是三十两套不还价,大姨慢慢往上涨,裴东顺还是咬死不还价。

眼看着大姨就要蹦起来了,裴之赶紧打了个圆场,

“爷,你看我大姨是真心想要,咱第一炮买卖,给我姨便宜点,二十八,两家发,咱赔两块钱就当换个好彩头。”

大姨的面色缓和下来,裴东顺则紧绷起来,“说了三十就是三十,少卖一块就是多赔一块!你这妮子不懂事别往前凑!”

大姨听了有点上头,“你这老头儿咋回事,我看这小姑娘说的在理,就二十八,能卖我就拿两套,不能卖拉倒,给你眼看着又要蹦起来,裴之上前一步揽住大姨的胳膊,“姨,就二十八,咱不听我爷的,听我的,来来来,我给你拿塑料袋,装好。”

裴之佯装拦着激动的裴东顺,送走了大姨,把钱递给裴东顺,“爷,演得不错嘛。”

裴东顺咳了咳,“嗨,说这干啥。”

开了第一炮,慢慢就上客人了,有自己买两套的,有一起拼单凑两套的,九点多摊子上开始人挤人了,裴之不断的找货装货,腰间挂着的塑料袋也从一大沓子变成了最后几个。

裴之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松了口气,赌对了,大卖啦~

裴之第一次来这个集上,因为在两省交界处,方言变化大了些,裴之有时候还听不懂客户说的什么,就比如站在她面前的这个,叽里呱啦一通裴之就听懂了几句,耶,咦,便宜点中不啦,wishtaday……

语言不通的时候还得喊裴*翻译家*东*语言能手*顺。

磕磕绊绊卖到十点多,裴之兜里的两包手帕纸都擦汗用完了,太热了,时间还紧张,裴之的刘海偶尔还不听话挂鼻子上,烦的不行。

十一点半不到,集上人就很少了,爷俩热的实在不行,裴之特别后悔没有买瓶防晒霜,估计胳膊今天得晒脱层皮。

两个人把摊子上的衣服收拾了一下,散开的同款都归置到一起,车里还剩了不到一半,加上摊子上这些,粗略估计卖了将近二百多套,裴之对这个结果说不上满意,也算不上失望,早有心理预期了。

回城的路上裴之实在不想蹬自行车了,正好车斗里腾出来空了就把自行车挂在车后斗上,裴之坐在车斗里,裴东顺骑的机动三轮,虽然这时候太阳最毒,但车跑起来带风,比摆摊的时候稍微还凉快了点儿。

两个人回到家后,也都饿过劲了。

裴之点火裴东顺做饭,捞了个最简单的凉粉丝,唏哩呼噜两个人吃了一盆。

吃完饭两人就开始点钱,刨去一开始带的五百块找零的零钱,共剩了7858元,包括一张50的假币。

裴东顺捂着嘴,“终日打雁还被雁啄瞎眼了,唉,五十块钱。”

裴之仔仔细细的看着那张假币,好奇的问爷爷,“我怎么没看出来这是个假的啊?”

裴东顺摇摇头,“这个整张摸起来手感有点不对,我也说不出来,就是不对。”

裴之院子称这种感觉为直觉,想知道到底真假,还是得去银行柜台问。

裴之和裴东顺俩人两点多就上了去市里的公交,到了服装市场,卖雪糕的姑娘没开门,俩人等了会。

祖孙俩扛着货回到家都快七点了,裴之撑着眼皮吃完晚饭和爷爷一起把货整理好,就回了自己家。

回到家关上门,躺床上就开始睡。

裴之这一觉睡得沉,一直到裴东顺来喊门才醒。

今天要去摆摊的地方在姥娘家附近。

可以晚去一会儿,两个人干脆在家吃完饭再去。

裴之两个人估计是去的最晚的摊主了,别的摊子都有开始上人的了。

一切都是熟悉的流程,塑料布铺在地上,喇叭放在正中间,砖和木墩压在塑料布的四个角,衣服铺在塑料布上。

喇叭开始响起,慢慢的有两三个人围了过来。

在熟悉的地方,裴之放开多了,没有那么紧张了。

偶尔还能碰见几个熟人打招呼,裴之经常去姥娘家住着,所以姥娘村里的人也能认个三四成,这个舅妈,那个姥娘,这个表嫂那个表嫂的,熟人就按二十八两套,生客就按三十一套。

交钱的时候裴之都会喊一声,裴东顺知道是熟人,总是偷偷摸摸把找零的钱塞过去,使个眼色就都明白了。

没人声张也没人推搡,祖孙俩满意的很,七大姑八大姨也都有了面子。

熟人多的地方就稍微好点,都给介绍客户,这个人来了说我是你表二舅妈介绍的,那个来了说我是你那个表嫂喊来的,只要是熟人介绍的,裴之也都让裴东顺少收两块钱。

这一来二去的,比昨天看着多卖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