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令人难以置信,甚至有些颠覆常识的是,

朝廷此番不仅没有像往常那样,通过强制征发无偿劳役来修筑这项宏伟的大运河工程,

反而公开宣布,将以极为丰厚的报酬面向全天下的普通百姓进行招募;

这种与过去截然相反的举动,着实让人们感到难以置信,但巨大的惊喜又让他们无法抑制内心的喜悦。

每一位自愿参与到这段人工开凿河道的辛勤民夫,都将享受到由官府统一提供的完善食宿保障,

这意味着他们从此不必再为每日的温饱问题而担忧,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去,后顾无忧。

然而,真正让全天下的臣民百姓翘首期盼,内心激动得难以平静,

甚至达到心潮澎湃地步的,莫过于这项政策中最为慷慨、如同神话传说般从天而降的巨大恩典:

参与运河建设的家庭,全家可以享受长达十年的赋税全免!这简直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馈赠。

当听到这等恩泽浩荡、惠及万民的消息传遍四方时,

无数饱经风霜的黎民百姓无不热泪盈眶,滚烫的泪水模糊了视线,

他们感觉仿佛是历经了漫长而严酷的寒冬,

终于等来了温暖和煦的春风轻轻拂过,

这股暖流不仅温暖了他们的身体,

更深深地抚慰了他们那颗因为长年累月的贫困与压迫而遍布伤痕的心灵。

随后,各地自发掀起了一股向着长安城方向叩首谢恩的热潮,

这完全是发自肺腑的感恩之情,

并非官府进行任何强制性动员或引导;

无数百姓捧着刚刚入手的报纸,面朝西方遥远的长安,虔诚地跪拜下去,

口中爆发出震耳欲聋的“万岁”呼喊,

那声音汇聚在一起,如同滚滚惊雷,直冲云霄,久久回荡不绝。

“当今陛下的武功盖世无双,震慑四夷,却又同时展现出令人称道的仁德之风,

这样的君主,在漫长的华夏历史长河中,当真是千年难遇、千古罕见的真正明君啊!”

这样的由衷赞誉与歌颂之词,如同一阵清风,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

回荡在各地的茶肆酒楼之中,

弥漫在街头巷尾的寻常巷陌之间。

将当今圣上与历史上的汉文帝相提并论,绝非信口开河、毫无根据的夸耀之词,

而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

第一位大规模且实质性免除全国百姓赋税的杰出君王,

正是那位以仁政闻名的汉文帝,

而巧合的是,他正是当今汉武帝刘彻的祖父,

这份荣耀似乎在冥冥之中有着某种传承。

追溯历史,汉文帝在其辉煌的统治时期内,

曾经颁布过一道足以震惊整个天下的仁德诏令,

那便是免除全国臣民长达十三年之久的田税;

此等开创性的盛世佳话,自古以来便广为流传,被无数的史学大家和后世文人所极力赞颂,被视为古代仁政典范的最高楷模。

先祖汉文帝当年种下的这颗惠及万民的善果,如今又由其孙辈刘彻所继承并进一步发扬光大,百姓们自然而然地会将这两位君主相提并论,将他们的仁政视为皇家一脉相承、代代传承的美德,认为这是上天对大汉王朝的眷顾。

然而,当那些心思细腻、善于观察的百姓们,

开始逐字逐句、仔仔细细地品味和研究这两代帝王所颁布的免税政策时,

许多人却带着一份意外和惊讶的心情发现,

当今陛下的这份恩德,似乎在某些关键细节上,竟然要比他们的先祖文帝更加慷慨,甚至可以说更胜一筹。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百姓们会得出“恩德更胜一筹”这样的评价呢?

答案隐藏在政策细节之中,

恰恰是这些看似微小的关键性差异,决定了新旧政策的实质性不同。

尽管享受这项免税待遇的前提是必须亲身参与到大运河的建设工程中去,

但这丝毫不影响政策本身的巨大价值——当今陛下此次诏令免除的是百姓的全部赋税,这其中包括了繁重的田税、人头税以及其他杂项税收,而非仅仅局限于单一的税种!

回溯到汉文帝时期,他所免除的仅仅是土地相关的田税,而如今这份惠及万民的恩典,却连当时同样沉重、甚至随着人口增长变得越发难以承受的人头税都一并免除了;仅仅是这一项差异,就堪称是天壤之别,极大地减轻了普通家庭的负担。

曾几何时,田税与人头税这两种主要的税负,在百姓肩上是分量不相上下,共同构成了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的沉重负担,是导致许多家庭贫困潦倒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随着农业耕作技术的不断革新与进步,以及高产优质粮食品种的广泛推广应用,

实行三十税一的田赋,在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年度财政支出中,

早已不再是构成主要经济压力的部分,因为农业产出已经有了显着提高。

而到了如今,真正如同大山一般压在百姓肩头、

让他们感到呼吸困难的沉重负担,恰恰是那以人头计算的人头税;

这项税种对于每个家庭而言,都构成了年度财政支出中最大的缺口,是导致他们难以积攒余粮、生活拮据的直接原因。

当今陛下显然对民间疾苦有着极为深刻的洞察和了解,他的施恩之举精准而有效,连百姓们感到最为沉重的人头税都毫不犹豫地一并予以免除;此等真正体恤民情、切中要害的仁政,放眼整个历史长河,绝对是前无古人,开创了历史先河!

恐怕即便是以仁慈着称的汉文帝本人,如果能够亲眼目睹孙辈刘彻这份超越自身的仁政气度与胸怀,也不得不心生折服,甘拜下风,承认自己未能做到这一点!

于是乎,赞美当今圣上的声音,如同滔滔江水般不绝于耳,响彻神州:

“当今陛下宽厚仁德,对待自己的子民如同对待亲生子女一般慈爱,这样的明君圣主,真是千载难逢,吾辈何其有幸能躬逢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