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 > 第98章 百姓过于温饱,会动摇大汉根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8章 百姓过于温饱,会动摇大汉根基?

刘旦闻言不禁莞尔,眼中闪过一丝怜悯与不屑,他轻抚衣袖,语气平和却掷地有声:\"老博士多虑了,不过区区十余年前,我大汉还有无数百姓食不果腹、嗷嗷待哺,如今才刚刚过上几年安稳日子,您就开始担心粮食过剩的问题,未免太过杞人忧天了吧?\"

\"粮食乃民生之本,国之根基,何时曾有嫌多的道理?只会嫌少啊!\"

\"往昔百姓家徒四壁,颗粒无存,不得不忍痛溺婴、弃儿,连生儿育女的勇气都没有,如今情况有所好转,家家户户才敢添丁进口,人口增长迅猛,粮食需求只会与日俱增!\"

\"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老博士应当比我更加清楚,只要管控得当,绝不会出现谷贱伤农的局面!\"

\"况且,我大汉地域辽阔,幅员万里,还有大片荒无人烟、野兽肆虐的处女地有待开发呢!\"

\"这些未经耕耘的沃土,都需要勤劳勇敢的大汉子民去垦荒拓殖,自然需要更多人口,更需要充足粮食作为支撑!\"

\"本王敢于断言,只要没有奸佞小人从中作梗,刻意破坏,至少在未来数百年内,我大汉绝不会面临谷贱伤农的窘境!\"

\"即便有朝一日真的出现粮价暴跌,朝廷自会出面调控,平抑市价,绝不会让辛勤耕作的百姓蒙受损失!\"

刘旦这一番掷地有声的陈词完毕,脸上依然挂着温和的笑容,仿佛只是在讨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而他那双锐利如鹰隼般的眼睛却没有丝毫温度,寒光闪烁,紧紧盯着老博士苍老的面庞,仿佛要将其看穿。

燕王心知肚明,这位老谋深算的博士方才那番话绝非他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不过是试探性的铺垫罢了。

尽管如此,刘旦依然不厌其烦地详尽解答,滴水不漏,目的就是要彻底堵死对方所有可能的狡辩之路!

刘旦心中早已看透这老狐狸的真实意图,暗自冷笑:\"这老东西,心肠可真够歹毒的!\"

老博士面无表情地凝视着侃侃而谈的刘旦,表面上看不出丝毫波动,然而内心却已是波涛暗涌,不由得长叹一声。

\"唉,燕王殿下又是何苦来哉?\"

刚才他不过是小试牛刀,略施小计,没想到燕王竟对答如流,滔滔不绝地跟他扯什么物以稀为贵、添丁进口,完全避开了他真正想引导的方向。

既然燕王执意要装聋作哑,那么他也只好挑明直说,摊牌了!

老博士缓缓转身,面向龙椅上威严的刘彻,恭恭敬敬地深深一躬,语气陡然变得凝重肃穆:\"臣启奏陛下,老臣以为,天地万物皆有定数,阴阳平衡自有天道,万不可人为强行干预啊!\"

\"十余年前,燕王殿下献上高产粮种,为我大汉百姓解除饥馑之苦,此举虽然一时功德无量,但实则已有违天和,扰乱了自然法则!\"

\"如今殿下又要强行修建大运河,改变江河走向,此举更是逆天而行,恐怕会招致上天的震怒和惩罚啊!\"

说到这里,老博士抬起布满皱纹的脸庞,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直视皇帝双眼,语气恳切地说道:\"陛下明鉴,百姓若过于温饱,必然会失去敬畏之心,动摇我大汉根基,此乃治国大忌啊!\"

\"燕王殿下虽出发点良善,但此策一旦实施,恐怕会动摇我大汉根基,引发不可预见的祸患啊!\"

\"还请陛下三思,谨慎行事,切莫被一时之功利所蒙蔽双眼啊!\"

话音刚落,老博士便郑重其事地跪倒在地,将额头紧贴冰冷的石板,再不言语,一副视死如归的决绝姿态。

他掷地有声的话音刚落,整个大殿瞬间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先前还喧哗不已的朝堂此刻鸦雀无声,连根针掉在地上的响动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那些本还有些懒散倦怠的朝臣们此刻都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腰板,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仿佛突然间都变成了雕塑一般的木头人。

\"我的天呐!这老东西的胆子也太肥了吧,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也敢当着圣上和燕王的面直言不讳?\"

老博士话中的真正含义再明显不过,什么叫\"百姓过于温饱,会动摇大汉根基\"?

白话翻译过来无非就是:百姓吃得太饱太好,就没法任人宰割,没法为所欲为地压榨,肚子饿着的奴才才好控制啊!

殿内有眼光犀利的官员在心中冷笑不已:\"真是讽刺至极,儒家为了阻击燕王,不惜以身犯险,搬出这等离经叛道之言,难道就不怕彻底激怒燕王,把自己给玩死吗?\"

为了维护儒家在朝堂上的话语权,老博士已然豁出去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他作为儒家在朝堂的代表之一,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燕王的威望日益攀升,最终成为无人能撼动的存在。

他必须想方设法阻止大运河和州道的建成,否则儒家的影响力将进一步被削弱!

当年秦始皇因一统六国而权势熏天,自信满满,目空一切,说焚书坑儒就焚书坑儒,儒家在秦朝朝堂上根本没有半点反抗之力。

如今的燕王与当年的始皇帝已有七分相似,同样深恶痛绝儒家,同样行事霸道,目无典章,视祖宗法度如无物!

若是让他顺利完成大运河与州道的宏伟工程,燕王的威望必将如日中天,声势浩大!

若真到了那一步,等他日后继承大位,登上龙椅,必会成为又一个一言九鼎、独断专行的强势帝王!

届时儒家又当何去何从?恐怕只有更加悲惨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

说来讽刺,老博士心知肚明,修建大运河和州道确实是真正的利国利民之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但问题是,这等千秋伟业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有益,可对儒家却有何好处?

后世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诬陷你的人,往往比你自己更清楚你有多冤枉!

老博士方才那番言论,确实是蓄意中伤,别有用心,但却出奇地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