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
安静。
一片安静。
众人都呆呆的盯着这位燕王长史。
他在说啥?
刘旦也是如此表情。
嘴里的葡萄掉在地上都没有反应过来。
过了许久。
刘旦抹了一把脸上的唾沫星子,淡淡道:
“迁儿,你还是别学你父亲了,人都学傻了。”
“来个人。”
“把本王的长史吊在城楼上,让他冷静冷静,他今天有点上火。”
周围的亲卫顿时反应过来。
“是!”
狗日的。
竟敢骂王爷。
这小子平时看着老老实实,没想到憋着一肚子坏水。
今天得给他好好治治。
“小贼!”
“你把我吊起来,我司马迁也不会屈服!”
“死都不屈服!”
“小贼”
司马迁声嘶力竭的声音越来越远。
刘旦无语的摇摇头。
一开始他还没有反应过来。
可是听到后面,刘旦就知道司马迁什么意思了。
杀卫青?
杀霍去病?
皇帝老子连卫青的儿子都不让杀,还杀卫青?
亏他想得出来。
‘我父血溅宣室殿,怒斥无道昏君?’
呵!
估计这会儿你老父亲都被骂的体无完肤了!
还怒斥谁呢!
“唉,迁儿跟他父亲尽学些有的没的,一个大好青年,差点就毁了。
还好有我来拯救他。”
刘旦唏嘘一阵。
吩咐身后的亲卫好好照顾司马迁。
一定要让他幡然悔悟。
生命诚可贵,没有价更高!
刘旦撇撇嘴,嫌弃的放下手里葡萄串,被喷了一堆的唾沫,吃不成了。
站起身。
看向皇宫方向,喃喃道:
“迁儿啊,你只猜对的一半,确实要杀人,不过不是杀大将军和骠骑将军。
也不是本王来杀!
我就是个意外保险。
真正动刀子的另有其人。”
刘彻的一生有很多次改革,统一货币、专管盐铁、改兵制、设刺史....
每一项改革背后都是阻力重重。
随后杀的人头滚滚。
这次改革也不例外,刘彻亲自操刀,万事俱备。
现在。
就差刀子上场了!
未央宫外。
中书令赵周一脸笑意,捧着一卷圣旨。
笑眯眯的交给御史大夫。
张汤!.
张汤已经在未央宫外侯了一个时辰。
宫门紧闭。
他进不去,也不想进去。
今日这宫内气氛有点不对.
还是不要靠近为好。
陛下让他等着,那就乖乖等着。
虽然投了太子,但是张汤知道,真正能决定他命运的还是陛下。
陛下默许他投靠太子。
他才能投靠。
张汤一直都知道,谁才是这大汉的老大。
是陛下!
所以即使等了一个时辰,他也不急不糙。
如今等来了圣旨,那便接旨办差就行。
张汤伸出手,接圣旨。
接。
嗯?
圣旨攥在赵周的手里,纹丝不动。
张汤疑惑的看向赵周。
“中书令,你这是什么意思?”
“嘿嘿嘿嘿。”
入宫多年,赵周的笑容越发阴柔。
“张大人,在看旨意之前,陛下托老奴给您带几句话。”
张汤面色一肃。
当即拱手道:“中书令请说。”
赵周面上笑容不改,拍了拍张汤的手。
“张大人,陛下说了,今日这件差事办妥当了,您就能安然退下了。
陛下还特地施恩。
为了表彰您这几十年的劳苦功高。
在您致仕的那一天,陛下将封您为东平侯!”
听到前半句。
张汤心中一松。
酷吏难有善终,自多年前燕王点播后。
他便醒悟过来。
也一直谨记于心,之后做事都是紧跟陛下。
生怕踏错一步。
如今听到自己能安然致仕,张汤自然松了一口气。
可是听到最后几个字。
张让心中猛然一紧!
封侯!
他办了大半辈子的差事,脏活累活没少干。
也不见陛下说给封侯。
今日却说封就封。
张汤看向面前的圣旨,突然觉得好烫手!
到底是干什么差事。
一件事竟然能抵他大半辈子的辛劳!
赵周见张汤变色,笑着安抚:
“呵呵,张大人不用害怕,这事陛下已经给你开好了头,你做一些细枝末节就行。
况且。
燕王殿下就在城头上坐镇。
你要是有什么摆不平的,尽管去求援便可。”
这话一出。
张汤没有放松,反而更加紧张!
如今的大汉朝陛下是老大。
燕王就是当之无愧的老二!
老大、老二齐上阵的差事,让他一个小卒插手....要死人啊!
赵周仿佛没有看到他的脸色,继续说道:
“陛下听说你有一个次子,自小聪明伶俐,准备召他入宫。
给六皇子做个伴读。
以后可就是皇家近臣了。
前途无量!
张大人,后半辈子的封侯、下一代的前途。
陛下都给你安排好了。
你还犹豫什么?”
张汤一脸死灰的看着赵周。
死太监!
你听听你说的是人话吗?
这不就是陛下给他安排好后事,让他赶快去死吗!
还有他家次子。
陛下怎么知道他从小聪明伶俐的。
还推荐到六皇子身边做伴读?
张汤名义上是投靠太子,自己的儿子却投了六皇子。
这让太子如何想?
陛下这般做法。
让张汤在朝中的靠山顿时变敌人!
“陛下,您是一点退路都不给我留啊!”
张汤一时间悲从中来。
自己致仕之日,是封侯之日。
恐怕也是他的忌日啊!
赵周看他这副模样,没好气说道:
“陛下给你封侯,燕王殿下推荐你的次子,两件好事全让你占了。
你就偷着乐吧!
哭丧着一张脸给谁看。”
嗯?
张汤猛然回过神,眼神一亮。
“你是说燕王殿下推荐的我儿?不是陛下在拿我儿作伐?”
“张大人!”
赵周语气不善了。
“你说的什么话,陛下怎么会拿你儿子作伐?”
“要不是燕王殿下推荐,陛下提拔你长子不好,用的着提拔你的次子!”
张汤完全没在意赵周的语气。
他此时转悲为喜,脸上止不住的笑意。
张汤不信陛下。
因为陛下是帝王,帝王做事,一向都是利益为先。
用子嗣要挟的事情。
帝王不是干不出来。
但是张汤信燕王!
燕王做事,从来都是堂堂正正,光明正大。
而且对他张汤还有救命之恩。
张汤对燕王的话,有种莫名的信任感。
他一边接过旨意。
一边喜滋滋的问道:
“赵公公,燕王怎么知道我儿聪明伶俐的?不过安世确实自小就聪明。
燕王果然慧眼如炬。
燕王要是瞧得上我儿,干嘛不收到燕王府做个属官。
进宫哪有进燕王府好!”
赵周冷哼一声。
不想理这个前倨后恭的家伙。
一提到燕王。
刚才还是中书令,现在就是赵公公。
“想知道自己问去,咱家没空!”
“张大人还是赶快办差吧。”
赵周妖娆一扭,进宫了。
张汤也不在意。
这阉货,不跟他一般见识。
既然是燕王给自己儿子安排的前途。
那准没错!
如此一来,陛下的封侯应该也不是催促自己去死。
看来今日的这份差事。
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严重嘛!
张汤一脸笑意的打开圣旨。
然后。
他的笑容就僵在了脸上。
豆大的汗珠顷刻间就遍布脸颊。
张汤握圣旨的都在止不住的颤抖!
这哪是不严重?
这简直就是要亲命啊!
只见圣旨上赫然写着:
“今日作乱外戚,一律抄家灭族!
无论是太子妃鲁国史氏,亦或是钩弋夫人河间赵氏。
只要发现作乱迹象。
先斩后奏!
卫霍两家若是皆反,留其主谋。
余者皆杀!”
张汤瞪大眼睛,悲呼一声。
天杀的!
这事要是干了。
大将军、骠骑将军、皇后、太子、太子妃、钩弋夫人...
数不尽的贵人。
茫茫多的敌人!
他们还不得生吞活剥了自己啊!
张汤还在呆滞中时。
数十个小黄门已经鱼贯而出。
携带新鲜旨意。
散布长安!
.......
卫府。
卫青的长子卫伉正在和一个中年人谈话。
中年人一脸为难。
“大公子,下官给令郎安排一个户曹主事如何?专管钱粮。
是不可多得的美差。”
卫伉眉头一皱,冷声道:
“我卫家缺这么一个美差吗?要多少钱粮没有!”
“哎,是是是,下官唐突了。”
中年人赶忙低头致歉。
卫伉见他态度恭敬,转而说道:
“你作为京兆尹,一个长史的位子安排不了吗?
我儿向来有慧根。
做一个长史绰绰有余!
就安排这个!
什么户曹,芝麻大点官。
也敢拿来搪塞本公子!”
“是是是,下官回去就给令郎安排。”
京兆尹轻吁了口气,弯腰退出正厅。
一出大门。
就换了一副仇大苦深的脸。
卫大公子的四子才八岁,估计还在玩泥巴呢。
就要安排一个长史的位子!
他的府衙哪有那么多位子安插?
贼曹、兵曹、户曹、主簿,哪一个部门没有卫家的少爷们挂职。
一个个也不干正事。
空占名额、领俸禄。
他的府衙都快被架空了!
京兆尹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要不是大将军对他有恩,加上卫府势大,他怎会屡次被人拿捏。
唉!
算了,还是回去想办法腾位子吧。
就当回报大将军了。
京兆尹刚过一道门廊,就见一个小厮慌张跑进来。
“快滚开!”
“别挡道!”
小厮一把推开京兆尹,往里奔去。
一边跑,还一边大喊。
“大公子,不好啦,陛下被奸人蛊惑,竟然下旨不准外戚入朝为官。
外面都大乱了!”
嘶!
京兆尹眼眸闪动。
附郭京城,他的见识可不少。
脑瓜子一转,拔腿就跑。
此地不宜久留!
至于卫家令郎的长史位子,等他们活下去再说吧!.
卫府正厅。
听到外面大呼小叫,卫伉(kang)顿时皱起眉头。
他一直都在模仿父亲气定神闲的养气功夫。
最是不喜别人毛毛躁躁。
一看到那个小厮慌张跑进来,卫伉当即喝道:.
“镇定!”
“天塌下来也压不垮我卫氏,一惊一乍的成何体统!”
“有什么事慢慢说。”
“呃...是。”
小厮脸皮抽搐两下。
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装逼。
不过他也无法。
只好整理了一下衣服,放慢语速说道:
“回大公子,陛下下旨,以后不许外戚入朝为官。”
卫伉摇头晃脑的接着。
“嗯,不许外戚入....”
“什么!!”
卫伉大惊失色,猛然站起身大吼道:
“不准外戚入朝为官,你从哪儿听到的胡言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