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同于先前因为挨了骂而感到的委屈,这一次,宝珍切实感受到了,什么是“羞辱”。

“你该问的是,自己哪里做对了。”余心莲破口而出。

“你什么意思?我可没吃亏!那小二的脸,你瞧见没?明儿定会肿出三丈高!看他怎么出门!”

宝珍甩开余心莲的手,不以为然地说。

宝珍看不上她,自然也听不进她的教导。

余心莲长叹一口气:

“懒得说你,你自个儿先想想吧!绣品的工钱,还没收,我得去柴娘子那儿一趟。你去吗?”

“去啊!我说能卖出去,这不是卖出去了?足足五十文呢!”宝珍将铜板装进荷包,晃了晃,竟笑出了声。

余心莲不晓得该用什么词来形容她。

没心没肺,抑或是没脸没皮?

行吧,她的人生,她做主。

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有一说一,如果不是后面哭了的话,方才宝珍叉腰指着人鼻子骂的时候,还真有点儿张氏的彪悍劲儿在。

就连事后没由来的乐观,都那么像。

余心莲一边感慨基因的强大,一边好奇张氏是经历了什么事,才蜕变成今日凶悍却讲理的模样的。

铺子里,柴娘子正在研究余心莲带来的绣样。连二人进了店,都没发觉。

“柴娘子,我回来了。万幸,没出大事。”余心莲轻声打招呼。

柴娘子抬头,一眼就瞧见破了一边袖子的宝珍:“呦,宋姑娘这是拿铜板砸我的脸来了?”

宝珍哼哧哼哧地喘着粗气,攥着荷包的手紧了又松,终是扭过头,撇了撇嘴:

“我好不容易挣的,作甚要便宜你?”

她也不等柴娘子继续说,就走出铺子,留下一句:“我在大榕树下等你!你搞快点!”

“你莫要乱跑!”余心莲喊道。

宝珍自顾自地走,没有回应。余心莲也不知道,她听没听见。

“这孩子气性还挺大!”柴娘子掩面笑道。

余心莲心思一动:“我倒觉得,她和娘子脾性还挺像的。”

柴娘子一怔,随即说道:“你这么一说,还确实是像。我可跟你说过,我是自梳女?”

“自梳女?”余心莲不解地看向柴娘子。

柴娘子态度坦然:

“我呀,天生就是个犟脾气,伺候不来夫君、婆母、小姑子,干脆自己梳了妇人髻,终身不再嫁人。周围人家都晓得,你没打听过?”

“没有,我们家住河东村,就是清水河边那个村子,不是县里人。”

余心莲解释,转而又想起个重要问题,

“那娘子的户籍?”

柴娘子也不藏私:

“我有个兄弟,在县衙当差。户籍挂在他家。往后帮着他们小两口带孩子,老了侄子也会照应我一二。我也存了不少银钱,倒是没甚后顾之忧。余娘子莫不是有什么想法?”

余心莲犹豫再三,还是将自己和余家、宋家的事儿说了。

柴娘子听完,沉吟片刻:“嗯,做自梳女,确实要比女户自在不少。至少没人天天来骚扰啊!”

余心莲赶忙问了原因。

原来,前些年,有对年轻夫妻在路口支了棚子,做茶铺。

柴娘子日日经过,还以为二人郎情妾意的,感情甚笃。

没成想,不到一年,妻子就把丈夫告上了公堂。

原来,妻子家原是在别处开铺子的,攒了不少银钱。

家里独这一个女儿,父母便招赘上门。

对外为了全了男子的颜面,只说是男子无父无母,所以住在女方家里,孝敬双亲。

安生日子过了还没半年。

一次,二老外出拜佛,路遇山匪,遭了大难。

妻子悲痛不已,赘婿便哄她卖了老宅和铺子,换个地方生活,免得触景伤情。

丈夫戴着张深情画皮,哄的妻子签字画押,卷走了全部家产。

搬来永春县后,他登时换了张恶鬼罗刹面孔。

是深情没有了,体贴也不在了。

活儿一点不干,还喝花酒、赌大钱,败光了妻子的家财。

饶是如此,妻子也还能忍。

因为她当时刚刚得知自己怀了身孕,为了孩子,她愿意忍。

可没想到,丈夫在青楼的相好,竟也有喜了。丈夫为了把相好迎进门,对妻子拳打脚踢。

妻子没了半条命,孩子也没保住。

一怒之下,妻子就将丈夫告上了衙门。

“然后呢?她和离后立了女户?”余心莲问道。

柴娘子叹了口气:“哪有这么容易?妻子状告丈夫,不论谁对谁错,女方都要蹲两年的大狱!”

“竟是这样难吗?”余心莲心里也打起鼓。

宋景和那般超凡脱俗的人物,应当不至于和她闹上公堂吧?

他本就不在乎她。

兴许等女主出现了,急着和离的,会是他们呢?

余心莲挠头,烦躁得很。

“是啊,女子的路,向来比男子要坎坷崎岖。”

柴娘子拿起绣品,转了话题,

“这次的绣工精进不少!线头线尾都藏得好,颜色过渡自然,很是不错。对了,宋姑娘说的,赊布料,是何意?”

余心莲回过神,解释了缘由。

因着前头提过她坎坷的身世,柴娘子很理解她的顾虑:

“女子的路本就难走,当然要相互扶助。你放心,我这边自会守口如瓶。”

“多谢柴娘子!”余心莲郑重道谢。

柴娘子取出算盘,玉指上下拨动,好似灵巧的燕:

“这次你一共带来三块盖头,前绣鸳鸯戏水,后绣囍字,做工精巧。我按一百文一张给你算。绣样共五张。”

她拿起其中一幅:“这张《事事如意柿子图》是何人描的?我瞧着,比另几张笔触成熟稳定得多。”

余心莲道:“柴娘子好眼力。这张,就是我那有名无实的书生相公描的。”

“难怪了。”柴娘子点点头,继续拨算盘,“这张绣样,三百文。牡丹图大些,二百六十文。另三张小的,图样新鲜,意头好,绣在各式小件儿上都合适,打包价四百五十文。你看如何?”

绣样是能反复用的,最重要的就是图新、吉利,应用场景才广。

所以余心莲这几张绣样的价,柴娘子都给得很高。

“嗯,可以的,多谢柴娘子。”余心莲点头称好。

“谢我作甚?是你的图新,绣品也精巧。凭手艺吃饭,不矮谁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