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从孩子们的卧室出来,肖镇给王月打去了电话:“幺妈,休息了没有,这么晚了打扰您,是这样明天我会带小鱼儿和小勋一起去西北做一个研究的收尾工作。
可能后面暑假两个大的会在那边天山和西北玩儿到开学,到时候就从西北这边回京上学。
两个小的麻烦幺妈开学后把他们送去军区机关幼儿园上学去,麻烦了!”
“你可得安排好人保护好两个大的。天高路远的,又荒凉得很,出了事哭都哭不出来!”王月在电话里嘱咐道
“放心我联系了秦明,他让官文珍派一个小队跟着他们两个一起,顺便给文珍也放放假!”肖镇说道
“安排好就行!”……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肖镇家的院子里便热闹起来。
大包小包的行李堆成小山,女孩的东西尤其多,小棉袄的衣物、饰品等物件几乎占了一半还多。
肖镇和小勋的三个行李箱摆在一旁,显得稍显单薄。
肖镇来回搬运着行李,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小勋在一旁跃跃欲试,一会儿帮忙提提这个,一会儿又想挪动那个大箱子,嘴里还念叨着:“爸,我觉得我能行,这些我都能搬得动!”
小鱼儿则在旁边细心地整理着自己的背包,时不时提醒小勋:“别毛手毛脚的,别把东西弄乱了。”
一切准备就绪,肖镇开着配送给他的新款大指挥官,缓缓驶入军用运输机。
车子稳稳停好后,他又和几个士兵一起,将小鱼儿他们的自行车抬进机舱。
小勋望着自己的自行车,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爸,我真想一路骑行过去,肯定特别刺激!”
肖镇无奈地笑了笑:“你呀,也不怕被晒干!”
肖镇心里想就是新世纪自驾独行都经常出事,何况现在。
肖镇摸了摸自己孩子头说到:“到时候让你们骑行一下青海湖还是很不错的,那边景色确实好。”
小勋吐了吐舌头,却仍难掩对骑行的向往。
飞机在轰鸣声中起飞,向着西北方向疾驰而去。几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西咛。
肖镇下机后,将汽车开出来,交给早已等候在地的地接人员。而后,三父子转乘超级鹰,向着金银滩进发。
其实在昨天,秦明就给肖镇发了开车警告,说是西北那片区域不太安全,似乎有一些势力对肖镇格外“感兴趣”。
肖镇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他深知自己从事的高分子膜材料以及几种军用复合新材料的研究,意义重大,难免会引起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关注。
官文珍接到耙耳朵秦明的指令后,迅速集结了一支特种小队。
队员们个个身姿矫健,眼神锐利,透着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势。
行动前,官文珍特意联系肖镇:“肖哥,咱们行动的时候,那些家伙要不要抓活的?”
肖镇望着窗外广袤的西北大地,语气坚定:“浪费粮食,大西北种粮食可比内地不容易多了。”官文珍心领神会,领命而去。
当那伙在半路埋伏的家伙们鬼鬼祟祟现身时,官文珍一声令下,特种小队如猛虎出山般迅猛出击。
刹那间,枪声大作,喊杀声四起。那些企图不轨的家伙们还没反应过来,便被打成了筛子。
战斗结束得干脆利落,官文珍望着一片狼藉的现场,心中暗自庆幸行动顺利,也为肖镇他们接下来的行程扫清了一大障碍。
而此时,肖镇和小勋、小鱼儿已经抵达金银滩。
这里的天空湛蓝如宝石,广袤的草原一望无际,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宛如一幅壮丽的画卷。
小勋和小鱼儿兴奋地跳下车,大口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西北大地的雄浑与壮美。
稍作休息后,肖镇带着他们来到了研究基地。
基地里,肖镇的学生葛喻早已等候多时。
葛喻是个年轻有为的科研工作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文质彬彬却又透着一股对科研的执着与热情。
见到肖镇,葛喻快步迎上来,紧紧握住肖镇的手:“老师,您可算来了,这边的实验数据就等您来一起分析了。”
肖镇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了,小葛,咱们这就开始吧。”
在实验室里,肖镇和葛喻一头扎进了高分子膜材料和几种军用复合新材料的研究中。
他们盯着各种精密仪器,仔细记录着每一组数据,不时低声交流探讨。
小勋和小鱼儿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虽然有些专业知识他们还不太懂,但看着父亲和葛喻专注的神情,也不禁被这份对科研的热忱所感染。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实验室紧张忙碌之余。
官文珍也带着小勋和小鱼儿开启了他们的暑假旅行。
他们第一站来到了胡杨林。当那一片金黄灿烂的胡杨林映入眼帘时,小勋和小鱼儿都惊呆了。
那粗壮的树干,形态各异,有的如虬龙盘旋,有的似巨人挺立,金黄的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染成了金色。
小勋兴奋地在林间穿梭,一会儿摸摸这棵树,一会儿又爬到那棵树上摆个造型拍照。
小鱼儿则静静地站在一旁,用画笔描绘着眼前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每一笔都倾注着对这片胡杨林的喜爱。
离开胡杨林,他们又踏上了前往楼兰的征程。
一路上,沙漠的广袤与荒凉让小勋和小鱼儿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无情。
抵达楼兰遗址时,望着那残垣断壁,在风沙中默默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小勋不禁感慨:“这里曾经一定很繁华吧,真没想到现在变成了这样。”
官文珍在一旁耐心地给他们讲述着楼兰古国的历史,从繁荣昌盛到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故事都让小勋和小鱼儿听得入迷。
随后,他们来到了天山花海。漫山遍野的鲜花竞相绽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斑斓,宛如一片花的海洋。
微风拂过,花香四溢,引得蝴蝶、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小勋和小鱼儿在花海中奔跑嬉戏,笑声回荡在山谷间。
他们还采摘了一些鲜花,做成花环戴在头上,仿佛成了这片花海的精灵。
最后一站,他们来到了马蓝附近的拉特古堡酒庄。
酒庄里弥漫着浓郁的酒香,古老的建筑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工作人员带着他们参观了酿酒的全过程,从葡萄的采摘、压榨,到发酵、酿造,每一个环节都让小勋和小鱼儿感到新奇不已。
他们品尝着香甜的葡萄酒,听着酒庄的历史故事,陶醉在这独特的氛围中。
小勋可能家族文学基因爆发,一路走一路写着他的《西行游记》,跟历史散文一样的随笔。
小鱼儿则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的风景不是拍照就是拿起画笔画出来,官文珍和一起散陪护的小队成员都已经被这两兄妹的操作整麻木了。
文珍想起来了自家的几个捣蛋鬼好像除了天天出下河捉鱼和上树掏鸟外就是对课本和上学相当抗拒,这不比较还好一比较这差距就来了。
在西北的这段日子里,肖镇在科研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小勋和小鱼儿在旅行中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而官文珍和他的特种小队,始终如坚实的盾牌,守护着他们的安全。
随着暑假的悄然流逝,西北的风似乎也在为他们的这段经历轻轻吟唱,唱着科研的执着,唱着青春的活力,唱着这片土地的雄浑与壮美。
肖镇在8月25日跟在京的李小云通了次电话,两人商量了一小勋和小鱼儿去景山学校读高中。
小勋和小鱼儿一行人28号在马蓝搭乘基地顺风机回到金银滩。
两个小的一见面就在车上把自己写的《西行游记》和画的画给自己爸爸看。
肖镇翻开小勋写的《西行游记》认真的看了两章,高兴的说道:“我家小勋的观察角度真特别,写得很好。
文珍你联系一下华清出版社黄社长这本书给他面子放在华清出了,我亲自作序!
把小鱼儿的画作集结成册,名字就叫《画游天山》,跟他说稿酬可得至少按中档作家稿酬签合同。”
“好的!”文珍在副驾驶回道
“爸爸我跟妹妹的真的能出版?”小勋小脸微红激动的问道
“当然,有很多玩了一辈子文字的都没你写得好,而且观察角度爸爸真的觉得很棒,立意深远!”肖镇很认真的说道……
俩孩子在西北理工也看到了他们爸爸这一个多月的成果:露天大型建筑用膜材料和几种看着就很厉害的复合材料实验室产品。
京城理工那边已经把结构设计图发来,9月份就会下料生产春城理工大学的体育和活动场馆。
另一边复兴基建的施工队伍已经和设计团队在打桩基特种钢材是从渝钢那边下料生产的。
肖镇带着葛喻和200多人的新材料团队已经在最后修正论文数据。
葛喻这次得了个二作作者,肖镇也在开学后的第三天将42万字的《高分子材料研究》通过大使馆直接送去了《科学》杂志。
接下来的时间,肖镇带着团队扎根进青海湖旁边的西北新材生产车间开始正式生产春城理工的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