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觉醒 > 第43章 宅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晚,郑华连夜写了一份投诚信,上面写了周瑞和吴新登两家私下做的些事情,又补充了赖大、林之孝等几个大管事私下的事情。

这几个月,他们感觉到了太太的变化,所以他们想赌一把,赌一个可以像赖大一家那样活着的机会。

第二日一早,钱氏揣着那份信去了议事厅,她今日是要领两副对牌去领钱的。

在汇报的时候,她刻意的少说了一个,只领了一副对牌后,和周瑞家的、吴新登家的一起去账房领钱。

走到半路,一向记性好的周瑞家的看到她手里的对牌,带着点看笑话的心思笑道,“我记得你昨日说,今日要领两副的,怎的只领了一副。”

钱氏哎呦一声,脸上瞬间闪过懊恼之色,“昨儿睡得晚了,这脑子也不好使了。”

吴新登家的笑道,“听说你们家昨日亮灯到很晚,两口子在做什么勾当啊。”

钱氏也不解释,只不好意思笑笑,又道,“我还要去再找二奶奶一次,这是又要挨骂了。”

周瑞家的喊住慌乱要走的钱氏,“二奶奶最近都要去太太那一趟,你直接去太太那看看,再去二奶奶那,别走了冤枉路。”

钱氏笑着谢过了周瑞家的,小跑着走了。

周瑞家的和吴新登家的两人对视一眼,眼中流露出几分对钱氏的不屑一顾来,二人携手继续走,话题换到了给孙子找学堂上面来。

钱氏一路到了上房,站在门口摸了摸衣襟里藏着的信,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门口玉钏儿正带着几个小丫鬟晒被子,看到钱氏忙迎了上来,“郑大嫂子来找二奶奶吗?”

钱氏忙笑着说,“来见见太太,若二奶奶在,我便再等等。”

玉钏儿笑着说,“二奶奶带着几个姑娘去了老太太那,太太正一个人在里面呢,你进去就好。”

钱氏忙谢过玉钏儿,进了东耳房里间。

古落正独自一人躺在屋里,看从宝玉那搜罗来的这时代的小说,经过贾兰日日认真的教学,她也是能勉强能看懂这些东西的人了。

见钱氏进来,倒是有些奇怪,笑问道,“你怎么来了?”

钱氏也不废话,从衣襟里掏出那封信,递给了古落,“太太,我和我当家的想了好久,还是觉得把这些事情都告诉您为好。”

看到这一幕,古落知道,这是要上演一出大戏了,立刻抖擞精神坐了起来,将那信接了过来,展开来看。

上面写的,都是仆人们相互之间如何心照不宣的挪用了贾府钱财的事情。

古落一条条看着,心里只觉得好笑,这就是所谓忠心的家生子吗?也怪不得赖大要儿子走更好的路,林之孝不想让女儿再在这个府里混。

这个危房,确实是供养不了这些蛀虫们多久了。

古落又觉得有些无奈,她能有什么办法,这一个二个的怎么都找自己来了?

不对,郑华家的没有必要和探春一样对这个府里用这么多的真心,她肯定是另有所图的。

在感知现在这个“王夫人”发生了改变后,便想要做出改变,这是周瑞家的和吴新登家的不会做的,她们两人是原规则的既得利益者,所以不愿意轻易的做出改变。

但是郑华一家不同,她们家算是管事里最低的一档次了,管的也只是车马这些没什么油水还累的活计,他们是最想要发生改变的一批人了。

所以,这是一次投诚了。

古落想着郑华管着车马的身份,心里点头,真是瞌睡了就给送枕头来,管着车马好呀。等贾政出去以后,自己就能偷偷的溜出贾府去看看了。

古落笑着将那纸重新折叠起来,看向钱氏,“你可知道若这东西被周瑞家的她们知道了,你会怎么样?”

钱氏笑着回答,“奴婢自然是知道的。”

古落心里更是满意,这只是一次投诚罢了,并没有非要让自己去做些什么,这真是是最好的了。

“这东西,我就收下了,有件事,我一直想找人去做,但是一直没能找到。”古落笑着开口,和聪明人说话,是不用将事情说的太清楚的,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钱氏心里大喜,忙上前一步,“太太有事吩咐奴婢夫妻二人就好。”

古落点头道,“我记得,我西市那间铺子周围倒是有一座宅的,你可知道?”

钱氏立刻答道,“自然是知道的,我家公爹正在那守着呢?原本吴新登家的想要把这宅子租出去,只是要价太高,没能租出去,便一直闲置了。”

古落一听,在王夫人的记忆里,这宅子是因为风水问题没能租出去,吴新登家的问要不要降价,王夫人这人宁愿不租也不肯降价,这才一直放在那,只安排了人在那守着。

原来,是因为这吴新登家的想要多赚点钱,要价高了些,这才没能租出去。又想让王夫人降价,哪成想,王夫人根本不吃这一套。

这感情好了,没有租出去便可以随时用了,守着的又是郑华的亲爹,那自己做些什么事自然也可以更隐秘一些了。

古落满意的点头,“你抽空去一趟那宅子,画一张宅子的简图来给我看看,我倒是记得那宅子还算大。”

钱氏忙道,“那宅子是个两进的院子,只是有个花园,那花园倒是不小。”

古落更是满意了,房子可以住人,花园可以种花,自己的小作坊不就能起来了嘛。

“你先把图给我画来,我先看看再做打算。这是要做的秘密些,暂时不要让人知道了。”

听了古落的话,钱氏忙应了。

古落又问,“听闻你还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钱氏眼睛一亮,“正是呢,我那儿子现在跟着他老子在管车马,我那女儿去年嫁了人,托太太的福,是个正经人家。”

古落点头,正经人家,那就是脱了奴籍,是件好事情。

又问,“你那孙子今年几岁了?可读书了吗?”

钱氏忙回答,“今年三岁了,还没到读书的年纪。”

古落笑着道,“读书,有的是机会的。”

钱氏从上房离开向着凤姐院子去,心脏砰砰砰直跳,这一步,算是赌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