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我在庵堂学女德 > 第45章 真是好久不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浴堂出来的宣德帝,披散着头发去到坐榻。

两名秀美的宫婢,垂首敛息恭敬上前,轻柔擦揉他头发上的水。

“......奴也没想到,有生之年,竟能听到这等奇闻。”顾九行笑呵呵站在宣德帝跟前,把顾衡玉被人抬棺材抢亲一事,当做笑话般说来给上面主子听。

“听说,宣宁伯气得一张脸又青又紫,还当众来了个滴血认亲,不相信那是他女儿呢。”

“哦?”宣德帝来了兴趣。

顾九行多会看人眼色啊,当即有声有色地把滴血认亲的经过一一说来,最后道:“两滴血融到一起的时候,宣宁伯眼睛瞪老大了。”

宣德帝眼中精光一轮,问道:“顾家呢?”

顾九行道:“顾寺卿当时就落了脸,一个劲儿质问宣宁伯呢。”

说到这里,他瞅着圣上脸色,感慨道:“好好的亲事,闹成这样,顾家心里怕也不舒坦呢,外面又传得沸沸扬扬,两家这亲事,不一定还能成呢。”

“顾卿啊,还是急了点。”宣德帝不咸不淡地说了句。

这声顾卿,明显是指顾尚书,顾相公顾书明。

顾九行装听不懂,就笑:“求仁得仁,那小娘子,奴听着,就不是个好惹的,自小养在庵堂里,能有什么规矩,说打人就打人,常听人说母老虎,怕也就是这样了。”

“哈哈,你这话,千万别让顾卿听见。”宣德帝笑起来。

“奴婢这不是担心顾状元么。”顾九行故意逗趣道。

宣德帝笑的更大声了。

笑着笑着,他缓缓停下,转动拇指玉扳指,“文人重诺,这亲事,还是如约的好。”

这分明是顾相公委婉拒绝顾状元尚主时的说辞。

顾九行听出来了,但他面色不变,笑眯眯道:“圣上说的是,想必顾相公也是十分愿意的。”

宣德帝勾了勾嘴角。

顾书名和温泽川两人,他用得还算顺手,短时间内不准备换人,给他们一点体面也无妨。

......

“你给我站好了,站没站样,坐没坐相,哪个大家闺秀像你这样!”

“还有你这身衣裳,谁教你这么穿的,一身的白,我且还没死呢,用不着你给我守孝!”

这里是荣宁堂。

温知宜一大早让人叫过来,还没分清东南西北呢,兜头砸来一通训斥,从她走路到站姿,再从穿着到言行,批判了个体无完肤。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点道理你都不懂,你这头发怎么回事,啊?你这是想咒谁呢?”

唐氏越说越气,手掌直拍矮桌。

温知宜叹息一口,“阿婆不会忘了吧,我做了十五年女尼呢,能有头发就怪了。”

唐氏怒气一噎,富态的脸颊,先是一红,接着一青。

“长辈说话,听着就是,就你有嘴,就你会说,小娘子的闺名,何其的贵重,你大喇喇往外说,你名声不要了,名节也不要了,让外边那些贱民,天天念叨你名字,你就不嫌丢人?”

“阿婆,您孙女儿这条命,就是您口中的贱民所救!”

温知宜勾起一点讽刺的笑,像是在笑以前那个看似无拘无束,实则仍被束缚在规矩里不得挣脱的自己,“名字取出来,不就是给人叫的?我有名有姓,不是谁家的元娘,也不是谁的娘子,我就是我!”

这话简直大逆不道!

唐氏指着她,“你——”

“你简直冥顽不灵,不掰一掰你这不知轻重的骨头,你怕是要飞上天了。”

温知宜脸一沉,突然道:“我不喜欢冥顽不灵这四个字。”

“你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事情多了!从今日起,你每日来荣宁堂,我要亲自看着你学规矩,晨昏定省,一日不许缺,我这个做阿婆的,正好享享孙女的服侍!”

温知宜眉头一皱,不等她拒绝出口,门外急步进来一妈妈,恭声回禀道:“太夫人,徐家大娘子前来拜访。”

“谁?”唐氏脑子里一团怒意,反应就有点慢,一时间没想起来,徐家大娘子是哪个。

文妈妈忙道:“瞧老奴这张嘴,禀太夫人,是清河街徐家,尚书右丞徐家大郎的娘子。”

这么一说,唐氏脑子里就有印象了。

只是......

“这徐家,和咱们伯府,往日并无往来,怎么突然上门来?”

她心里有些疑惑,加上现在她还有更重要的事,于是就道:“让谢氏......阴氏过去,好生招待徐家大娘子。”

文妈妈为难笑道:“二娘子已经在了,徐家大娘子说,有一些事关魏王殿下的事,想请太夫人这面拨冗一见。”

唐氏表情落下,又很快隐去,堆起一个略带和蔼的笑,“也罢,请徐家大娘子进来吧,事关魏王殿下,我这把老骨头,累一累也无妨。”

说着,抬眼看向不知什么时候转身定定望着门外的温知宜,皱眉让她先去暖阁待着。

温知宜不想走,袖子里的手攥成拳头。

这两月来,她强迫自己不去想徐家的事,也不去想她的业哥儿,一心一意调养身体。

乍一听到“徐家”“徐家大娘子”这些字眼,她心神一阵恍惚,像是又飘回到了四年前的那个雨夜,直到唐氏的声音传来,她瞳孔骤然一紧,流离的思绪聚拢,恨意也在这一刻凝聚。

她问,嗓音暗哑,“徐家大娘子,姓什么?”

唐氏以为她好奇,便道:“你如今,不是庵里的女尼了,而是咱们伯府的女娘,更该要把规矩捡起来,日后见了各府娘子小娘子,也不至于给伯府丢脸!”

“这位徐家大娘子,姓莫,乃京兆府尹次女,虽是庶出,却本领不凡,不比许多男儿差,尤其是诗词一道,可谓出口成章,可惜后面精于奇淫技巧,把心思花费到经商这等微末小道去了。”

说是这样说,想到百珍坊的收益,唐氏背地里也是眼热的。

这时候,唐氏终于注意到,对面整个人莫名绷直的温知宜,眼里闪过深深困惑。

这又是怎么了?她也没说什么吧?

难道她真的老了,跟不上年轻人的想法了?好端端的,怎么一个错眼,就一副要揍人的模样。

温知宜扯动嘴角,硬生生扯出一点笑容,“怎么就姓莫呢,我记得,不应该是姓江的吗?”

“你说的那个,都是多少年的老黄历了。”唐氏对她挥挥手,不愿意再细说,“快别愣着了,还不赶紧退下,还有,记得把你这身衣裳给我换了,晦气!”

“阿婆真是健忘,我不是说了么,我差点死掉了,没人记得我,那我就自己为自己守。”

唐氏听得迷糊,怀疑她脑子可能有问题,“行了,差点死掉,这不是还没死吗?别整天神神叨叨。”

“死了的哦!”

温知宜拖长音调,明明是轻松的调子,听的人浑身不自在。

前言不搭后语!

唐氏这个时候,是真有点怀疑,她这个大孙女儿,可能落水的时候,把脑子给灌坏了。

“你们两个,服侍元娘去暖阁。”

她随手点了两个婢女。

温知宜站着不动,两名婢女相视一眼,其中一人福身唤道:“娘子,还请随奴婢来。”

门外院中,文妈妈引着两人缓缓走来,阴氏一身织金描花银红百褶镶珍珠边襦裙,梳着高髻,贴着花钿,一整个眉飞色舞,神采奕奕,伯府前两日闹出的笑话,在她身上仿佛不存在一般。

另一位,穿着一袭蜀锦的秋香绿襦裙,相比阴氏的穿金戴银,她看起来素雅不少,头上簪着两支珍珠荷花簪,淡绿点翠珠花,两旁配鎏金花草华胜,更添两分贵气,头顶发包以红绸轻系,尾端细长,垂于身后,飘逸灵动。

在她身上,完全看不到一点,嫁人后的老沉拘谨。

她的长相,是偏清秀的,五官精致,肌肤细腻,眼尾上挑,不自觉透出媚意,她身材也十分丰满,前凸后翘,玲珑婀娜,又有一手出神入化的妆容,即便站在阴氏旁边,依然让人第一眼就注意到她。

尤其是温知宜,眼睛落到她身上,根本挪不开一点。

阴氏走过来,发现拦在门口,呆头鹅似的温知宜,笑着打趣她:“瞧瞧,咱们元娘,看徐大娘子都看呆了呢。”

温知宜眼眸轻颤,发散的瞳孔一点点亮起,过了好一会儿,她歪头浅浅一笑,用清清冷冷的语调缓缓说道:“......是啊,真是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