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 > 第217章 老子兄弟二人做皇帝谁有意见谁反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7章 老子兄弟二人做皇帝谁有意见谁反对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此时内阁首辅大臣蔡邕正与右丞相主持着朝会。

要说为什么左丞相郭嘉不在,因为他正在带兵赶往前线。

此时,一众文武百官只能由蔡邕带领的内阁大臣与丞相王允主持。

此时朝堂之上正商量着如何量产刘烨给工部的新科技。

忽然一道八百里加急打破了众人和谐的氛围。

见此,蔡邕连忙喊道,“乔大人,这八百里加急莫不是太上皇已经拿下袁家了?”

闻言,右丞相王允也是沉默片刻之后喊道。

“快,速速宣驿卒上殿!”

闻言,一旁伺候的小黄门连忙喊到,“宣,边关驿卒进殿!”

很快,一名小将快速步入大殿拜道,“边关八百里加急!”

“袁家出现诡异之物,屠杀了数十万百姓!”

闻言,瞬间整个朝堂之上哗然一片!

王云更是脑子一片空白,乔玄则是大喊道。

“快,小黄门速速前去禀报陛下!”

“此事兹事体大,动摇国本,只有陛下才可以决断。”

闻言,一时间,一名小太监连忙快速向着刘烨的寝宫跑去。

而此时的刘烨还在做着爱做的事情呢。

忽然一道高呼打破了刘烨的节奏,“陛下不好了……”

“陛下出大事了……”

闻言,刘烨瞬间就失去了兴致,一拍身旁的大小乔说道。

“两位夫人稍等片刻,朕去去就回。”

闻言,大小乔连忙乖巧的起床为刘烨穿戴整齐。

不多时,刘烨坐上了自己的龙辇,心中一阵吐槽。

“玛德!”

“一帮废物,啥事也办不好,还要来问我。”

想到这里,刘烨看向一旁的小李子说道。

“小李子,你可知是出了什么事了吗?”

闻言,一旁的小李子则是连忙小心的回答道。

“回陛下的话,听下面的小黄门禀报说。”

“好像是边关八百里加急的战报,说是太上皇亲笔。”

“豫州汝南袁家在豫州通过杀戮练功,已经血屠三百里。”

“听说,豫州几乎已经无一幸免,全景再无人烟!”

闻言,刘烨心中一颤,“玛德?”

“这帮孙子真的敢这么大胆啊,居然敢如此造下杀孽。”

“既如此,那朕今日就御驾亲征一次!”

“朕倒要看看,这些个魔物是如何在我大汉作乱的。”

而此时的豫州,袁绍、袁术两兄弟已经身着龙袍在汝南准备着登基仪式了。

一时间,整个汝南上面魔云涌动,而下方则是站着整整三十万魔兵。

这些魔兵经过袁氏父子四人的加持,最低境界都已经达到了大宗师巅峰。

袁术更是一脸傲然的看着自己的臣子心中高傲无比。

“玛德!”

“老子兄弟就合该做皇帝,这一下看谁赞同谁反对!”

而且大军中武圣更是不在少数,武神都有好几十位。

而他们父子四人已经是地仙境界,比当场的星魂还要强大一截。

此时两人威压无限,龙袍加身霸气无比。

此时,袁绍两兄弟用三十万魔军一起打造的汝南皇宫内。

此时汝南的皇宫内,武德殿外晨光熹微。

鎏金铜鹤香炉飘出的龙脑香混着远处未散的硝烟。

此时的袁绍,袁术这两名新帝缓缓端坐在自己打造的龙椅上。

明黄缎面的五爪金龙蟒袍沉甸甸压在肩头。

十二旒冕的珠串随呼吸轻晃,将阶下三跪九叩的群臣切成交错的虚影。

一时间,袁家的家臣一个个纷纷虔诚的拜了下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声中,颜良瞥见了右班丞相王衍袖口露出的半截旧朝官服。

那是三天前对方还在任职时所的穿戴,如今被金线绣的蟒纹强行覆盖。

司礼太监展开明黄诏书的脆响里,李崇盯着自己按在诏尾的朱砂手印。

边缘毛糙如边塞砍杀胡儿时留下的刀疤。

诏书开篇“顺天应人”四字用的是前朝皇帝的血墨。

在殿外焚烧太庙的浓烟中泛着暗红。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一时间,小太监”尖细的嗓音刺破殿内寂静。

李崇望向御史大夫双手捧来的传国玉玺。

边角缺口被新镶的金边掩盖,却掩不住这黑色玉玺的滔天魔气。

此时,殿外突然传来战马嘶鸣,三千魔龙卫铁骑在午门列阵。

铠甲上的恶魔徽记仿佛还沾着些许的血迹。

此时统领李丰跪在阶下,铠甲缝隙露出的狼图腾纹身随呼吸起伏。

李丰此时正一手提着汝南郡郡守问道。

“陛下,是否要末将将齐直接斩杀以儆效尤!。

闻言,袁术打量了一眼太守,接大手一挥将太守吸到手中。

仅仅只是眨眼的功夫,这边直一直不肯投降的太守就直接化为了灰烬。

而此时袁术的尚书令赵昂上前贺礼时冠上东珠晃得人眼疼。

“”这可真是要命啊!”

“如此,叫老夫如何能安然的做你袁家的官呐!”

“我命修倚!”

然而小太监可是不管这些,则是继续宣读起了圣旨。

“大汉光和五年,岁在壬戌,冀州牧袁绍谨告皇天后土。”

“昔周宣王命召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

“今汉室陵替,刘烨小儿窃柄蛊惑圣听,黎庶倒悬。”

“孤承汝南袁氏累世忠烈,叨蒙国恩,镇抚冀州。”

“近者,汝南郡献“赤雀衔丹书”,文曰“代汉者,袁氏当兴”。

“又有易水出“玄珪”,上刻“天命归袁,奄有九州”。

“此乃皇天鉴临,昭告神器当归有德。”

“孤不敢辞命,即日起称“天魔皇”。”

“建王庭于平舆城,置公卿百官,代行天罚。”

“废汉家五铢钱,铸“袁氏玄金”。”

“服色尚黑,以应水德。”

封宗室弟袁术为“魔皇”,镇抚江淮。”

“檄告天下,共诛十妖孽刘烨小儿。”

“若有响应者,裂土封王;抗命者,移兵剿之。”

“此外,免豫州今年田租,开仓赈济流民,敢有贪墨者,族诛无赦。”

“咨尔万方!”

“孤非敢觊觎神器,实乃匡扶社稷、解民倒悬。”

“庶几上承周召之烈,下慰生民之望。布告远近,咸使闻知。”

“昔汤武革命,顺天应人。”

“今汉祚中微,天命当迁。”

孤兄弟二人以袁氏嫡脉,领南阳要地,甲兵三十万。

近得楚地隐士献《录图》,言“代汉者,袁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