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 第102章 终于要装逼打脸了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2章 终于要装逼打脸了吗

办公室内的空气,因刘清明那句不软不硬的顶撞,骤然凝滞。

张铭成的脸皮抽动,声音不由自主拔高:“你个新来的小毛孩,让你做点事,那么多话,懂不懂规矩,这是锻炼你?”

“张科,话不能这么讲。”刘清明依旧平静,“处里的工作,都是领导安排。您这份总结,不拘哪位处长安排给您,您现在转交给我,总得有个说法。不然,我接了,是听您的,还是听处长的?”

这话,诛心。

办公室里其他人,原本看热闹的,此刻也品出些异样。

胡金平眉毛一挑,心头暗爽。这个张铭成,平日里仗着资历老,没少指使年轻人,今天算是踢到铁板了。

实际上,张铭成不是第一次倚老卖老了。这一招也不是只对刘清明一人用过。

这个人三十五岁,依旧是个主任科员,并非他喜欢得罪人。

相反,张铭成是那种典型的欺下媚上之徒。

处里不少人都被他挑剔过。

胡金平很看不惯这个家伙,正要起身帮腔。

刘清明一个眼神递过去,制止了他。

老子等了三个月才等到的机会,岂能拱手送人。

“我看看。”

刘清明面色缓和几分,伸手拿起张铭成拍在桌上的文件。

【清江省过去五年招商引资工作总结报告】。

上百页的厚度,纸张边缘已经有些卷曲。

这份报告,显然是省政府那边专业人士汇总后提交上来的。

过去五年,正是林峥书记的前任,吴老书记的任期。

简单来说,这是前任的政绩。

如果未来五年,在林书记的领导下,这个关键性的经济指标不进反退,那无论他做了多少实事,都会显得逊色。

张铭成的工作,并非简单地将这份报告转呈上去。

他需要对其中的数据进行细致比对,对文字部分进行精炼概括,确保没有疏漏,更不能夸大其词。

这个工作,耗时耗力,却很难出彩。

还容易得得罪人。

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

难怪他急着甩锅。

刘清明一瞬间便洞悉了张铭成的算盘。

写得好了,功劳是张铭成的;

如果领导不满意,责任自然是自己这个执笔的新人来承担。

“张科,既然您说这是工作安排,那我作为下级,理应服从。”刘清明慢条斯理开口,“不过,为了规范起见,也为了日后查证方便,咱们之间是不是该走个流程?”

张铭成一愣:“流程?”

刘清明从笔筒里抽出一支笔,又扯过一张空白信笺,推到张铭成面前:“您写一下,‘兹安排刘清明同志于某月某日前完成某项工作总结,望遵照执行。省委办综合一处科长,张铭成。’”

“你!”张铭成脸色瞬间涨红。

他只是个主任科员,享受正科级待遇,并非真正的科长。

综合一处只有两位处长,下面就是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

这“科长”二字,他哪里敢签?

这要是签了,白纸黑字,岂不是坐实了他滥用职权,违反组织原则?

“小刘,你这是什么意思?处里向来没有这种规矩!”张铭成强压着火气。

“张科,您误会了。”刘清明一脸诚恳,“您是老同志,经验丰富。我刚来,很多事情不懂。您安排工作,我自然要认真对待。只是,口说无凭,万一将来领导问起,我说是您安排的,您又不承认,我岂不是里外不是人?”

他顿了顿,继续补充:“再者,您级别比我高,但并非我的直属领导。我完成了您交代的工作,占用了本该处理处长安排任务的时间,若没有您的书面指示,我如何向处长交代?总不能说,我质疑处长的安排,优先处理了您的‘私人请托’吧?请您留下墨宝,也是为了方便工作归档,更是对您指示的尊重。您这都不愿意,莫非……是打算坑我?”

一番话,有理有据,滴水不漏。

软中有硬,花里带刺。

办公室里,其他几位同事的表情变得玩味起来。

张铭成被堵得哑口无言。

他想发作,却发现刘清明句句不离“规定”“组织原则”,他若强行压制,反而显得自己仗势欺人,不讲道理。

在这里,他总不能说自己就是规定吧。

被一个新人当众驳了面子,张铭成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偏偏刘清明还摆出一副全然无辜的模样,仿佛受了天大委屈。

办公室里鸦雀无声,包括胡金平在内的其他人都看向他们。

能看到张铭成吃瘪,果然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事。

“你们……你们在干什么?不工作了?”

一个沉稳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董智彬不知何时站在那里,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张铭成如同抓到救命稻草,连忙挤出笑容:“董主任,没什么,没什么,我和小刘讨论工作呢。”

他狠狠瞪了刘清明一眼,悻悻地收回那份报告,灰溜溜地走开了。

董智彬缓步走进办公室,停在刘清明的办公桌前。

刘清明站起身,以为董智彬会就刚才的事情敲打几句。

没想到,对方只是淡淡地吩咐。

“小刘,你把最近整理的那几份材料给我。”

刘清明微怔,随即应声,从文件夹里找出几份整理完毕的文件,双手递过去。

董智彬接过文件,并未多言,转身离开了综合一处。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董智彬随手翻开刘清明整理的材料。

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省委办公厅对于文件整理有着严格的规范,冗余繁琐。

然而,刘清明整理出来的文件,在符合规范的基础上,竟有不少创新之处。

他将文件内容按照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用不同颜色的【标签贴纸】进行了清晰标记。

阅读者可以轻易找到自己最关心的部分,极大提高了检索效率。

除了醒目的分类标记,刘清明还对原始资料中的引用部分,进行了详尽的溯源和论证。

甚至,他还找出了几处原文中数据自相矛盾、或事实表述不清的地方,并且在旁边用铅笔标注了可能的修改意见和佐证材料出处。

更让董智彬意外的是,针对一些关键数据,刘清明还制作了简洁明了的“数据图表”。

各种柱状图、折线图、饼图,将枯燥的数字转化为直观的视觉信息,数据间的变化趋势一目了然。

这个发现,让董智彬颇感惊讶。

警官大学,还教这个?

他再次审视刘清明的履历,林城基层民警。

一个看似普通的年轻人。

董智彬将几份最具代表性的材料拣选出来,起身走向书记办公室。

林峥听完董智彬的简要汇报,接过文件翻了翻。

片刻之后,林峥放下文件。

董智彬注意到。

书记的眼神里,同样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

“你记一下。”

林峥却没有任何评价。

更没有立刻让董智彬把刘清明叫来。

“年底,我要去京城汇报工作。”林峥话锋一转,“你准备一份关于我上任以来,清江省治安工作整体情况的阶段性报告。重点突出今年七月份,林城发生的那几起重大案件的侦破工作总结。”

“好的,请问多久要?”

“一周之内吧。”

董智彬躬身领命:“明白了,书记。”

从书记办公室出来,董智彬的脑海中,林峥的话语和刘清明的材料不断交织。

林城出来的警察……林城大案的总结……

书记这个任务,莫非是特意为刘清明准备的?

联想到今天上午在综合一处门口听到的那一幕,以及刘清明提交材料中展现出的能力,董智彬心中愈发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这是要正式考察了吧。

临近下班,董智彬将刘清明叫到自己的办公室。

“小刘,有个任务交给你。”董智彬将林峥的指示复述了一遍。

末了,他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带着几分戏谑的口吻补充一句:“怎么样,这个任务,需不需要我也给你写个批文,签个字?”

刘清明立刻反应过来,上午办公室发生的事情,这位董主任一清二楚。

他微微一笑,语气谦逊:“董主任您是领导,您的话就是命令。我之所以那么说,只是不想剥夺同事工作的权力,我要都做了,他们怎么进步,您说是吧?”

这话回答得,既解释了上午的行为,又给了董智彬面子。

董智彬脸上的笑意加深几分:“瞎贫,行了,时间紧,任务重。五天之内,拿出初稿,能不能做到?”

之所以扣两天,董智彬是想留个修改的余地。

“保证完成任务!”刘清明像个警察一样回答。

这是他进入省委办公厅三个月以来,接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工作。

走出董智彬的办公室,刘清明感到一阵久违的兴奋。

下班时间到了。

胡金平收拾好东西,走到刘清明身边:“大刘,晚上去搓一顿?望月湖西面开了一家西北拉面,做得还行,我请你品尝我家乡的味道。”

刘清明婉拒了他的邀请:“下次吧,老胡。我得抓紧时间查点资料,新工作,时间有点紧。”

胡金平撇撇嘴:“行行行,不耽误你进步了,我自己去。”

刘清明合上笔记本,抬头看他,半开玩笑半认真:“老胡,你看看你,工作上摸鱼,思想上躺平,快三十岁的人了,事业没追求,恋爱也不谈,提前三十年过上退休生活,那人生得多没劲?”

胡金平身体微微一震,愣住了。

还从来没有人,用这样的语气,对他说过这样的话。

这些话,像一道突如其来的光,瞬间劈开了他心中积郁多年的阴霾。

刘清明并没有留意到胡金平的异样,他已经全身心投入到即将开始的工作中。

这一忙就忙到了八点,等他反应过来,肚子饿了。

整理好办公桌,准备去4楼食堂简单吃点东西,然后回来继续加班。

手机声发出“嗡嗡”的震动。

屏幕上跳动着:苏清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