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寒门科举小懒娃 > 第132章 乡试出考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智神色萎靡的排在交卷考生后面。

他将答题纸和草稿交到场内至公堂,收卷官检查有无污损墨印,确认无误后将试卷放在那一沓合规试卷上。

随后,他递给明智一个长约五六尺的竹制照签,这个竹制照签相当于考试出门许可证,看守需要查验无误后才可放行。

明智对进场那一波拥挤心有余悸,步伐缓慢的对着人少的地方走,脚步虚浮弓着腰像个小老头。

“累呀,太累了!”

走到门口,他将竹制照签交由看守,看守仔细对照无误后快速放行。

“咯吱!”

明智挎着考篮,手扶贡院大门发出声响,终于拖着疲惫的身体踏出贡院大门。

明智抬头看着外面的阳光,照的人身体发凉,头上直冒冷汗。

贡院大门外,一片悲凉。

一个乡试考砸的考生出考场跪在地上痛哭。

“爹,儿子不孝,此轮乡试应是无望了!”

他已经考了好多次,之前每次都差一点,这一次直接相隔甚远。

他对本次乡试感到绝望,如果之后乡试全按今年这种考法,他怕是这辈子要止步于此。

考生他爹是位身着发白棉衣的老伯,可以看出家境一般,可能并不了解情况,叹息的安慰考生。

“没事,今年考不中,咱们下次再考,家里供的起。”

那个考生痛苦的抱着头,声音哽咽。

“呜呜呜,可能没有下次了……”

贡院门口其他考生被他的哭声感染,想到乡试的考试情况,也都低声小声哭泣。

“寒窗苦读数十载,一夜回到读书前,完了!”

还有人想到自己迷茫的未来,发出绝望的悲鸣。

“完了,全完了!”

一时间,贡院门口弥漫着沉重而又压抑的氛围,阳光照在人身上,照的人心头更凉。

突然。

那个抱头痛哭的考生快速冲贡院大门撞了过去。

“砰!”

一声巨响,门板被撞的振动,他的身体也顺势倒在贡院大门上滑下去。

鲜血从他头上涌出,滴落在贡院的大门上,景象绝望而惨烈。

明智就站在贡院门口,他被眼前这一幕惊的猝不及防,他探了探这个人的鼻息。

“快,送医馆,他还有气!”

身着发白棉衣的老伯此刻还终于回过神,他此刻已经被吓的两脚发软,完全站不起来。

“孩,孩子……”

刷,又晕一个!

明智只能找人帮忙,他看到远处发愣的张华年和小七,有气无力的冲他们招手。

“快,过来帮忙!!!”

小七看情形不对,连忙朝明智飞奔而去。

明智此刻非常震撼,他一直认为科举是普通人改变命运最好的机会,他也一直努力践行这个认知。

可是,他看着贡院门上的鲜血,感受到了沉重。

\"一直有人说,科举改变命运。可是,为什么所有人眼里的康庄大道,现在却最后有人却走上了死路?\"

他相信,这位秀才在读书之初肯定展现了过人的聪明智慧,不然也不会考中秀才。

但是,这样一位家人心中的骄傲,学子心中的佼佼者,却走上了绝路。

当然,直接原因是乡试科举改革导致的,更深层次呢?

对于朝廷来说,科举筛选能够为国效力的人才。

对于学子来说,科举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一种赌注。

但是,它不是在培养人,而是在筛选人。

更甚至,它从来就没有培养属性,它只是朝廷的选拔机制,没有被选拔上意味着被淘汰。

可是,能够为国效力者实在有限,全天下千千万万个学子,能有几人能够迈入朝堂之上?!

我们就拿这次乡试说,总共两万三千两百名考生参加,总共录取一百二十名举人,剩下的全是落榜者。

三年之后,又会有更多的新晋秀才涌入乡试考场,考试名额就这么一点,考中当然皆大欢喜,考不中的才是剩余的大多数。

可是,剩余的大多数也曾是一个家庭的骄傲,他是某个父母的孩子,也会是某个孩子的父亲,是一个家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

这样惨痛的现象,他绝对不是一个个例,而是一个群体。

他们所绝望的,或许不是眼前的困难,而是走不出的处境。

明智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刺眼的阳光,心里充满无力。

他呢?他该怎么做?

到底怎么样才可以帮助他们?

周围帮忙的学子不断推挤过来,耳边充满了嘈杂的声音,他的视线开始模糊。

他感觉眼前的世界在天旋地转,他想要依靠什么却完全不知道方向,只能感觉到身体在缓缓倒下。

哄,明智最终失去了意识……

“快,又晕倒一个!”

附近上来帮忙的学子,他们抬着因为撞门而晕倒的父子俩。

结果刚背上还没走,明智就在他们眼前晕倒。

得得得,一个个都别难过了,赶快把这个晕倒的也送医馆。

小七本来按照明智要求帮忙背人,他此刻背着那位年纪大的大爷,看着明智晕倒后立刻慌乱起来。

“不行,谁帮我背一下这位老爷,我家少爷晕倒啦!”

好好好,又是一场乱七八糟的换乘。

小七丝毫不心虚的把老伯放下,嗖的一下跑到明智身边。

速度之快,非常不一般,看的周围一愣一愣的。

“嘿!这速度跑的和飞毛腿似的,嗖的一下!”

周围其他还有余力的秀才,指挥他们的小厮背老伯。

一群人浩浩荡荡前往医馆,很是壮观。

说来,小七能有如此飞速,归功于手有余粮,短暂的实现温饱自由。

乡试期间,小七一个人住在小院。明智当时准备的粮食按照两个人计算,从住在小院开始能一直吃到出成绩。

可以说,计划的很好,分量充足!!!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小七同志从来没吃过饱饭,他忍不住想尝尝吃饱的滋味。对于从来没有吃饱的人来说,吃饱会上瘾,一吃完全停不下来。

所以,他在无人管制下饭量,提前把明智留的口粮全吃完了,吃的干干净净。

当然,好处也是有的,吃饱后有使不完的牛劲,跑步速度飞快。

口粮吃完怎么办呢?

咱小七也是有办法的,帮人扛货。

使不完的牛劲需要消耗,小七按照明智指示寻找附近医馆,正好看到有家店招扛货工。

小七迟疑的上去问了两句,老板让他试试看,结果就成了。

因此,他一直帮人扛货,这两天吃的粮食全是他扛货赚的。

实践是积累经验最好的方式,小七之前扛货的经验应用于此刻扛人去医馆,经验非常的对口。

反正,他扛明智跑的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