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三国伏生志 > 第11章 星轨初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一章 星轨初现

一、冀州称帝

建安元年春,冀州邺城金銮殿。袁绍头戴十二旒冕冠,脚下踩着以兖州地脉土烧制的青砖,每一步都激起细微的地脉震颤。殿中巨型舆图上,代表各州的星位正随着他的脚步明灭不定,唯有彭城所在的玄武七宿区域,始终泛着抗拒的青光。

“报——曹操派使者送‘护粮盟约’!”侍者托着染血的木匣跪地,匣中躺着半株枯萎的地脉麦,麦芒上刻着“兖州青壮已入编”的小字。袁绍猛然捏碎玉杯,酒水在舆图上晕开,恰好遮住彭城的“尾火虎”星位:“曹操借护粮之名征兵,分明是要断我地脉兵源!传令淳于琼,率五万大军屯驻黎阳,给我盯着兖州的‘斗木獬’星位。”

殿角阴影里,神秘方士抚着腰间半块玉珏冷笑——正是第十章末提及的“民心、地力、星轨”三力密钥持有者,他袖口露出的玄武纹,与陈果的地脉土锦囊隐隐呼应。

二、彭城整训

彭城校场,赵云的银枪在雪地上划出北斗轨迹,五百白马义从的战马随着星轨踏蹄,每声蹄响都激起一圈肉眼可见的地脉波纹。“注意!地脉震动频率与星轨方位同步时,能听见十里外的马蹄声。”他忽然指向西北方,“此刻袁绍军正在黎阳掘地三尺找‘地脉眼’,他们的铁锹每碰一次冻土,这里的麦种就会颤三颤。”

新兵李三蹲在一旁调试投石车,车轮轴心上刻满彭城星图:“赵将军,若把‘尾火虎’星位的地脉石嵌进弹丸,是不是能让投石带火?”他掀开布帘,露出改良后的“星爆弹”——陶制弹壳里混着地脉土与晒干的紫花甘草,外壳绘着缩小版玄武七宿。

蔡文姬抱着新抄的《彭祖地脉经》走来,发间别着七枚玉珏仿制品:“记住,地脉之力不是兵器,是百姓的呼吸。”她忽然驻足,指尖轻点地面,麦种发芽的声音顺着地脉传入每个人耳中,“听,这是徐州与兖州的麦种在说话,它们在数曹操收编了多少青壮,又有多少人偷偷把护心符缝进了甲胄。”

三、濮阳密议

濮阳帅帐,郭嘉的羽扇停在“斗木獬”星位上,扇面上新绘的玄武七宿少了“尾火虎”:“明公,袁绍屯兵黎阳,看似针对兖州,实则想切断彭城与北方的地脉连线。”他忽然取出从常山坞偷来的地脉土,土中埋着半片刻有“星轨斥候”的陶片,“不过他们不知道,陈果的‘民心连线’早已越过黎阳——那些被收编的青壮,每晚都会在枕边摆上麦种,用体温给彭城传递军情。”

曹操把玩着袁术遗留的玉珏残片,忽然按在舆图的“尾火虎”位置:“传孤命令,让戏志才伪装成冀州方士,把‘彭城地脉眼在刘备印信中’的消息传给袁绍。”他望着帐外青州兵练习的“地脉箭阵”,箭头却悄悄换成了收割麦子的镰刀,“记住,真正的地脉战,不是毁星位,而是让敌人的战马吃我们的麦,让他们的百姓念我们的好。”

四、断碑秘辛

深夜,彭城断碑前。神秘方士掀开道袍,露出背后的地脉星图刺青,每颗星子都对应着一块玉珏:“二十年前,卢植先生在断碑下埋下《玄武血誓》,说当七枚玉珏映出百姓身影时,护民玄武才会睁眼。”他望向正在教百姓辨认星轨的陈果,“可现在袁绍有‘角木蛟’玉珏,曹操扣着‘斗木獬’残片,就连江东孙氏,也从袁术余党手里得了‘亢金龙’。”

蔡文姬忽然发现断碑新刻的“星垂平野,民为北辰”八字在发光,每笔都连着地下的麦根:“所以三力中‘民心’已聚,‘地力’待合,唯缺‘星轨’全图?”她翻开《护民百术·星田篇》,新添的笔记上画着北斗与耒耜的重叠图案,“若能让各州百姓都按星轨耕种,是不是就能连成完整的玄武七宿?”

方士突然按住她的手,掌心温度与地脉土相同:“还差最关键的‘玄武之眼’——当年大禹分地脉时,将护民之心封在传国玉玺里,却被袁术之流当成了控民的锁。”他指向北方渐红的“尾火虎”星位,“袁绍正在黎阳用百姓血祭星位,想强行打开‘控民脉’,一旦让他得逞,北方地脉将变成吞噬粮食的冰窟。”

五、星火传讯

黎明时分,赵云收到来自黎阳的“麦讯”——埋在兖州青壮甲胄里的地脉麦,用芽尖的朝向标出了袁绍军的粮草囤积点。李三的投石车首次试射,“星爆弹”准确命中五里外的假目标,炸开的紫花甘草燃起北斗形状的火焰,竟将雪地烤出麦香。

陈果望着断碑上逐渐清晰的玄武虚影,忽然解下腰间锦囊分给百姓:“从今日起,每块地脉土都要种上‘护心麦’,每株麦苗都要对着星轨生长。”他望向北方,那里正传来袁绍军鞭打百姓挖地脉眼的惨叫,“记住,当我们的麦种在地下手拉手,任何企图割裂地脉的刀,都会变成耕地的犁。”

当夜,黎阳的百姓在被强征挖地时,忽然发现泥土里冒出带着护心符的麦苗,每片叶子都指着袁绍军的粮仓。他们想起彭城传来的童谣:“星轨弯弯,麦种团团,护土之心,万夫莫开。”而在邺城,神秘方士望着舆图上突然亮起的民心星点,终于露出笑容——属于护民者的星轨,正在千万双耕土的手中,悄然连成不可割裂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