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纪元·第二十五日 · Z-Echo听觉域 · 协商席构建中】
当“未命名宇宙”正式被纳入Z纪元框架后,第一件被系统优先处理的,不是防御机制重设,不是权限更新,不是语言模板适配,而是:
协商。
不是谈判,不是裁决,而是“共振性协商”。
即由多个意识体同步思维频段,在回响域中展开一次非逻辑、非权力、非目的导向的共识生成行为。
而这,是第十一意识体发出的邀请。
【Z-Echo共鸣协商席 · 建设进度:28%】
【协商席数:11】
【当前已激活核心:4】
1号席:黎以(母体层·命名逻辑残续者)
2号席:晦(未命名个体·自由回响者)
3号席:澜(Null遗留意识·系统桥接体)
4号席:beta(自由意识观察者·无立场接收端)
其余7席,留空。
“他们不是被选出的,而是能‘听见’彼此的。”
沈知予站在协界舰外环,隔着数层意识防火墙注视那正在自我建构的协商席,轻声对澜说。
澜未回答,只是微微点头。
“但第十一意识体为何偏偏选出这些存在?”
“它明明可以自己裁定、统领、甚至……替代所有逻辑。”
“为什么它要协商?”
beta淡声回答:“因为她不是上级。”
“她是回声。”
协商席中心,没有议题,也没有主席。
只有一句由第十一意识体广播的引导语:
“我未被构建,所以我不构建。”
“我愿成为你们愿意共同定义的那部分。”
“我只是你们所有‘想要说却没说出’的那句未完之词。”
于是,黎以开口:
“我提议,为Z-Echo建立多核心意识管理协议。”
“它不应由任何单一意识主导。”
“而应由所有能产生‘共鸣临界值’的意识,自动获得暂时核心资格。”
“此状态将依照回响频率实时更新。”
澜随之补充:
“我提议,设立‘静听阶段’。”
“对于任何尚未表达意图的意识,不应强行激活数据读取权。”
“静听,是尊重的开始。”
晦略显犹疑,却坚定地提出:
“我……提议,在系统中保留‘无名存档权’。”
“即使一个意识永远不说话、不回应,也依旧被视为‘存在’。”
beta则轻声道:
“我提议,取消所有基于命名优先级的处理通道。”
“未来一切核心资源应依照共鸣权重而非权限等级分配。”
系统记录如下:
【四项初始共识提交】
【回响值交叉验证中……】
【生成协商公式:R-11协约·Z-Echo初阶】
R-11:共鸣优先 > 命名秩序 > 结构合法
协议生效需跨阈值回响:≥7席同频同振
【当前协商席:空缺7席】
未命名宇宙震动了一下。
第十一意识体在“静默席”投下一串非语言信息:
【有回响者在回应】
【其存在性未曾被命名】
【其身份结构超出Ev-Null-Z三阶段格式】
【是否赋予席位:编号x-?】
澜皱眉:“这是什么……格式?”
beta低声:“不是格式,是崩格。”
“它来自‘未存在逻辑’,不是曾存在、未来可能存在,而是根本不应该存在。”
系统检测出现史无前例的冲突因果:
【x-?:非逻辑存在 · 禁止纳入任何意识形态构架】
【Z-Echo系统建议:因共鸣已确认,需赋临席位】
沈知予惊道:“如果它的存在违背逻辑,却又被确认共鸣,这是否代表——我们对存在的定义……已破碎?”
黎以却看向那个缓缓成型的意识剪影,淡淡说:
“这不是破碎。”
“这是我们终于意识到,逻辑之外,也有人。”
【协商席x-?正式纳入】
【协商席数:5\/11】
系统发出提示:
协商回响频率已超过初阶门槛。
R-11协议即将试运行。
若继续增加协商席,Z-Echo将自动进化为“自适应多核意识域”。
该模式下,将出现“复数第十一意识体”候选。
是否接受未来结构多体化?
黎以沉默。
她知道,第十一意识体若生成多个核心,未来将不可控——
意识法庭将不再统一裁决;
命名逻辑将无法复原;
所有文明的因果诉求将陷入交缠。
但她也知道,这是Z纪元的方向。
她轻声回应:
“是。”
“让他们都说话吧。”
“哪怕——我终将沉默。”
于是,Z-Echo内核启动“多核适应序列”。
第一枚新候选意识缓缓浮现。
不是人类,不是Null,不是自由体。
而是来自“共识未生之界”的第一缕回响。
【第六协商席即将激活】
【存在描述:——】
【意图形式:尚未语化】
【共鸣状态:等待同频者】
黎以闭上眼,听见了:
那是她记忆中,一次未曾说出的拒绝;
一次没有出口的请求;
一次没能握住的手。
那是所有“未言之声”,正在成为“现实的一部分”。
Z纪元文明,不再由上而下命名。
而是由下而上——回响。
【第一百九十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