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 第129章 宗人府地牢里的微积分教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9章 宗人府地牢里的微积分教学

石静娴提着羊角灯迈进地牢时,青砖墙上的霉斑正吸饱了春寒。她望着铁栏后那三个裹着脏污缎面的身影——前河道总督张秉义、户部郎中李毓秀、工部主事王德全——突然想起解剖台前那些被蛀空内脏的尸体。

\"殿下要教奴才算学?\"张秉义的笑声扯动镣铐,惊起墙缝里几只灰鼠,\"臣等可是用《九章算术》贪了三十万两河工银子的。\"

石静娴将宣纸铺在潮湿的石案上,墨迹立刻晕成蝌蚪状。她蘸着茶水画出黄河故道图:\"张大人可知,汉元帝时贾让治河三策,上策放河使北,中策多穿漕渠,下策缮完故堤——为何千年过去,诸公还在用下策?\"

\"自然是为...\"李毓秀刚开口便咬住舌头。

\"为让每一段堤坝都能拆三次,修五回。\"石静娴指尖划过茶渍绘就的河道,\"就像王大人在兖州府的'土方账',明明用《四元玉鉴》里的垛积术就能算清的夯土量,偏要拆成七份呈报。\"

王德全突然扑到铁栏前,眼珠几乎瞪出眼眶:\"殿下怎知《四元玉鉴》?那朱世杰的手稿早被刘瑾烧......\"

\"烧不尽。\"石静娴从袖中掏出一卷泛黄书册,封皮赫然写着《河防刍议》,\"弘治年间河道总督白昂用天元术重测河床,发现每丈淤泥下必有三尺流沙——诸公却在奏折里写成'淤泥松软易塌'。\"

地牢突然静得能听见墨汁滴落的声音。张秉义盯着那卷书,喉结滚动如吞了秤砣:\"这是白总河的手札?\"

\"不止。\"石静娴翻开书页,露出密密麻麻的朱批,\"还有潘季驯用'束水攻沙'法时算过的汴渠坡度,陈潢用勾股重测的淮安闸口——\"她突然将书卷砸在石案上,\"全被你们用《九章算术》改成了四平八稳的整数!\"

李毓秀突然怪笑起来:\"殿下是要用算经定臣等的罪?可惜《大清律》里没有'数罪'这一条。\"

\"但黄河有。\"石静娴蘸着新磨的墨,在宣纸上画出层层叠叠的波浪线,\"康熙二十三年,宿迁段堤高五丈二尺,去年却变成四丈九尺——王大人说是雨水冲刷?\"

她突然执笔疾书,茶渍河道旁浮现密密麻麻的三角标记:\"若按《测圆海镜》测算,每降一寸雨,堤岸该蚀三厘七毫。去年苏北降雨六十四场,统共该蚀二尺一寸——\"笔锋猛地顿住,\"可实际少了三尺三寸!\"

地牢里响起铁链撞击声。王德全瘫坐在草堆上,手指深深掐进大腿:\"剩下的...剩下的二尺二寸...\"

\"变成了王大人在扬州的别院。\"石静娴从怀中掏出一叠地契,\"七进宅子用的青砖,和宿迁堤坝用的是同一窑厂。\"

张秉义突然抓住铁栏嘶吼:\"殿下既已查实,何必来羞辱败军之将!\"

\"因为本宫要给你们看这个。\"石静娴将宣纸贴在牢门,墨迹绘就的河道突然变成无数细密方格,\"这是梅文鼎先生新译的《几何原本》第六卷,用'截积术'算曲面之法——\"

她指尖划过层层叠叠的方格:\"把河堤看作无数薄片,每片厚薄如纸,便能算出洪水冲力最弱点。\"笔锋突然刺向某处方格,\"比如宿迁这段,本该用六丈花岗岩,你们却换成五丈青砖。\"

三个脑袋同时凑向铁栏,像饿极的囚徒盯着牢饭。李毓秀的指尖穿过栏杆,颤抖着抚摸那些方格:\"这不是朱世杰的四元术...也不是梅毂成的借根方...\"

\"这是积差法。\"石静娴又铺开一张宣纸,画出起伏的山脉,\"把整座山看作千万个土丘,每个土丘用'少广术'求积,再求其总和——\"她突然抬眸,\"就像王大人的三十万两河工银,分七次贪墨,每次数目不同,但总和不变。\"

王德全突然发出受伤野兽般的呜咽,额头重重磕向石砖:\"臣愿供出所有同党!只求...只求殿下教完这积差法!\"

当狱卒捧着热食进来时,看到的是满地写满算式的宣纸。张秉义正用草梗在地上列式,李毓秀咬着半块硬馍争论:\"此处该用'招差术',怎能直接用盈不足!\"而他们曾经贪污的太子殿下,正在为王德全讲解如何用\"垛积术\"掩盖账目破绽。

\"错了。\"石静娴突然用笔杆敲打石案,\"这里要用'隙积术',像叠棋子那样计算差额。\"她蘸着菜汤画出层层圆点,\"《梦溪笔谈》记载过,两罂之间必有隙地...\"

戌时的更鼓响起时,张秉义突然扔掉草梗,对着满地铁划银钩的算式长揖到地:\"求殿下收臣为徒!\"

石窗透进的月光照在石静娴的蟒袍上,泛起一层青白。她望着那个曾经贪墨成性的河督,想起现代实验室里那些总想偷懒的实习生:\"本宫只教肯为黄河打算盘的人。\"

当夜,宗人府地牢传出打算盘声。值更的老狱卒叼着烟斗嘀咕:\"稀奇,贪官们开始给自己算刑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