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 第106章 黄河鲤鱼成了救灾吉祥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6章 黄河鲤鱼成了救灾吉祥物

寅时三刻的乾清宫烛火通明,石静娴盯着案头堆积如山的灾情奏报,鼻腔里仿佛灌满了黄河淤泥的腥气。她指尖划过《河防一览图》上蜿蜒的朱砂标记,忽然停在那句\"孟津鲤肥可济世\"的旁批——这是三日前胤礽扮作太子妃侍墨时,用簪花小楷偷偷写下的提示。

\"殿下,济宁府又饿死三百人!\"户部尚书王鸿绪的奏报砸在青玉案上,惊得鎏金烛台微微一晃。石静娴望着窗外瓢泼大雨,突然想起穿越前解剖过的黄河鲤——那些鱼肠里塞满水草淤泥,却能在浊流中逆流产卵。

她猛地推开窗棂,任由雨水浇湿杏黄蟒纹:\"传旨,开官仓取陈粮三千石——不是给人吃,是用来养鱼!\"

黄河大堤上,灾民们盯着竹篓里扑腾的金鳞赤尾,眼神比浑浊的河水更晦暗。知府赵世显捏着鼻尖后退半步:\"太子爷要我们吃这些腥膻之物?\"话音未落,他腰间玉佩突然被个蓬头垢面的孩子扯住——那孩子竟将生鱼塞进嘴里,鱼尾还在腮边拍打。

\"放肆!\"衙役的鞭子刚要落下,却被石静娴用马鞭缠住。她跃下马背时特意踩进泥坑,让杏黄衣摆溅满泥点:\"赵大人可知,前明崇祯年间陕西大旱,百姓就是靠捕食渭河鲤熬过饥荒?\"4

她突然扯开衣襟,露出锁骨处被鲤鱼鳍划出的血痕:\"此鱼昨夜托梦于孤,说它乃禹王治水时点化的镇河龙兵——\"话音未落,一道惊雷劈开乌云,恰好照亮她手中高举的鲤鱼,金鳞在雨幕中泛着诡异红光。

毓庆宫偏殿,胤礽正对着铜镜往眼角贴珍珠钿。听闻太子要在灾区搞\"鲤鱼宴\",他捏断了两根画眉笔:\"胡闹!《饮膳正要》明载鲤鱼发疮——\"话到一半突然顿住,镜中映出康熙身边的李德全正捧着食盒进来。

\"娘娘,万岁爷赐的糖醋黄河鲤。\"老太监笑得意味深长。胤礽盯着浇汁赤尾的鲤鱼,突然想起石静娴昨夜密信里画的奇怪符号——那尾鳍弧度分明是治水舆图上标注的险工段!

他夹起鱼眼按进糯米糍里,笑盈盈递给李德全:\"劳烦公公将这道'明目糕'带给太子,就说…就说本宫盼他看清该看清的。\"8

济宁府衙的露天灶台前,石静娴挽着袖子剁下鱼头。她特意选了《齐民要术》记载的\"脍法\",将雪白鱼肉切成透光的薄片:\"当年汉光武帝落难河北,便是靠渔家献鲤重整旗鼓!\"4

灾民们捧着陶碗不敢动筷,直到有个瞎眼老妪颤巍巍喝下鱼汤。半刻钟后,老人混浊的眼珠突然转动:\"这汤…这汤怎有麦香?\"石静娴趁机举起鱼鳔:\"鲤鱼肉三斤可抵白米一升,鱼鳔熬胶能固堤坝,连鱼骨都能磨粉掺进赈灾粥!\"

藏在人群里的御史刚要记录,忽见驿卒快马奔来:\"禀殿下,河道总督呈上治河新策!\"石静娴展开公文冷笑——那治水图与她昨夜收到的\"明目糕\"里藏的纸条竟完全一致,连朱笔批注的\"此处多鲤\"四字都分毫不差。

半月后的孟津渡口,康熙望着绵延数里的晒鱼架感慨:\"保成怎知鲤鱼晒干能久存?\"石静娴叩首时瞥见龙袍下露出半截糖醋鱼尾花纹,心知定是胤礽在御膳房动了手脚:\"儿臣不过是想起太宗皇帝征察哈尔时,曾用鱼干充作军粮。\"

暮色中忽然传来渔歌,数百艘渔船正点着河灯顺流而下。每盏灯上都画着龙首鱼身的图腾,领航的老渔夫高唱:\"禹王令,黄河清,龙兵化作金鳞鱼——\"康熙猛然转身,发现岸边新立的镇河碑上,自己当年南巡时题写的\"河清海晏\"四字,竟被巧妙地改刻成\"鲤跃安澜\"。7

当夜,石静娴在行辕拆开胤礽送来的缠枝莲纹锦盒。九层食盒里摆着切成薄片的鱼鲙,最底层却压着本《洛阳伽蓝记》。她蘸着鱼血翻开泛黄书页,在\"鲤者龙也\"的字迹旁,发现胤礽用胭脂画的箭头——正指向明日要巡察的险工段。

窗外忽然传来瓦片碎裂声,石静娴将鱼肠镖射向房梁时,听见暗卫的闷哼与鱼篓坠地的响动。她望着满地乱跳的黄河鲤,想起日间赵知府眼底的怨毒,突然笑出声:\"传令,明日召集百姓——孤要教他们做道'糖醋活鱼'!\"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