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深知,“星耀社交”在用户数据方面的违规操作这一发现,是“友聚网”反击的绝佳契机,但如何运用好这张牌,却是个极为棘手的问题。他再次召集公司高层,围坐在巨大的会议桌前,气氛凝重。
法务部门的负责人率先发言:“我们掌握的这些证据,足以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星耀社交’,让他们受到应有的处罚。但我们也得考虑到,这可能会引发行业内的震动,对整个社交行业的形象都有影响,监管部门或许会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我们的举报不一定能立刻起到毁灭性打击的效果。”
公关部门主管接着说:“没错,而且一旦我们公开举报,‘星耀社交’肯定会疯狂反扑。他们很可能会加大舆论攻击的力度,甚至不惜编造更离谱的谣言来抹黑我们。我们必须想好应对他们后续反击的策略,不能只看眼前这一步棋。”
技术部门负责人推了推眼镜,沉思片刻后说道:“从技术角度讲,我们虽然加强了服务器防护,但‘星耀社交’雇佣的黑客团队实力不容小觑。他们随时可能发动更猛烈的技术攻击,我们得时刻保持警惕,同时还得继续优化我们的防御系统,确保在他们攻击时能有足够的应对能力。”
林宇微微点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索着众人的发言。突然,他目光一亮,说道:“我们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法务部门整理好详实的证据,匿名向监管部门举报‘星耀社交’。但在举报的同时,我们要通过一些渠道,让媒体察觉到这件事的端倪,给‘星耀社交’制造舆论压力。这样一来,监管部门在面对公众舆论关注的情况下,也会加快调查进度。另一方面,公关部门要提前准备好一系列应对‘星耀社交’反扑的公关方案。一旦他们发动舆论攻击,我们就迅速回应,利用我们之前准备好的安全报告和正面宣传,引导舆论走向。同时,技术部门继续加强防御,不能有丝毫松懈。”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随即各自领命,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
“星耀社交”那边,虽然还不知道“友聚网”已经掌握了他们的数据违规把柄,但他们察觉到“友聚网”似乎在酝酿着什么大动作。高层们再次聚在一起商讨对策。
“友聚网最近动作频频,肯定没安好心。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得加快舆论和技术攻击的准备工作。”一位高层神色凝重地说道。
“没错,我们这次的舆论攻击,要更加有针对性,直接从‘友聚网’新功能的安全性入手,编造一些用户因为使用他们新功能而遭遇损失的假案例,在网络上大肆传播。”另一位高层补充道。
负责技术攻击的团队负责人自信满满地说:“放心,这次我们准备得非常充分。我们找到了‘友聚网’服务器防御系统的几个潜在漏洞,只要时机一到,发动攻击,保证让他们的服务器瘫痪至少三天,到时候他们就彻底完了。”
就在“友聚网”和“星耀社交”都在紧锣密鼓地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做准备时,“友聚网”这边,匿名举报信已经悄然递到了监管部门的手中。同时,一些嗅觉敏锐的媒体记者也收到了匿名线报,开始对“星耀社交”的数据违规事件展开调查。
而“星耀社交”也决定在三天后,对“友聚网”发动全面攻击。一场惊心动魄的商业风暴即将拉开帷幕,究竟是“友聚网”凭借手中的证据成功反击,还是“星耀社交”的双重攻击将“友聚网”彻底击垮?双方在这场风暴前夕的博弈,又会产生哪些意想不到的变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