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从市府大秘到权力巅峰 > 第78章 大笔杆子的潜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一鸣的性格就是,只要他承接下来的工作,就会去承担相应的责任,就一定会认真的去完成。

不管是不是真的有坑,陆一鸣都要认真对待,他要抓住每一次机会能够给办里面领导留下印象的机会,只有首先得到办里面领导的认可,在人事推荐上,才有他的一席之地。

并且这次是陈舒云亲自点的将,陆一鸣更要认真对待,要是讲的内容不行,打了陈舒云的脸,他以后就别在写作小组混了。

写作小组交流会,是晚上八点开始的,除了陆一鸣这次被点将之外,其他人是否参加都是自愿的。

距离交流会开始的前十五分钟,孙德志很热情带着陆一鸣前往交流会的会场,交流的地点放在市政府的大会议室。

市政府的大会议室,那可是能够容纳一两百人的会议室,陆一鸣不禁讶异,市政府办有那么多的会议室不用,写作小组的交流会,竟然会选择大会议室。

孙德志告诉陆一鸣,写作小组交流会虽然选择在大会议室,可从来都是座无虚席的。

陆一鸣不禁开口问道:“汉江市的干部这么热爱学习的么?”

孙德志环顾四周,压低的声音开口道:“写作小组交流会在整个省就咱们汉江独一份,目的是让更多的有志青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本来陈主任创办这个交流会,还被省政府办公厅点名表扬过,说是要把汉江作为试点。”

“可最后不知道的,后来省办公厅取消了试点,不再过问。”孙德志继续开口道:“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不过具体的门道得是哪些别有用心的人才知道。”

即使孙德志没有明说,陆一鸣也能猜出个一二三,这里面定然有些人是来专门来营造关系网的。

别的人不说,就单说是写作小组的人,那都是个个前途远大的人,在对方还没崛起的时候,就结识了,等对方起来了,好处还少得了么?

有些人是来找自己的另一半的,这里面不能代表汉江市的优秀年轻干部,可有很多大部分都是。

当然了,也有来真心学习的,就比如陆一鸣,进入写作小组的确是成为市领导秘书的先决条件,可这和学习并不冲突。

陆一鸣和孙德志走到会议室门口,遇到了秘书一科的其他人,姚正鸿也赫然在列,姚正鸿身边还站着一个陆一鸣不熟悉的人。

陆一鸣可记得清楚,姚正鸿可不是什么热爱学习的人,今晚姚正鸿来到这里,恐怕不是来学习的。

不过,陆一鸣觉得只要姚正鸿没有对他动身歪心思,那么他就踏踏实实地进步。

孙德志跟几人打招呼道:“你们几位怎么在门口不进去?一会该没位置了。”

其中一人开口道:“我们特意给陆科长和你留了位置,怕你们找不到,所以在这里等。”

陆一鸣开口道:“各位有心了,不用特意等我的。”

孙德志接过话题,开口道:“你们确实不用为陆科长操心,但我确实得感谢你们各位,给我留了位置。”

陆一鸣不明白孙德志说的什么意思,就当孙德志是开玩笑的。

接着,陆一鸣走进了会议室,果然和孙德志讲的一样座无虚席,里面少说也有一两百人。

陆一鸣要跟着孙德志寻找座位,孙德志却突然开口道:“陆科长,你的位置在前排。”

自己的位置在前排,还有人给自己安排座位是怎么的?

看着孙德志一脸认真的模样,陆一鸣半信半疑地往前走,陆一鸣认真的看着前方,没有注意到,夏莹莹正在坐在中间的一个位置向他招手。

果然在第二排靠右边的过道旁,陆一鸣看到自己名字的桌卡。

只有写作小组核心成员,才会有这样的待遇,要给写作小组的核心成员留位置。

这样的交流会,如果不是陈舒云要对外开放,让更多的人一起学习,其他人根本就没有在一旁学习的机会。

陆一鸣入座后,和身旁的人简单地打个招呼,就准备认真学习起来。

很快,一个身穿深灰色制服,把头发扎起来,看起来十分干练、飒爽的三十七八岁的女人,迈步走上台去。

这个女人就是市政府办副主任陈舒云。

陈舒云走上台,做了个开场白,“在学习会之前,有点我需要再次重申一下,我们开展写作小组交流会,是为了大家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不要在里面拉帮结派搞小团伙,不要破坏了学习的氛围。”

此话一出,陆一鸣就觉得自己猜对了,来的人几乎都是办公系统里面的人,这些人在单位里几乎都是领导身边的人,换句话说就是能够跟领导说得上话,比较有前途的人。

这也是省政府办公厅,取消试点的原因吧,这万一有些人在里面拉帮结派,那就是给政治生态留下隐患。

然而,不得不说,这的确是结交人脉的好地方,如果能够成为这些人的核心,在汉江市的人脉自然不必说。

陈舒云继续开口道:“按照惯例交流开始之前,我们需要来学习几篇比较不错的文章。”

随着,陈舒云打开身后的大屏幕,陆一鸣变得诧异起来,因为学习的文章,赫然是他前段时间发表在国家级期刊的那几篇文章。

陈舒云解释道:“只所以学习这几篇文章,是因为这几篇文章,把我们身边的事情挖掘出来,以以小见大的方式,真实地反映我们汉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陆一鸣身边的那人,看到了文章的署名,诧异的看了看陆一鸣的桌卡,接着便是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向陆一鸣。

以往学习的文章,都是重量级的人物撰写的文章,谁能想到这次学习文章的作者就在现场。

学习结束后,陈舒云主持道:“今天跟我们交流学习的,就是刚才我们学习的文章的作者,他现在就在现场。”

“具有大笔杆子潜质,市政府办秘书一科的副科长,陆一鸣同志。”

大笔杆子的潜质可不是谁都有的,大笔杆子那是可以用笔杆子指点一方江山的人,虽然陆一鸣的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一步,可这也是对陆一鸣极高的评价。

陆一鸣站起来,拉了下衣角,迈步走上台去,陆一鸣刚走上台时,很多人面面相觑,他们并不认识甚至都没听过陆一鸣这个人。

不过先前的几篇文章,足以说明陆一鸣的分量,今天过后陆一鸣这个名字将会被汉江市的办公系统熟知。

坐在台下的姚正鸿,嘴角微翘,今天他要让汉江市办公系统都知道,陆一鸣是个没有任何真才实学,沽名钓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