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要期中考试就算了,我们怎么也要考啊!”

“是啊,这要是不考的话就不能再看他们的日常了,太可恶了。”

“啊啊啊,我完了,之前总是偷懒,根本没学多少,我要是没考及格也是同样如此。”

“没事的,你要很担心,你可以现在就去学,等什么时候能考及格了,你的随身天幕就能重新开启他们的日常生活了。”

“说的也是,只要学到及格我就满意了。”

“别怪我说话不好听,大部分人一般只选择一门课程来学习,只要认真听课了,考试绝对能及格,那些没及格的人真该好好反省了。”

“赞同,我学习的是一门手艺,我觉得它的考试内容特别简单。”

“我的是文学知识类的,虽然不能说是全答对吧,但也绝对有90%的准确率。”

“我是学锻造的,考试还给我提供材料,只要评判标准及格了,做出来的东西直接归我了,不是我夸张,那考试要求简直不要太低。”

“本人学了三门课程,由于考试成绩优异,特别给我奖励了一份礼物,至于礼物是什么我就不多说了,反正送到我心坎上的那种。”

“我也学了三门,我也有礼物,看到礼物是什么后,我恨不得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在学习,首先声明,我不是为了礼物。”

“我小范围调查过,学习越多门课程的人,并且成绩优异,获得的礼物越多,但如果把一门课程学习到极致同样可以获得礼物。”

“别说了,我要去学习了。”

秦国

嬴政本以为期中考试和他没什么关系,毕竟他又没在随身天幕上学习什么课程。

只是他开心的太早了,随身天幕上居然同样给他发了考卷。

只不过他的考卷是关于民生政策一系列的问题。

起初嬴政觉得考卷内容手拿把掐,他是君王,如何面对民生问题他最懂了。

然而等他把整个卷子写完后,他的大脑空掉了,他不明白怎么会有如此憋屈的问题。

但是没事,这些都是小问题,直到试卷批注完后,嬴政更是傻眼了。

他每一个答案后面都有一大堆以其他视角看待问题的回答。

这让嬴政意识到考试不是在检验他,而是在教导他。

于是嬴政认真的看了一下午的批注,看完后他受益良多,更知道了该如何发展一个国家。

不经意间,嬴政发现许久没动过的“天下万民幸福总指数”增长了0.5%,现在是4.5%。

嬴政对比了一下,主要是建设和教育增长了。

虽然教育他没出什么力,但是建设他出力了,嬴政这样安慰自己。

西汉

“给我出的考卷它合理吗?”刘彻看着随身天幕上的电子考卷发愣。

试卷上一道道拷问灵魂的问题让刘彻非常肯定系统156是在搞他。

例如: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类的存在是否有目的?

生命的起源和终结是什么?

人类的行为是否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

自由意志是否存在?

人类的认知能力是否有限?

信仰是否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必要条件?

人类的情感是否影响其行为和决策?

社会制度是否影响人类的行为和价值观?

人类是否应该追求幸福?

“系统156,我最近没惹你吧,你给我玩这一出?这张试卷它有标准答案吗?你是不是成心不让我看我的宝贝据儿。”刘彻气的差点把他宝贝据儿送他的茶具摔了。

【系统156:“哈 哈 哈 哈,你先做了再说。”】

听见它诡异的怪笑,刘彻有种深深的无力感,那种无力感让他感到想笑。

随即刘彻转念一想,算了,它都这样说了,估计只要做了就可以了。

刘彻本想着赶紧糊弄完事,奈何一道道做下来他逐渐变得认真起来,前面糊弄的回答也重新回答。

十道题他整整答了一个下午,答完他整个人好像被掏空了。

每一道题刘彻都写了上千字的见解和看法。

最后的批注是回答的很认真,非常优秀。

刘彻这才发现这张试卷的意义是让他向内探索自己。

明白系统156的苦心后,刘彻又将自己的答案认真看了一遍,他发现他好像并不认识内心的自己,因为有些答案他实在震惊,他不敢相信那会是自己的想法。

经过这一次,刘彻算是真的开悟了。

相较于刘彻,李世民的考卷可谓是更胜一筹,他的考试是在梦境中进行的,并且梦中的所有都会感知同步到现实中。

还不等李世民拒绝,直接眼一闭倒在地上睡着了。

他的人生体验卷正式开启。

一旁的长孙皇后贴心地叫人给他盖了一张薄被,免得着凉。

之后,长孙皇后也开始做起了自己的卷子。

不知过了多久,长孙皇后停下了笔,与此同时,地上的李世民也睁开了眼。

长孙皇后正想问他如何,却不曾想看见他赤红的眼眶。

李世民站起后身默不作声地把被子叠好放在椅子上,然后什么也不说的就出去了。

长孙皇后全程一头雾水,但她对他从前的了解来看,这次事情有点大。

她知道他情感丰富,流泪难过什么的司空见惯,只是这回情绪太平静了,只有真正触及到他内心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另一边的李世民也没去哪,就是回屋哭去了,他呆坐在床上,脑海里全是梦境发生的一切。

李世民难以自拔地沉浸在悲伤里,越是不去想就越是深刻。

梦境里他附身在一个孩子身上,以第三视角见识了这个孩子是如何被“以爱之名”的父母毁掉的。

每时每刻李世民都能感受到孩子的窒息感,如果可以,他多么希望那对父母可以永远闭上眼。

尽管每天忍受着“折磨”,孩子依旧没有怨恨父母,直到孩子十八岁那年一切都结束,而他也从梦境中醒了。

李世民知道孩子死亡不是因为承受不住,恰恰相反,孩子非常有智慧,多年的陪伴让李世民从这个孩子身上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对孝的认知。

从前李世民最注重孝道,甚至发展出了孝文化,并将其作为一种治国理念。

孝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不能为了孝而孝。

让孩子有孝的意识是需要父母付出真正的健康的爱。

因为孩子有爱,所以才会爱父母,也会爱别人,所以爱才是维护家庭和睦让社会稳定的根本。

社会稳定可以是因为人们物质丰富,人均因受教育而素质提高,但无论如何都不是因为孝,过度的孝文化只会让人变得虚伪,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