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击退北方部落的首次大规模进攻后,宋军营地内一片欢腾。士兵们为胜利欢呼雀跃,然而林烨却丝毫不敢放松警惕。他深知,敌军此次受挫,必然会卷土重来,而且攻势可能更加猛烈。于是,在庆祝胜利的同时,林烨立刻着手安排后续的防御与备战工作。

他一方面组织士兵们清理战场,收集敌军留下的兵器、粮草等物资,补充宋军的储备;另一方面,对战斗中暴露出的防御薄弱环节进行紧急加固和改进。同时,林烨还对士兵们进行了重新整编,将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与新兵混合编排,以老带新,提升整个军队的战斗能力。

此外,林烨深知情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他派出更多的侦察兵,深入北方部落领地,密切关注敌军的动向。同时,他还加强了与周边部落的联系,从他们那里获取关于北方部落的情报。

正如林烨所料,北方部落的首领在遭受失败后,恼羞成怒。他不甘心就此放弃南下的野心,于是开始重新集结兵力,谋划着更大规模的进攻。这次,他决定改变策略,不再盲目强攻,而是打算先切断宋军的补给线,让宋军陷入困境,然后再一举攻破防线。

北方部落首领派出一支精锐骑兵,绕过宋军正面防线,悄悄地向宋军的后方迂回。这支骑兵行动迅速,昼伏夜出,避开了宋军的侦察兵。他们沿着山间小路,快速向宋军的粮草辎重营地逼近。

而此时,林烨正在营帐内与将领们商讨下一步的防御计划。突然,一名侦察兵匆忙闯入,神色慌张地报告:“林大人,大事不妙!据可靠情报,一支敌军骑兵正朝我们的粮草营地奔去,意图切断我们的补给线!”

林烨听后,心中一紧。粮草乃军队的命脉,一旦被切断,宋军将不战自溃。他迅速做出反应,说道:“立刻调集五千轻骑兵,随我前去拦截敌军!其余将领,坚守营地,加强防御,防止敌军趁乱进攻!”

林烨率领着五千轻骑兵,快马加鞭地向粮草营地赶去。一路上,马蹄声如雷,尘土飞扬。林烨心急如焚,他深知时间紧迫,必须赶在敌军之前到达粮草营地。

当宋军轻骑兵接近粮草营地时,发现敌军骑兵已经在营地外展开攻击。粮草营地的守卫正在奋力抵抗,但敌军来势汹汹,眼看就要抵挡不住。林烨见状,大声喊道:“将士们,为了我们的粮草,为了大宋,冲啊!”宋军轻骑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

敌军没想到宋军援军来得如此之快,顿时阵脚大乱。林烨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手中长枪如蛟龙出海,枪枪致命。在他的带领下,宋军士气大振,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拼杀。

这场遭遇战异常激烈,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林烨敏锐地观察着战场局势,他发现敌军虽然勇猛,但在宋军的突然攻击下,已经出现了慌乱的迹象。于是,他决定采用迂回战术,命令一部分骑兵从侧翼包抄敌军。

宋军骑兵从侧翼杀出,敌军顿时陷入了两面夹击的困境。在宋军的猛烈攻击下,敌军渐渐支撑不住,开始向后撤退。林烨乘胜追击,一举将敌军击退。

击退敌军后,林烨并没有放松警惕。他深知敌军不会轻易放弃,很可能还会有后续行动。于是,他在粮草营地周围增设了更多的岗哨和防御设施,同时安排了一支精锐部队驻守,确保粮草营地的安全。

然而,就在林烨加强粮草营地防御时,朝堂上却传来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一些大臣认为林烨在边境的战事消耗了大量的国库资源,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长期下去,会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他们向皇帝进言,建议与北方部落进行和谈,哪怕做出一些让步,也要尽快结束战争。

皇帝收到这些建议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深知林烨在边境的坚守是为了大宋的安危,但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于是,皇帝下诏让林烨回朝,商讨和战大计。

林烨接到诏书后,心中明白朝堂局势复杂。他深知和谈可能会让大宋陷入不利境地,但也理解皇帝的难处。于是,他安排好边境的防御工作后,匆匆赶回京城。

回到京城后,林烨立刻进宫面圣。在朝堂上,他详细地向皇帝和大臣们阐述了北方部落的野心和当前的局势。林烨说道:“陛下,诸位大人,北方部落首领野心勃勃,此次虽受挫,但绝不会放弃南下的企图。若此时和谈,大宋必然会在谈判中处于劣势,不仅可能割地赔款,还难以保证边境的长治久安。”

然而,一些大臣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林烨是为了自己的战功,才极力反对和谈。双方在朝堂上争论不休,皇帝听着大臣们的争论,陷入了沉思。林烨深知,自己必须说服皇帝和大臣们,坚持抵抗,否则大宋将面临巨大的危机。那么,林烨能否成功说服众人?朝堂最终又会做出怎样的决策?而此时的边境,又是否会因为林烨的离开而出现变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