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烨深知,此时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大宋的生死存亡,容不得丝毫马虎。对于朝堂上和谈的提议,他虽心存顾虑,但也觉得可作为一种策略进行尝试。毕竟,若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避免生灵涂炭,自然是最好不过。然而,他对北方新首领的野心有着深刻认识,明白和谈之路必定荆棘满布。

林烨进宫面圣,向皇帝阐述了自己的想法:“陛下,和谈不失为一种选择,但绝不能因此放松备战。北方新首领野心勃勃,恐难真心和谈,此举或可争取时间,完善防御,同时观察敌方动向。”皇帝听后,陷入沉思,权衡利弊后说道:“林爱卿所言有理,朕命你选派得力之人,前往北方部落试探和谈之意。但同时,边境备战亦不可懈怠。”

林烨领命后,经深思熟虑,选派了一位经验丰富、能言善辩的官员李智为和谈使者。李智临行前,林烨再三叮嘱:“李大人,此去责任重大。你需察言观色,摸清敌方底线,切不可轻易许诺。若有机会,尽量拖延时间,为我方备战争取更多时日。”李智神情严肃,点头道:“林大人放心,下官定不辱使命。”

李智带着和谈使团,一路北上,抵达北方部落营地。新首领听闻大宋使者前来,心中暗自冷笑,他虽野心勃勃欲南下攻宋,但也想先摸清大宋虚实,便下令接见。

营帐内,气氛凝重。新首领高坐主位,目光傲慢地打量着李智等人,率先发难:“你们大宋无故加强边境防御,是何用意?莫不是想挑起战争?”李智镇定自若,躬身行礼后说道:“首领误会了,我大宋一向爱好和平,加强防御实因边境不安,常有小股匪盗滋扰。此次前来,便是为了与首领商讨和平共处之策,避免双方生灵涂炭。”

新首领冷哼一声:“和平共处?说得轻巧。你们大宋若真心求和,需割让北方数座城池,否则免谈!”李智心中一惊,深知对方毫无诚意,但仍面不改色地回应:“首领,割让城池兹事体大,在下实无此权限。况且,大宋与贵部向来友好,若因些许误会而兵戎相见,实非明智之举。还望首领三思,提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

双方你来我往,谈判陷入僵局。新首领本就无意和谈,只是想借此试探大宋态度,见李智态度坚决,便不再掩饰,喝道:“既然如此,和谈之事就此作罢。你等回去告诉大宋皇帝,若不答应条件,我大军即刻南下!”李智无奈,只得带着使团返回。

与此同时,林烨在边境加紧备战。他督促士兵日夜操练,熟练掌握各种兵器与战术;进一步加固防御工事,深挖壕沟,增设鹿角;还组织百姓进行应急演练,确保战时能够有序疏散和应对。

李智回到边境,将和谈经过详细告知林烨。林烨听闻后,面色凝重,说道:“果然不出所料,敌方毫无诚意。看来,我们只能依靠自身力量,迎接这场大战。”此时,朝廷增派的五万兵力与物资已陆续抵达边境,林烨立刻着手进行部署。

他将五万大军合理分配到各个防御要点,加强了前沿阵地的兵力,确保能够有效抵御敌军首轮进攻。同时,他还组建了一支精锐的机动部队,由自己亲自统领,以便在战场上能够迅速支援薄弱环节。

在民间,林烨继续组织百姓参与备战。他鼓励百姓坚壁清野,将粮食和重要物资转移至安全地带,不给敌军留下可乘之机。同时,他还设立了临时的医疗站和后勤补给点,确保在战争爆发时,能够及时救治伤员和供应物资。

朝堂上,得知和谈破裂的消息后,大臣们纷纷意识到战争不可避免。一些原本支持和谈的大臣,此时也全力支持林烨的备战计划。皇帝也再次下诏,号召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抵御外敌入侵。

随着战争阴云愈发浓重,边境的气氛也愈发紧张。士兵们日夜巡逻,警惕地注视着北方的动静;百姓们虽然心中恐惧,但在林烨的鼓舞下,依然坚守岗位,为备战贡献自己的力量。林烨深知,大战在即,自己肩负着大宋万千百姓的生死存亡与江山社稷的安危。他每日奔波于各个防御据点,鼓舞士气,检查战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终于,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清晨,北方部落的大军如潮水般涌来。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拉开了帷幕。林烨身披战甲,站在城楼上,望着气势汹汹的敌军,眼神坚定。他深知,这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但他心中怀着对大宋的忠诚与对百姓的责任,毫不畏惧。他高举手中长剑,大声喊道:“将士们,为了大宋,为了我们的家园,杀!”宋军将士们齐声高呼,士气大振,准备迎接这场生死之战。在这场实力悬殊的较量中,林烨又将如何指挥宋军,抵挡北方部落的疯狂进攻呢?大宋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