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 第98章 帝王之心,深不可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8章 帝王之心,深不可测

98

李承乾面色一沉。

军功新贵,海盗……哼,有些人,是真的按捺不住了。

王玄躬身再禀:“殿下,御史台里头,有几个御史跟那些军功新贵走得近,正抱团给臣施压,非要臣亲审宋谦的案子,话里话外,是让臣‘识时务’。”

“好个‘识时务’!”李承乾嗤笑,“王中丞,这案子你先顶着。宋谦的事,一查到底,每个细枝末节都不能放过。不急着了结,拖着他们。”

“微臣领命。”

李承乾转向常胜:“你带一百秘营的好手,扮作商队护卫,顺着海盗的藤摸下去,给本宫查个水落石出,看看到底是哪路神仙在装神弄鬼!还有,即刻动手,把那些军功新贵平日里干的那些脏事儿,都给本宫翻出来。本宫倒要瞧瞧,他们屁股底下能有多干净!”

“喏!”常胜抱拳,声如金石。

没过几天,大理寺大牢里,宋谦拼着风险,总算递出来一张小纸条。

纸条上,清清楚楚写着栽赃的银两和物件上几个要命的纰漏:譬如那些抄走的所谓贪墨银子,竟是市面上少见的官家铸造的银铤,上头还有户部新近才用的印戳。

而他宋谦管着的工坊账目,压根就没用过这种银铤。

这头宋谦在自救,那头,龙椅上的李世民对宋谦的案子,面上瞧着淡淡的,没说好也没说坏。

可私底下,百骑司的精锐校尉早就撒了出去,专查那些军功新贵最近的动静,连带着胡商那边的事儿也一并摸排。

天子的心思,藏得深呢。

再说李承乾,针对胡商鱼龙混杂的局面,也是费了心思琢磨。

一份《万国商埠规划疏》呈到了李世民的案头。

他提议,在长安城外,寻个水陆都方便的宝地,划出一块“万国商埠特区”。

里头统一建坊市、客栈、货仓。

再设个市舶司,管着胡商登记造册、验货收税。

还得弄个各族商人都参加的商事评议会,往后买卖有了纠纷,就在那儿评理,顺道也给他们讲讲大唐的规矩。

这手笔,这气魄,李世民一看,嘿,有意思。

南海那边,果然风大浪急。

常胜带着东宫秘卫,依着李承乾的布置,摇身一变成了支规模更大的商船队,还故意卖了个破绽。

果不其然,那帮杀才又冒了出来。

一场恶战,常胜他们干净利落地把海盗头子给活捉了。

大刑伺候,那海盗头子竹筒倒豆子,全招了:他们是收了南方广海道行军总管手下一个心腹裨将的银子,专门来搅黄太子爷开辟新财路的。

消息递回东宫,李承乾的脸色冷得能刮下霜来。

军功新贵那伙人里头,也不太平了。

李承乾这边反击又快又狠,百骑司又在暗地里查,有些人心里开始打鼓。

当初跟着掺和构陷宋谦的几个,瞧着风向不对,慌了神,脚底抹油盘算着怎么脱身。

苏玉儿也没闲着。

她跟几个军功新贵的夫人们素来有交情,借着几次赏花喝茶的由头,有意无意地透了些风声:太子爷不是要跟所有军爷过不去,只是冲着带头作恶的,绝不会牵连旁人。

几场“太太外交”下来,还真让她撬动了几家心思活泛的。

夜已深,东宫书房,灯还亮着。

李承乾摊开手里的密报,一条条,一件件:宋谦案的口子、常胜南海的喜讯、军功新贵那边的松动、苏玉儿的内应,还有那份咬死南方大将的供状。

一张看不见的大网,收紧了。

他拿起笔,给远在南海的常胜写了道密令。

放下笔,李承乾嘴角扯出一道冷硬的弧线。

“火候到了。”他自语,“这帮跳梁小丑,也该给他们好好拾掇拾掇,来个干净利落的了断!”

长安的夜,还是那么安静。

可谁都不知道,一场天大的风雷,马上就要炸响。

第二天,太极殿。

天刚亮,晨光照进殿内,文武百官垂手站着,只是今儿个殿里的空气,比平日里闷了不少。

王玄握着象牙笏板,从队列里走了出来,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陛下,臣有本要奏!关于将作监丞宋谦贪墨一案,臣已查实,纯属捏造诬陷!”

这话一出口,底下立马嗡的一声,炸了窝。

王玄全当没听见那些动静,接着奏道:“这是宋谦案里头,那个管账先生亲手画押的供状,上头写得明明白白,他是怎么被逼着做假证的!还有,铁证如山,那些抄家抄出来的赃款银子,全是户部新铸的官银,市面上还没见过!宋谦管的工坊账上,从来就没走过这种银子!”

他两手高高举起一沓文书。

捏造诬陷?被迫做假证?

底下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好些个先前跟着起哄弹劾宋谦的,脸都白了。

不等朝臣们从这反转中回过神,李承乾杵着乌木拐杖,由常胜扶着,慢慢走了上来。

“父皇,儿臣也有要事启奏。”他的声音不响,却透着股让人不敢辩驳的劲儿。

“儿臣派去南海查探海盗滋扰苏家船队一事的常胜,已经把贼头和铁证都带回来了。那些海盗,就是广海道行军总管手底下那个裨将养的!他们奉了某些人的命令,不单要断了苏家为国效力的财路,还要搅黄儿臣推行的新政!”

李承乾稍稍偏了下身子。

常胜心领神会,立刻捧上一个木匣。

匣子打开,里头是几封密信,还有一块刻着特别记号的军牌。

“这是贼头的供词,还有他跟背后主使来往的信。信里不光写了怎么抢船,还有……还有对儿臣新政的种种不满和怨恨!”李承乾说话时,特意瞅了瞅那几个脸色大变的军功新贵。

“父皇!儿臣斗胆说一句,这件事,跟宋谦被冤枉的案子,恐怕脱不了干系!有些人,仗着自己有点军功,就敢陷害忠良,暗地里勾结地方上的将领,想把海上的买卖都抓在自己手里,甚至还想插手储君的政务!这种人,该杀!”

话锋一转,剑指那个一直闷头不吭声,额角却已经见了汗的车骑将军赵无忌。

“赵无忌!”李世民一声暴喝,整个太极殿的空气都凝固了!

他霍地站起,伸手指着面无人色的赵无忌,声音里全是压不住的火气:“你好大的狗胆!仗着有功就敢骄横,眼里还有没有君王!陷害朝中大臣,干涉国家大政!朕待你们不薄,你们就是这么回报朕的?!”

赵无忌“噗通”便跪了下去,全身抖得话都说不囫囵:“陛下……陛下饶……饶命!臣……臣冤枉……冤枉啊!”

“冤枉?”李世民气笑了,“证据摆在眼前,还敢嘴硬!来人!”

他朝殿前武士一挥手,“把赵无忌和他那些同党,都给朕拿下!押进天牢!传朕旨意,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会审!给朕一查到底,有一个算一个,严惩不贷,绝不轻饶!”

金吾卫立刻拥上,架起已经软成一团的赵无忌,连同几个魂飞魄散的涉案将领,一并拖拽了出去。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文武百官一个个大气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