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乾杀猪匠 > 第三十章 梨园词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时,距离宵禁还有半个时辰。武安君略作思忖,决定开门一探究竟。

“别敲了,你找何人?”他打开门,只见一个身着小厮服饰的下人站在门口,瞧模样,应是某个大户人家的。

“明日午时之前,送十斤卤肉至梨园小筑,这是肉钱,余下的当作跑腿费。”小厮边说,边递上一小锭碎银子。

武安君眼前一亮,这一枚碎银子,少说也值一贯钱,而十斤卤肉不过五百文,这位客人出手竟如此阔绰。

“放心,明日午时前必定送到。还未请教你家恩客贵姓?”武安君满心欢喜地接过银子,笑着问道。

“我家公子姓秦。明日你务必亲自送来,切不可有误!”小厮丢下这句话,便转身离去。

武安君将碎银子在手中抛了抛,脑海中思索着,却怎么也想不起泌阳县有哪位秦公子如此豪气。罢了,明日按时送去便是。

武安君知晓,梨园小筑乃是红袖坊的产业,专门用来招待那些不便出入风月场所的贵客。而红袖坊,可是泌阳县内赫赫有名的青楼,据传其背后靠山正是泌阳县主簿曹昉,在这泌阳县,无人敢轻易招惹。

说起这曹昉,他出身本地大族曹家,早年在大乾时,通过特奏名得了个同进士出身,又花了些银钱捐了个主簿之职。北元打过来后,他识趣地投诚,便继续留在泌阳县担任主簿,朝廷以此来稳定当地人心。

是夜,恰逢大雪纷飞,武安君早早歇息,为明日的差事养精蓄锐。

次日,肉刚炖好,他便取来一个干净的盆,在盆底铺上油纸,小心翼翼地将卤肉放置其中,再用锅盖严严实实地盖住,力求送到时,肉还能保留些许热气。

“我去去就回,你们照看好店铺。”武安君向众人交代一声,便小跑着朝梨园小筑赶去。人家给了这么多钱,服务自然得做到位。

刚到梨园小筑门口,武安君便瞧见林明带着一众捕快守在那里,阵仗着实不小。“林捕头,这是出大案子了?”武安君小跑上前,心中暗自叫苦。

林明出现在这儿,多半是有大案发生。可千万别牵扯到他的客人,不然还得去衙门接受问询。

“武兄弟,你怎么来了?这梨园小筑能有什么案子,不过是有大人物在此小住,我们负责巡视罢了。”林明也颇感诧异,武安君自打进了泌阳县城,那可是安分守己,几乎都没出过西市。

至于案子,谁敢不长眼,去招惹曹主簿背后的势力,那不是找死吗?

“有一位秦公子,昨日在我店铺下了定钱,让今日午时前送十斤卤肉到这儿。”武安君说着,将面前装着卤肉的盆递到林明面前。

虽说彼此是熟人,但林明还是谨慎地掀开锅盖瞧了一眼,在大人物面前,可容不得半点差错。

“随我进去吧,千万别失了礼数!”林明确认无误后,将水火杖递给一旁的捕快,亲自带着武安君往里走。“林捕头,到底是什么大人物啊?”武安君压低声音,好奇地问道。

“唐州学正邓大人来此巡视,县令与主簿亲自作陪,还有大批唐州仕子跟随……”林明说到这儿,突然意识到什么,神色有些尴尬,下意识地瞧了一眼武安君。

毕竟,武安君曾经也是唐州声名远扬的年轻学子,如今却已与这等圈子渐行渐远。

武安君无奈地摇摇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大乾虽说存在诸多弊端,可在科举方面,相对还算公正,即便是蔡桧,也难以独断专行。而北元这边,本就对科举不太重视,更何况是新归附的唐州。

“哟,武安君来了,大家伙快来瞧瞧,咱们的才子来了!”一道带着讥讽的声音骤然响起。

武安君顺着声音望去,竟是秦蕴。武安君心中一惊,刹那间明白,那秦公子很可能就是秦蕴。怪不得出手如此爽快,原来是憋着坏,想借此奚落自己。

周围的人纷纷投来嘲讽的目光。想当初,在通过解试的人中,武安君可是最年轻的,风头一时无两,这般出众,自然也遭人嫉恨。

“可不是嘛,武大才子,今日不妨赋诗一首,让我等也开开眼界!”秦蕴的狗腿子立刻在一旁附和。

“方才秦公子做了一首词,《清平乐》,疏疏整整,风急花无定……”众人随即对秦蕴的词作一顿猛夸。没办法,如今秦蕴的父亲可是唐州通判,谁不想讨好几句。

“诸位,诸位才子才高八斗,武某不过一介粗鄙之人,今日来此,只为送货。”武安君说着,将卤肉递到秦蕴跟前,满心盼着对方赶紧收下,自己好能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

众人见状,哄然大笑,心想这哪是什么才子,分明就是个杀猪卖肉的,简直丢尽了读书人的脸。

“叶知礼,这便是你口中的少年俊杰,你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这时,一位身着华贵服饰的中年男子缓缓走来,上下打量着武安君。

“回学正大人的话,这武安君才思极为敏捷,四书五经无所不通,在诗词方面也颇有心得,乃是老朽最为得意的门生!只是他出身寒微,还望学正大人能够多加提携一二!”叶知礼赶忙上前,拉着武安君的衣袖,向学正大人极力推荐。

武安君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伤感,没想到在这世道,竟还有人如此惦记着自己的前程。

“恩师,学生早已荒废学业……”武安君眼中泛起泪花,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叶知礼对自己的爱护之情。想当初,自己出身贫寒,在书院时,极得叶知礼喜爱,先生家中藏书任由自己翻阅,私下里但凡有所请教,先生无不详细解答。

毫不夸张地说,若没有叶知礼,自己的求学之路定会坎坷许多,这份恩情,他铭记于心,难以割舍。

“哈哈,叶老先生,还是收起这份心思吧!”秦蕴冷笑一声,心想这个老顽固,还妄图为武安君出头。

“昔日不过是侥幸罢了!”

“秦公子才是我辈中的翘楚!”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附和秦蕴。

“武安君,今日之事,可不单单关乎你个人,还涉及到学正大人对书院的评价。唯有学正大人认可,我泌阳县才有可能设立官学,这可关系到本县今后学子的前程啊!”叶知礼紧紧拉着武安君的手,眼中满是期待。他也是今日来到此地,才听县令大人说起此事。

此前,县令已叫了几个不错的学子前来,却根本不是秦蕴等人的对手。如今,叶知礼每日专注于给小孩启蒙,两耳不闻窗外事,听闻武安君如今在县城,他便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了武安君身上。

叶知礼盼着武安君能拼一把,虽说武安君的诗词并非特别出彩,但与秦蕴等人打个平手还是没问题的。若能得到几位大人的青睐,三年之后,武安君便有机会参加北元朝廷的科举。

“武安君是吧,本县早前也略有耳闻,机会难得啊!”县令苏晋也从房中走了出来。身为一县之尊,看到本县学子被秦蕴等人压得死死的,心中自然不悦。

奈何秦蕴乃是唐州通判秦师珪的儿子,他也不好凭借官威强行压制。至于学正邓宏敏,主管唐州学务,与他算是平级。此番邓宏敏前来巡视,便是为了考察各县设立官学之事。

北元为了招揽优秀人才,打算在学风鼎盛之地设立官学,招收不满十岁且已完成启蒙的优秀学子。

北元认为大乾留下的读书人靠不住,想自己培养一批,以此稳固根基。在官学之中,会设立一名教授,官居正九品。若泌阳县能够设立官学,这教授之位,自然非叶知礼莫属。

“先生,在下学业着实荒废已久,要论诗词,昔日曾偶然得一首,今日便权当抛砖引玉了!”武安君原本并不想卷入此事,可叶知礼的出现,让他内心难以平静。

回想起昔日在书院的点点滴滴,武安君心中满是感慨。最终,他决定帮先生这一次。

泌阳县的数位学子听闻,眼中皆闪过一丝喜悦。武安君愿意出手,至少这场比试不会输得太难看。

秦蕴和他身旁的人却对此嗤之以鼻,他们早已知晓今日考校的内容,花了好几日时间才琢磨出一首词,怎会认为武安君能在短时间内超越他们。

学正邓宏敏与县令苏晋皆满怀期待,若能诞生一首佳作,今日这梨园词会也算是圆满了。至于主簿曹昉,更是期待万分,眼睛几乎都要盯在武安君身上。毕竟,这梨园小筑可是他的产业,若能因诗词出名,日后生意必定兴隆,日进斗金。

武安君环顾四周,将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他在心底暗自叹了口气,无奈之下,决定抄一首诗词来应付。“雪梅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武安君在脑海中仔细思量一番,选定一首未曾在此世出现过的诗,缓缓吟诵出口。

众人听后,皆微微点头。尤其是泌阳县的学子们,单听这两句,武安君怎么也能与秦蕴打个平手了。而秦蕴则紧咬嘴唇,心中满是不甘。他本想让武安君来当自己的垫脚石,没想到却被对方抢了风头。

叶知礼瞧了瞧学正大人,见其脸色舒缓了许多,心中暗自欣喜,觉得官学之事还有希望。苏晋则面色平静,除非能有广为流传的佳作问世,否则意义不大。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武安君接着吟诵出后两句。这两句诗宛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人群中掀起惊涛骇浪,众人皆被震得晕头转向。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叶知礼嘴唇颤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两句诗,眼中满是激动与欣慰。

他深知,这两句诗定能传世,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武安君依旧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哪怕武安君仕途坎坷,可单论才情,足以令大江南北的人都高看一眼。

苏晋也被这两句诗震撼得不行,他自认为满腹经纶,却也从未写出过如此绝妙的诗词。能亲眼见证这样的佳作诞生,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不错,泌阳县,果然藏龙卧虎,此番前来,不虚此行。”学正邓宏敏轻轻捻着胡须,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心中盘算着,这首诗若流传出去,也算是自己的一项政绩,足以拿出去炫耀一番。

唯有秦蕴,双眼中仿佛要喷出火来,他对武安君恨得咬牙切齿。本想羞辱武安君,没想到如今出丑的却是自己,而对方却凭借这两句诗声名鹊起。

“不对,今日乃是词会!”秦蕴的狗腿子仍不死心,试图挽回局面。他们想着,秦蕴作的是词,完全符合今日词会的要求,而武安君作的是诗,就算再好,也算是答错题了。

“也罢,昔日我还有一首词,名为《卜算子》。”武安君不慌不忙,继续吟诵起来: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武安君吟诵完毕,将卤肉放下,转身便走,没有丝毫停留。

秦蕴脸色涨得通红,犹如猪肝一般。他心中明白,这首词简直就是在赤裸裸地打自己的脸,词中的群芳,指的不就是他们这些嫉妒武安君的人吗?而那寒梅,自然就是武安君。

“老子要杀了你!”秦蕴在心底疯狂怒吼,他深知,这首词一旦流传出去,自己的名声就算彻底毁了。

武安君可不管这些,他潇洒地离去,心中想着,也算是还了叶知礼昔日的恩情。

最开心的当属主簿曹昉,他心里清楚,梨园小筑必定会随着这两首诗词声名远扬,日后生意定会兴隆无比,财源滚滚。

学正邓宏敏与县令苏晋对视一眼,皆欣然一笑。他们知道,今日的词会,必定会随着这两首诗词流传开来,而他们二人,也必然会跟着沾光。

武安君回到肉铺,凌氏兄弟已经到了。他索性不再去想之前的事,招呼众人吃饭,吃完该干嘛干嘛。下午,叶知礼在几名学子的带领下,前来寻找武安君。

武安君只是推脱,说日后再说,眼下只想安安稳稳地过好日子。叶知礼见状,不禁唏嘘不已,但仍苦劝武安君要多温习功课,称三年后的科举,他定能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