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史上最穷县令夫人带全县百姓赚钱 > 第64章 野柿子收购数量倍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4章 野柿子收购数量倍增

对于徐岭的话,大家都听到心里去了,忙点头赞同,那不是闹着玩儿的事,万一出了人命,谁都担待不起。

一行人继续向山里走,杭英在一棵山栗子树下,指着树上的果实大声说:“这就是山栗子树,县衙里一样收,剥开外面的壳,只留下里面褐色的果实就好,两文一斤。”嘴上说着,手上给众人做示范。

“今日已经开始收购山栗子,等会儿大家可以带些回去。”杭英忙给众人解释,将山栗子递到每个人面前看了一圈儿,确认所有人都清楚了,才继续向山上行走。

接着杭英又把榛子树、腰果树和松子这样的干果全部交给众人,告诉众人:“这些山货只要遇到了,就摘回去,我那里照单全收。”

“好好,老四媳妇儿放心,我们一定按你说的去做。”

众人纷纷表示一定会尽可能多的收集这些山货,没一个人追问杭英究竟如何售卖这些山货。

接下来杭英便没多说其他,让众人分散开去采摘各种山货,这些人一路艰辛来到京都附近想改变生活,现在心里还有些浮动,对未来充满恐慌,只有让他们尝到一些甜头,才能踏实的留下来安心生活。

杭英也背着自己的背篓在山上转起来,在太阳西斜的时候,竟然在靠近小溪附近的一棵腐木上发现了一堆黑木耳,打眼看过去足有五斤左右。便是现在日子好过了,见到这样么好的东西,她脸上还是浮上笑意。

木耳采摘完,趁没人的时候杭英又从空间里摘了差不多十斤草莓,十斤车厘子,这些东西虽然不能拿出来售卖,自家人时不时的吃点儿,总还是可以的。

事情做好,背起背篓杭英开始向山下走,路上遇到了几个徐家族人,年龄和徐梦然差不多,见到杭英的时候很是恭敬。

对于族人的态度,杭英也能理解他们,人在绝望的时候,遇到一个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变好的人,还找到一个可以让生活变好的营生,这些人心生感激很正常,不过杭英并没放在心里,她做这些不是为了让这些人感激她,而是为了帮徐梦然解决问题,也是为了不让这些人坏了徐梦然的名声。

在杭英看来,现在的徐梦然为人做事还不错,对方是青县的一方父母官,手里有一定的权利,虽然不大,庇护现在的她已经足够。

“四嫂子回来了,我们等下就可以回去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子见到杭英,忙大声说。

“臭小子,瞎嚷嚷什么。”

不等半大小子高兴完,头上就被拍了一下,一脸不忿的问:“你打我做甚,我不过是太高兴了而已。”

“你小子给我老实点儿,在老四媳妇儿面前别瞎说。”又有一个年轻人对少年说。

这时候杭英已经来到众人身边,第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是徐梦然已经出了五福的堂爷爷家的孙子,名叫徐茂,即便没出来逃荒出来的时候,家里也很穷,在福州老家的时候一家人过的紧巴。

这次一家人只有五人从洪涝灾害中逃掉性命,就是徐茂的两个亲哥哥、一个堂哥和大伯,今儿一家人都跟着过来,想多采些山货,家里能多些收入。五人好不容易和族人一起逃难到了青县,找到徐梦然算是可以活下去了,一开始还担心以后的生计问题,没想到下午就有了希望,所以这小子才会得意忘形。

杭英并没多评价,这些小子干劲儿十足,没必要在这时候打击对方的信心。见这里聚集着七八个人,还差十多个人没回来,在看马车上,已经装了三分之二的野柿子和三分之一的山栗子,忍不住这些人的劳动能力真不错,短短一个时辰,竟然采摘了这么多山货,看来以后大家伙儿的柿子会越来越好啊。

想到情况越来越好,杭英也知道这些人想多采摘些山货,能多赚些银子,于是说道:“大家再等等吧,人都齐整了,我们一起回城里。”

“好,都听四嫂子的。”徐茂一脸受宠若惊的模样,好像能和杭英说话,是他很大的荣幸一般,一脸得意。

又等了一段时间,眼看要到酉时,再有半个市场青县城门都要关了,徐家的人都急忙赶回来,现在马车上已经装满东西,人们手里有背篓的,背篓里也装满了山货,有人空手的,见杭英背着一大背篓山果子,忙接过去帮忙背着。

一开始杭英还有些不好意思,她的背篓里少说也有三十多斤的东西,就这样让对方背着,她有些过意不去。

“老四媳妇儿别客气,你和老四收留了我们,还帮我们重新建设家园,我们做的这点儿小事不算什么。”族人笑着接过杭英的背篓,笑着解释。

好吧,都是一些淳朴的人,人家都这样说了,杭英不好多说,只笑了笑,一行人在城门关闭前进城。

一行人很快回到县衙后院门口前的空地上,这时候来卖野柿子和山栗子的人已经走的差不多了,正好售卖徐家人带回来的山货。

“四嫂,你背篓里的山货也要卖吗?”帮杭英背着背篓的人小心翼翼的问。

“这些不必卖,就是一些吃食,没办法保存太长时间。”

有些东西不是不想解释,但也不会去试探人性,只简单的解释了一下,便不再多说,而是让人把背篓放到院子里。杭英自己则去空地场去看徐家族人售卖山货的情况。

这时候余师爷已经开始让衙差点数,山栗子也开始过秤,想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结算,杭英的目光在空地上扫过,发现脆柿子依旧越来越多,看样子今天收购的足有三四万之多,看来青县百姓已经全都知道野柿子能卖银子的事,就是延县的百姓也有很大一部分知道了这个消息。

其实延县的地理情况和青县差不多,大部分都是山地,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极少,只不过延县发现了铁矿,可以给延县县衙增加收益,缓解县令缴纳赋税的问题,只是百姓的情况和青县差不多,依旧很贫穷,现在很多延县百姓摘了野柿子,整个村子的人雇牛车到青县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