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科幻小说 > 避难所:谨慎的我建起一座城 > 第113章 来自海洋的威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绍均今年才30来岁,就干到了区避难所的副主任,虽然不知道其在班子里的具体排名。但毫无疑问是个顶厉害的角色。

要知道,榕城的领导都属于高配,区里的副手,已经是副厅级的干部,何况年龄还只有30来岁,比他提拔速度更快的全国都不多了。

而且,很多底蕴深厚的“青年才俊”,反而不会追求过度的超擢提拔,基层工作经验不足,其实是很影响长远发展的。

李绍均这个位置,就属于一切都刚刚好的那种,职业发展兼顾速度与质量,出挑儿但又不会太过异类,大概率是有着通盘的谋划的。如果不是遇上了突然降临的天灾,他后边的路应该会走的很顺。

对于李绍均,方大宝希望建立相对良好、稳定的联系。现在算是有一个好的开始,双方初步开展了一些合作。只要岚山城发展势头良好,越来越重要,像李绍均这种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大概率都会主动贴上来。

杨伟明的发展就差的远了,内迁前只不过姑苏一个小食品厂的厂长,初来乍到,就被安置到了岚山城。

如果不是岚山城表现出了比较强的技术实力,在一众的普通私人避难所里,还显的比较拔尖,杨伟明跟被流放也差不多了。

也就是沿海城市居民刚刚撤到榕城,情况还处于比较敏感的阶段,面子上总要说的过去,不然很容易引起两个群体的斗争。

再过一段时间,这些外来户如果不能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者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绝大多数人很快就要面临被边缘化的下场。

如果是和平时期,被边缘也就罢了,总会有人失意,有人得意,实在不行,少年宫教小朋友看星星也是个养老的好去处。

现在被边缘,对于这些体制内的人来说,冲锋你在前,撤退你掩护,也许未来就会被填到不知道哪个坑里。

虽然还未必是迫在眉睫的危机,但是他们自己是清楚未来的处境的,也是方大宝拉拢的最好的时机。

事实上,方法宝只是把这个机会给到了杨伟明,他很快就同意了配合,原料是岚山城的,工人是岚山城的。

他手上只有几个没什么背景的管理人员、技术员。这种情况下,股份和话语权之间,未必是画等号的。

杨伟明坦白的跟方大宝讲,只要将原料交给他,岚山城就可以先行提走对应份额的产品,具体的生产、包装、储存,方大宝都不用管,他来处理。

方大宝将手机上的信息转给付小秋,“搞定,老杨还是很懂事的。黑市那边你准备让谁去负责?张魁?”

“张魁自然是要去的,黑市那些门道也只有他比较熟悉,另外我准备叫上阎学文,他在博览园交易市场混过,人面儿比较熟。另外再配几个战斗型的觉醒者看场子。”

博览园避难所虽然被陨石碎片摧毁了,但也并不意味着人就都没了,还是有部分觉醒者,甚至是普通居民撤退到了周边避难所,张魁、闫学文应该都能在黑市上见到不少熟人。

“现在榕城的过江龙也不少,保卫队200人有点偏少,先从安全区的各个避难所里再选300人作为备选吧。我们额外补给他们一份粮食和生活用品,让他们每三天和保卫队合训一次。

特战小队原来的5个人,各自领一个5人小队,组成一个特战中队,还让胡一鸣当队长。他们几个原来的作战服拿给我,我再给他们特别强化一下。”

其实只要在基地范围内,方大宝升级物品是不需要身体接触的,但是总不好搞的太惊悚,更何况这次为了保证几个骨干的安全和威慑力,可能会强化的过分一点。

“保卫队可以直接扩充的,那几个避难所我可以去跟他们谈一下,应该问题不大。”付小秋提出了建议,安全区收容的几个避难所目前和岚山城相处的还不错,每个避难所要几十个人,问题不大。

“倒不是担心这些避难所对我们招人有抵触情绪,我只是想尝试一下这种合作模式。他们也住在岚山城,保卫任务不能只靠我们的人,他们也要担起责任来。

这些人短时间内也很难完全融入保卫队,不如就以双重身份过渡一下,确实表现好的,再吸纳进来,提升待遇。”

“好吧”付小秋觉得方大宝还是有点过于谨慎,但是也没有反对,目前岚山城没有什么明确的外敌,扩充武装力量也是平衡各方力量,展示武力而已。

想到外敌,付下秋问道,“说起来,关于沿海地区内撤的原因,你有没有发现什么消息?”

“有,但是不多。官方给的理由是海平面上升以及预防海洋中可能的威胁。官方在海拔70-100米的一线建立了防线。其他人员后撤到二线或者三线的几个重要城市恢复生产建设。

目前已知的,基本是以五座城市为核心,榕城因为位置原因,承担了比较多的普通居民和工业设施。

海平面上升是大家都看的到的,但是海洋中的威胁却语焉不详。我也通过老杨以及食品厂的几个人打听了下,他们也都不知道具体情况。”

付小秋显得有点担心,方大宝有点好笑,“以前也不怎么见你多么担心将来啊,不一直是过一天算一天么?”

“那时候我就一个人,怎么样也无所谓,现在...“,不知不觉,现在岚山城也有这么多人了,虽然没有拯救世界的心思,但是需要考虑、承担的事情确实也变得更多了。

“你只是不愿意相信,还能是什么呢?一切都说明了,威胁大概率来自海上,很可能是发现了什么变异生物对人类有明确的威胁。

南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不需要撤这么远,更不用在临海一线布置防御。如果是变异病毒的威胁,把人聚集在一起,好处和坏处一样的大。

我让小美黑进了官方的光学卫星系统,可能是精度的原因,暂时没有发现异常变化。但官方既然能下这么大的决心,必然有可靠的信息来源。大概率就是外海舰队或是潜艇在海洋里有什么发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