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十一章

居台地、高筑墙、稻花飘香。

说的就是这里的文明。这里据说是我国发现的第三或第四大史前文明古城,象征着石器时代的终结。

神秘古城。这里是古蜀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天府之根”,其文化脉络如繁星般串联起三星堆的青铜辉煌与金沙的玉器璀璨,却鲜少为人所知。

占地276万平方米,内外双重城墙以斜坡堆筑,高墙深壕抵御洪水与威胁,展现了惊人的社会组织能力。他们引水灌溉,在低洼处开垦稻田,将长江中下游的水稻种植技术引入成都平原,辅以黍粟和家猪饲养,奠定了天府之国农耕文明的根基。2020年,考古学家在此发现碳化稻谷与最早的水稻田遗址,灰黑色的泥土中仍镌刻着先民与自然博弈的智慧。

生活器物以灰白陶为主,喇叭口高领罐、盘口圈足尊上刻满绳纹、水波纹与稻穗纹,既是实用炊具,亦是艺术载体。一件被誉为“天府第一灶”的陶灶,内壁七支丁架起陶锅,半圆灶门烟火缭绕,仿佛能窥见先民围灶而食的场景。更令人惊叹的是象牙制品——2013年,一座首领墓葬中出土的象牙权杖长逾一米,与三星堆金杖形制相似,暗示权力象征的传承;而象牙牌饰、手镯则透露出古蜀人对自然资源的崇拜与精湛工艺。

古城的衰落充满悲壮色彩。考古证据显示,外城墙东北部的古河道曾因洪水改道冲毁城垣,淤泥层中零星散落的陶片,诉说着先民被迫迁徙的无奈。

如同一颗启明星,照亮了川西平原的文明前夜。它没有青铜器的炫目,却以夯土城墙、碳化稻谷和象牙权杖,勾勒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壮阔图景。这片土地的故事,既是古蜀先民与自然共生的史诗,亦是文明薪火相传的见证。

一行八人,六个人睁大双眼看着眼前对于古城的介绍。都是满怀着激动的心情,心里对先辈的智慧充满了敬佩之意。

“那让我们先随便逛逛?”

“好。”异口同声的回答。

所有人都在慢慢的走动,没有任何交谈声,只能听见彼此之间的脚步声。好像约定好的一样,都是怕打扰到这片土地的安宁,

古城的正门,透出威严磅礴的气势。在这里,四千停步不前,直勾勾的看着城墙。突然,四千说了一句。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城墙有点不对劲啊?“

目光全都转向四千,他们是真的没啥感觉。不就是普通的夯土城墙吗,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你们在仔细看一下斜坡的角度?“

角度?角度能有什么特殊的,还是看不出啊。

“别卖关子啦。快说。“陆九川看的都烦了,没事盯着个夯土看,不知道的以为刚从二医院出来的呢?

“我之前一直在研究那个卦象,用了各种方法,都没办法知道其所代表的含义。“

”让你说城墙,你说什么卦象啊,两者有什么关联吗?“

“别着急,听我慢慢给你们解释。“说完用手指着城墙。

“看那边。“

众人随着四千手指的方向看去,那里是夯土基台中心的位置。只听四千的声音慢慢道来。

“我之前没来过这里,不了解情况,但是我刚才看见那里,我就全明白了。这个古城应该用星象来配合卦象解读。按照北斗九星来看,古城对应的是破军星,主开拓,对应的是古城先民“筑城开荒”之举。”

“这都什么和什么啊?说点我们能听懂的。”

“详细的我们回去再说,外边人多耳杂。总之,我知道龙头在哪里了。”

陆九川一听,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没有再继续问。曾坤是完全听不懂,感觉在听天书一样,陈石徐涛也是一知半解的,不明白啥意思。只有刘邦陷入思考状态。

“走,我们先回去。”

除了曾坤白雪俩人对这没兴趣,陆九川也不想普通人牵扯进来。其余人全都聚集在陆九川房间,他们在等四千的解释。

“按照我们对古蜀文明的了解,他们是非常崇拜天文学的。生活的一切都与之息息相关,从他们建造的古城就可以发现。”

“说重点。”

“这就是重点,别急。刚才我注意到夯土基台中心的方位应该是北偏西二十度,而夏至这一天,太阳升起的角度应该是东南一百二十四度,他俩相交就是阴阳交午线,龙头不是我们找不到,而是被藏起来了,每年的夏至就是龙头现身之时,事后龙头会继续隐藏。这应该是古蜀文明的防盗手段。”

众人都是无话可说,这都是什么和什么。怎么联想到一起的,这是人的脑子可以想出来的?

“别说那么多,我们听不明白,按你刚才的说法,我们要等到夏至才能找到具体位置吗?“

陆九川无奈的问,反正他是真的听不懂,也不知道先祖是怎么想到用这个办法留下线索的,就不怕后辈子孙看不懂吗?事实上真的没人看得懂。

事实上的情况是。利用祖训告知河洛图书的位置,在利用卦象先指出大概方向,根据卦象给出的方向找到聚集生活的城池,再根据城池的建造走势,对应天象从而符合卦象,给出古墓开启的时间,最后才是古墓的位置。

只是陆九川他们没有河洛图书,不知道上面刻录的内容,按照推测上面应该是空间位置,他们家族的祖训应该是时间位置,只有两者结合才是具体的方位。

陆九川不得不佩服先祖的智慧,这是一般人能想到的吗?昆仑虚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能让他们这么费劲的建立防盗系统。

再说,按照祖训,这里就不应该被发现,更不允许任何人进入。

经过四千的解释,陆九川明白了,小竹是听的哈欠连天,刘邦在闭目沉思,陈石徐涛两人由于消息不足仍是一头雾水。

“那没有河洛图书,你能找到位置吗?” 陆九川问出关键的问题。

“那个时代没有交通工具。假如要是去往墓地,是不会离自己的城池太远的。“四千回答道。

“你难道忘了老元良说的?就是在这附近的一个瀑布进去的,想必这附近没有多少瀑布。“

刘邦又是关键性的总结,总是那么到位,一针见血。

“老刘,你顺便和他们说一下我们刚才遇到的事。“陆九川对着刘邦说。

说完以后,陆九川拿出电话。他是打算给爷爷打个电话汇报一下他们发现的情况。就出去在走廊里打起电话。

“喂,爷爷。我知道昆仑之虚的地点了,要等夏至入口才会出现。“

“我知道了,你自己注意安全。“

说完电话挂断,很简洁,没有过多的交流。陆九川在走廊里来回踱步。

夏至,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一天,也是北方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过来今天白昼会一天天变短。过了今天太阳直射会回到南回归线上。

夏至,二十四节气第十个。斗指午,太阳黄经九十度。同时也是古时四时八节的节日,这一天会有拜神祭祖的的习俗。

陆九川回来的时候他们在随意的交谈,显然已经聊完正事。

“天色已晚,我们一会一起去吃火锅。我先在说几件事,第一个是明天徐涛陈石你们俩帮忙联系一下附近人,找他们购买一些防水蛭的草木灰,多多益善,钱我来出。第二,四千和老刘分两组去附近的上山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第三个是小竹去准备食物,按照时间来看,到夏至还有27天,要准备足够我们所有人吃几天的食物,未来一段日子我们要在山上度过了。我明天和曾坤去租几台房车,方便山上居住。你们有啥补充的吗?“

说完就看着他们,在等着他们补充。他能想到的目前只有这些。

“没有意见,我们就去吃饭。”

萧山林夏已经放弃了,就连林夏都感觉自己的翻译出错了,要不然这么长时间不会一点线索没有。

五月二十五日,天气晴。

林夏昨晚就返回家中,由于连续几天在山中的寻找,她已经好久没睡过安稳觉了。

昨晚,可能是工作太累了,她梦到了失踪的父亲,还在从事考古发掘工作,她永远天真无邪的跟在父亲的身后,一起做着考古发掘工作。梦中所见的场景永远都是快乐的。

最近发生的事太过奇怪。不只有陆九川有这样的感觉,林夏同样有此同感。她感觉出这里面有她父亲失踪的线索,于是在今天约了老关一起商量一下。

在一个茶楼里,二楼包房,只有老关和林夏在里面。林夏是在慢慢的品着茶,老关在看一个日记本,那是林夏父亲的日记本。

这个日记本林夏看了无数遍,上面都是日常的工作记录,除了那两段特殊话,和普通日记没有任何特殊的区别。只是老关却是第一次看。

等老关看完以后,沉默了片刻问:“你是觉得这两句话和你父亲失踪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