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灵云隐岫觅幽兰 > 第47章 都市王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紧接着便是那神秘而威严的第八殿了。

都市王黄端坐在殿堂之上,掌控着令人胆寒的大热恼大地狱。

这大热恼大地狱深藏于大海底部的正西方,处于沃燋石之下,还有一个别名叫做恼闷锅地狱。

与之前的几座大殿相同,此处同样设置有十六个规模较小的地狱。

这些小地狱乃是专门用来惩处那些犯下不孝父母、违背仁义道德等罪过之人的场所。

当人的生命走到尽头之后,他们的魂魄将会在特定的时间抵达第八殿,接受都市王的严厉审判。

若是有人被认定在世间忤逆不孝,致使自己的父母以及公婆忧愁烦闷、苦恼不堪,那此人便会被打入这大热恼大地狱承受痛苦折磨。

不仅如此,待其在此狱中受尽苦楚之后,还将被发配至十六个小地狱之中继续遭受苦难,直至刑期届满之日,才会被移交至第九殿。

都市王身负重任,主要职责就是对死者生前所犯的罪行进行公正严明的审判。

他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明察秋毫的判断力,能够洞悉众生在阳世之间的一举一动。

无论是善举还是恶行,都难逃他的法眼。

正因如此,每一名罪犯都会得到与其罪责相符的惩罚,绝无半点偏袒或姑息。

相传,都市王其名字来源于死者群集于此,犹如城都之市,故称“都市王”。

据传,都市王的前世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黄中庸。

他才华横溢,协助司马光撰写了《资治通鉴》。

历任多种官职,后因党争被贬,拒绝降职而辞官回乡。

蔡京倒台后朝廷重新起用他,但命令到来时他已去世,宋徽宗追赠谥号“文正”。

黄中庸去世后,因其功德显着,玉帝敕封他为阎罗第八殿都市王。

都市王头戴一顶青筠瑞兽衮冕,那冕冠以坚硬而珍贵的青黑色檀木作为骨架,精心雕琢而成。

其上缀连着九串温润的青玉旒珠,每一串都由精致的鎏金竹节巧妙地间隔开来。

当他行动之时,这些青玉旒珠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宛如泉水滴落般的泠泠声响。

冠顶之上,一块色泽鲜艳的青金石綖板格外引人注目。

其表面浮雕着栩栩如生的竹枝纹路,仿佛微风拂过时会轻轻摇曳。

而在綖板的两侧,则有两只威风凛凛的麒麟匐伏于此。

它们口中紧紧衔住垂旒,那威严的姿态暗合了“镇邪断狱”之意,令人望而生畏。

都市王身着一袭青竹瑞兽袍,这袍子乃是以深海鲛绡与青金纱混合纺织而成,其质地柔软光滑,却又不失坚韧。

墨色的竹节纹从领口一直延伸到衣裾,如同墨汁在宣纸上晕染开一般自然流畅。

而衣摆之处,则绣满了密密麻麻的墨色竹节纹,并间或点缀着几缕鎏金祥云图案。

不仅彰显了其尊贵身份,更蕴含着“刚柔并济”的审判之道。

在幽冥那微弱而幽暗的光芒映照之下,整件袍子闪烁着冷冽的光泽,仿佛散发着一股神秘而强大的气息。

仔细观察便能发现,那些竹节处竟然还暗藏着点点磷粉。

每当幽冥暗光轻轻拂过,这些磷粉便会微微亮起,于黑暗之中若隐若现。

就好似鬼火在摇曳的竹影之间穿梭游动,给人一种如梦似幻之感。

袍子的胸前,一对麒麟首尾相衔,形象逼真。

麒麟的双目乃是用赤红的玉石精心打造而成,在微光下散发出摄人心魄的光芒。

它们锋利的爪子牢牢擒握着一卷断罪书卷。

仿佛随时准备对世间的罪恶展开严厉的裁决,此景寓意着“明辨善恶,严惩不贷”。

而在袍子的背部,则是以纤细的银线绣制出一幅百节青竹图。

每一节竹子都显得挺拔笔直,其间还镶嵌着细碎的美玉,象征着“刚正不阿,节节高升”之意。

广袖垂地,袖口暗纹若倒悬锁链,象征束缚罪恶。

周身环绕幽蓝鬼火,竹纹与瑞兽在火光中若隐若现,衣袍随步伐翻涌如青浪,恍若地狱深渊中破土而出的审判之神。

他身形修长如修竹,面若冠玉,威严中透着森冷。

眉骨处青竹状胎记自额角蜿蜒至耳畔,传言是生前惩戒恶徒时留下的伤痕,更添几分凌厉。

目若寒潭映月,温和中透出洞彻幽冥的清冽。

唇色淡绯似忘川彼岸花开,笑意若春风化雪,却在审视罪魂时凝结成冰。

举手投足间青袍翻涌如浪,腰间束带以墨玉竹节扣固定,缀有九枚青铜铃。

足蹬青竹纹皂靴,靴尖翘起如利刃,踏过之处幽冥鬼火自动避让。

碎玉轻响,铃声如鬼泣,震慑邪祟。

左手执判生死簿,人皮鞣制封面泛着暗红血光。

右手握竹节判官笔,笔尖蘸取忘川水,专勾恶人魂魄,善恶分明。

平素静坐碧真宫,碧真宫穹顶青金石砖映着九幽寒光,三十六根墨玉柱撑起整座殿宇。

柱身浮雕百鬼朝幽图,檐角悬挂的青铜风铃与冕后玉铃遥相呼应。

案前青铜博山炉中焚着千年竹根香,烟气缭绕间批阅案卷,竹影婆娑映于素白纱幔,恍若置身人间竹林。

然惩戒罪魂时,青袍鼓荡如怒涛,瑞兽刺绣骤然狰目,判官笔落处血光四溅,罪人哀嚎声中仍存悲悯:“愿尔轮回后,竹报平安时。”

第八殿碧真宫以青竹为骨、麒麟为魂,刚柔并济间彰显“以仁心行霹雳”的审判之道融入血脉。

三十六重殿檐层层叠叠如竹节攀升,暗合九重天律;殿前忘川水化作青玉阶,每级台阶皆刻往生咒文。

竹节丈量善恶,瑞兽镇守阴阳,衮冕承载天地纲纪。

而那眉间青竹胎记,恰似地狱深渊中唯一的生机——惩戒非为毁灭,实为唤醒迷途者心中未泯的善念。

碧真宫檐角铜铃昼夜鸣响,与九幽深处的黄泉涛声交织成曲,谱写出最残酷也最慈悲的幽冥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