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栩这次出去,主要还有个任务,就去了解市场上现在猪仔的价格,顺便再看看有什么新奇的玩意儿带回来倒腾一下。

王栩准备出发,拿好袋子顾汐睡眼朦胧的出屋:“你这么早就要走啦?”

王栩刚还在舍不得,想再看看小丫头,又不忍心吵醒,结果自己出来了:“嗯早点出发,早去早回,吵醒你了嘛?回去接着睡,我走了。”

顾汐让他等一下,回屋拿了一袋饼干和糖:“这个给你,带在路上,饿的时候吃,或者要没精神了吃颗糖,醒醒神。路上注意安全哦。”

王栩接过饼干,心里暖暖的:就冲着这一点,平时虐我千百遍,我依然甘之如饴。

王栩忍不住上前,抱住了顾汐:“我走了,一个人在家注意安全,快回屋,就穿这么点,会着凉的。”

顾汐直到这一刻,感觉到了一种不舍:“嗯,一路平安,早点回来。”

恋恋不舍的分开,王栩转身就要出门,顾汐离开了温暖的怀抱,感受到了一阵冷风吹来,心下一动,脱口而出:“王栩,等这里下起第一场雪的时候,我就答应你。”

王栩猛的回头,以为自己理解错了:“你说什么?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吗?”

顾汐笑眯眯的:“好话不说第二遍,好冷,我要回去睡了,你骑自行车去啊。”

王栩整个人飘飘然,一脸傻笑,自行车踩的也毫不费力,像踩棉花,一身牛劲。

师傅还是第一次看他这样笑,毛骨悚然:“你干什么?中邪了?”

王栩不回,只是一味的傻笑,半晌没头没脑的问了句:“今天会下雪吗?明天会下雪吗?哪天会下雪啊?”

师傅真想把他一脚踢下车:“发什么神经,脑袋被门夹过啦?这天刚开始冷,最起码过半个月才会下雪。”

王栩叹了口气:“还要半个月啊?明天为什么不下雪?”

师傅已经不想和神经病说话了:“到了北京,我一定要去医院给你挂个号看看脑子。”

顾汐第一天在家还怪想念的,第二天开始投入到居委会的工作之中,就变得忙碌起来了。

居委会刚成立,几位成员以及村长和书记进行了第一次会议,想在村里办个学校,可村长愁眉苦脸的是:“现在预算吃紧啊,又要办养猪场,还有居委会发工资,村里没有这么多钱去再创办学校了。”

顾汐也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有这个想法,具体的实施还需要从长计议。

现在我只是打算,村委会空着,想让孩子分批到村委会上课,早上小学两小时,下午初中两小时,再高中两小时。”

村长点燃了一支烟:“没这么容易啊,家长不爱让孩子上学,孩子也算是一份劳动力,上学还要付学费。”

顾汐用后世的方法琢磨了一下:“先科普一下读书的重要性,就拿这次面试举例,现在只是限制初中,将来差不多了就会上抬到高中。

村里再想点额外的收入办法,用这收入来供孩子读书,孤老养老,妇女权益等等。

我举个例子,下乡之前,我在上海买了羽绒背心。是上海知青到江西开展的水禽养殖,在1972年正式开启了羽绒服生产。

我们也可以从长计议,办学校也不可能是容易的事情,开始肯定是小规模的,等人多了附近的村就都能来了。

接着是孤老的养老问题,要分成可以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能自理的三天上门帮忙打扫下卫生,不能自理的,可能就要每天去照看一下了。”

常茹听了特别支持:“我觉得特别好,万事开头难,但只要跨出第一步,就是成功了一半。

我经常帮人照看孩子和照看老人,有时候真的力不从心,我个人的力量是很微弱的,但如果村里有安排,安排人去做,真的会更团结更美好。”

吴悦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我之前是在镇上工作,镇上的工作如果要升职都是讲究文凭的。

小学和初中就是学徒,每个月5-8块钱,初中到高中的就可以考试成为技工,哪怕开后门也需要文凭的。

所以读书特别重要,知识改变命运很难,但如果没有知识,那就连改变的机会都没有。”

吴耀直接下了决定:“明天广播里面,通知一下上学报名的孩子,记录一下,还有哪些孩子没报名,一个个家访。”

常茹也开口:“我们几个需要每家每户都认识一下,好让你们了解每一家的基本情况,今后可以更快地处理问题。”

顾汐也正有此意:“那麻烦常婶帮忙带带我们了。”

常茹笑着说:“叫常姐,显得年轻。”

接下来的三天,几人都在拜访村民,笑的脸都僵了,晚上就去林绫这里蹭饭。

“你家栩老大走三天了,你怎么感觉一点都不想他啊?每天忙的见不着人,还好我可没来居委会。”

顾汐其实挺想念王栩的,这时候也没个电话,也没个微信可以联系,都不知道他到哪里了,事情办得如何。

“哎,过几天就回来了,有什么可想的。”

顾汐回家正巧看到隔壁姚翠莲侄子姚周正来了,拿着不少东西,看到顾汐又想起上次挨打,腿又隐隐作痛。

“你还没搬走啊?你到底看上王栩什么了?凶神恶煞的。”

顾汐从他身边走过,都懒得搭理,现在是居委会成员,不能动不动就喊打喊杀,有偶像包袱了。

姚周正看她爱搭不理的样子,又气的:“怎么有这种人,冥顽不灵。不过婶子,我这次来是有事问你,前几周我在镇上遇到个姑娘,长得不错,后来聊天发现是你们村的知青,叫刘秀妮,你帮我去打听打听呗。”

姚翠花一听:“你总算有喜欢的姑娘啦,一会儿吃完饭,我就帮你问,你今天就住这呗,让旺娣把房间让出来,她跟她奶奶住一间就可以了。”

姚周正也没想回去,其实偷偷摸摸约了刘秀妮晚上见面,但没告诉别人,以免打草惊蛇,传出点流言蜚语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