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同志可能是知道他是从四九城来,特意包了最好的肉包子招待他。
这包子恐怕是这位老乡节衣缩食省下的。
看来村里人并不像他想的那么差,至少不全是坏人。
“拉队长,这是新来的?”
二毛笑嘻嘻地上前:“听说来了个大学问家,厉害得很!教咱们娃肯定厉害!”
“人家教大学生的,教小孩子怕是不行,小孩听不懂。”
“哦,也是。”
话音未落,二毛突然想起什么:“先不说了,该上课了!”
说着,他拿起棍子敲着瓷盆喊道:“上课啦!别窝家里,都去上课啦!”
二毛连喊几声,村里各家各户的门纷纷打开,几十个孩子涌出来,向远处跑去。
辛琇晶拿着本子走出门对薛成远说:“东西在锅里,热着呢,快回去吃吧!”
“好,你先上课吧!”
这边薛成远带鲁定往老队长家走,今晚老队长帮忙安排住处。
“你们村还开课?”
鲁定惊讶地问,“教孩子们啥呢?”
如今城里课程都减少了,这小山村才多少人,家家户户却让孩子去上学,真让人佩服!
“语文数学,从头开始教。”
“老队长,东西先放你家?我去帮辛琇晶收拾东西搬到我那儿去。”
“行。”
放下东西,薛成远回家。
鲁定站在老队长家外疑惑地说:“不是说你们山里穷吗?怎么还养着鸡鸭鹅这么多?谁让养的?”
“还有这些狗也能养活?”
“不是随便养的,哪会缺那一口吃的。”
老队长喊鲁定进门:\"咱们这儿条件有限,对外都说很穷,你到了这里也要这样说,让人觉得你过得不好。
\"
\"可刚才那个小同志给我包的呢?\"
\"哦,他家今天做了大包子,蒸得多,你没来时,我们两个吃了好几个。
\"
\"早上吃肉馅的?还是白面实心的?\"鲁定越想越惊。
这不是山村吗?怎么比我在城里吃得好?
\"你说成远啊?他家顿顿都有肉,家里还有成缸的咸鸭蛋,鸭子大鹅比我家多。
\"
老队长对鲁定说:\"让他先收拾屋子给你住,回头需要什么锅碗瓢盆的,我从这边拿,他那边的都给他送回去。
\"
\"吃的方面,屯里会给你分些,刚秋收不久,够吃的。
\"
\"回头看看鸡蛋鸭蛋啥的,拿些给你,自己省着点,不能总靠我们,劳动最光荣。
\"
\"还有,本来计划让成远抓来的野猪,让你先养着,上面来检查也算有个劳作的证明。
\"
\"等养肥了过年宰了,到时候给你也分几斤,过个好年。
\"
鲁定听得晕乎乎的,这不是什么穷山村吗?
这不是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的地方吗?每天三顿都有肉。
多少人家一年吃不上几次肉,这里家家养鸡鸭鹅,屯里还有野猪,过年还分肉。
这是《桃花源记》里的世外桃源吗?还是在做梦?
鲁定感觉脑袋一片混乱,最后只能认为自己到了一个特别的地方。
这里村民的生活,似乎比城里工薪阶层还舒坦!
\"鲁同志!鲁同志!\"
老队长见鲁定愣神,好奇问:\"咋啦?快进屋坐着,让人先给你做口饭,喝点水,别噎着。
\"
鲁定回过神连忙答谢:\"好的,谢谢。
\"
\"真没想到,咱们王家屯的同志们生活得如此好,太让人惊讶了。
\"
\"以前没这么好,只能说是不挨饿。
\"
\"后来成远来了,屯里渐渐变好了。
\"
老队长回想过去的日子和如今的生活,确实与薛成远密不可分。
而且薛成远和动物的关系,真是全屯人都羡慕的。
看看他家的狗,简直是全屯狗的首领。
他家的鸡鸭鹅,就是屯里鸡鸭鹅的老大。
连屯里的骡子现在都听他的,这么多年不如他来这一阵管用。
总之,薛成远家的东西,样样都是上好的。
\"这同志真是个人物。
\"鲁定对薛成远的兴趣越来越浓。
下乡知青他不是不了解,但跟薛成远比差得太远。
想到薛成远在王家屯的声望,自己作为同为四九城人,应该不会像其他知青一样经历太多苦难。
他自己都没察觉,心理已悄然变化。
\"没错!\"老队长放下东西,\"你先坐会儿,我去那边看看,等会带你去看看猪圈。
\"
\"行。
\"
此时薛成远替换了辛琇晶上课,让辛琇晶去整理房间。
\"薛老师,上次您说要教的鸡兔同笼问题,能教教吗?\"王桂英举手被叫起,站起来问薛成远。
\"再等等,回头专门教你。
\"
薛成远从讲台上走下来,轻轻拍了拍那个小姑娘的头,“咱们这堂课面向的是整个班级,需要考虑到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
王桂英提到的关于鸡和兔子腿的数学题,其实是薛成远之前随口一说的趣事,如果再深入学些时日,他打算给学生们布置一些更有难度的内容,却不想王桂英记在心里了。
实际上,这就是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但对于这些来自山区的小孩而言,实在太难了。
他们的基础知识才学了半年多,即便再勤奋也难以达到这样的高度。
“明白了!”
听见薛成远如此解释,王桂英乖乖坐回座位,将双手放在桌上摆正姿势。
如今,教室里的每个孩子面前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书桌,可用于书写以及完成数学题目。
为了制作这些桌子,经验丰富的老木匠耗费了大半年的时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拥有一张。
在此期间,老木匠未曾接取任何别的工作。
若非每家每户有适龄儿童上学的家庭都送来物资帮助老木匠维持生计,那段日子恐怕会更加艰难。
待到薛成远上午的数学课结束并布置完家庭作业后,孩子们纷纷挥手告别,飞快地跑出教室。
“你是谁?”
小毛蛋盯着鲁定,好奇地询问:“我怎么从未见过你?”“他是今天刚到的爷爷,你上课时难道忘了吗?”
王桂英最后一个走出教室,看着鲁定说道:“老爷爷,您也是来听薛老师授课的吗?”
“没错,没错!”
鲁定望着眼前的孩子们,心情顿时愉快起来。
他的孙子孙女也大致处于同样的年龄段,并且都已经开始上学了。
倘若他依旧留在城里的话,或许还能每日见到他们,而今……
“我们老师说过,只要愿意学习,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以参与!”“我父亲与黄叔时常和我们一起听课呢!”
“真的吗?那我去问问我们的老师是否接纳新学员,顺便回去吃顿饭。”
鲁定等孩子们全都离开后,步入屋内,环视坐在教室中的薛成远:“薛成远同志,为何还不离去?”
“在等你啊,不是说要来上课吗?这不是特意为你开设小型课程,否则哪里有空闲?”
“哈哈!”
鲁定听了笑出声来:“如此麻烦,专为我一人开课,实在不敢当!”说着,他环顾四周,发现墙壁里隐约可见麦秆。
没有讲台,虽然地面经过平整处理,但因长时间踩踏,明显显现出凹陷之处。
整间房舍前上方悬挂着一幅画像,两侧书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字样。
这八个字,薛成远原本想稍作改动,使其更贴合当前的时代背景。
然而思虑再三,考虑到学生的识字能力,觉得这八个字最为易懂,便放弃了修改的想法。
“真是太好了,城里的某些学校已经停止教学了,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看到这般景象。”
“我的那些学生,此刻也已前往乡下,有些可惜浪费了人才。”“人才嘛,经历过磨练,在哪里都会闪耀光芒,你不必担忧。”
薛成远注视着鲁定:“还未请教,您是哪所大学的教授?”
“四九城大学。”
“那可厉害了,那可是一所优质学府。”
“今年夏天末尾,工农兵大学不是已经开始招生了吗?为何你到现在十月中旬才过来?”
“我教授的是语言类课程,目前看来似乎没什么大用途。”
鲁定说完摇摇头:“罢了,还是别提了,说得再多也是无益,既然来了就随缘吧。”
“我已经和你们村的王队长商议妥当,待会他会教我养猪,等到过年时杀猪,我也能好好品尝猪肉滋味。”
“行啊,这个主意不错,至少身体健朗,活得踏实,总有机会的。”
“一定会有转机的。”
一番交谈后,薛成远得知鲁定是从北方留学归国的,这让他更加理解其中的原因。
\"在这山里光养猪也不是长久之计,顺便你也教教我俄语,我能听懂一点,但不太会说也不会写。
\"
\"你竟然会俄语?\"
鲁定越发觉得惊讶,上下打量着薛成远:\"你家...\"
\"没错,和你想的一样。
\"
\"难怪你会跑到这山里来。
\"
鲁定接着说道:\"那么刚才那位女同志,应该也和你差不多吧?\"
...
\"没事谁会来这里。
\"
这下鲁定觉得自己找到了组织,大家都是一个类型的,这样就好相处多了。
他们都是四九城来的,还会俄语。
两人有了三重共同点,那是相当契合。
\"成远!吃饭啦!\"
\"来了!\"
薛成远站起来:\"要不要到我家吃点?\"
\"不用了,你吃就行,我待会要去王队长家吃点,下午整理东西,准备去学养猪。
\"
\"你适应得挺快啊,那我就先回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