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 第92章 听口音是本地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元嗣虽然看不得赵纬纶那个装逼的样子,不过不得不佩服他的思维能力。

说人话就是他说的是对的。

虽说他早知道历史上方腊的结局,不过还是不太放心。

毕竟见识了高太尉的指挥水平,他已经不对童枢密抱有太大的希望。

刘十三待众人解散,神神秘秘的说道:“阿哥,我和你说个体己话……”

杨元嗣很少看他有如此认真的态度,也严肃起来,问道:“有话就说,什么事?”

刘十三黑脸涨得通红,他努力的斟酌字句,“阿哥你都二十岁了,不娶老婆也不逛妓院,又生的如此俊俏,外面都传你不喜欢女人……”

元嗣瞪大双眼,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刘十三又道:“大哥,我是了解你的,要不我们一起逛一下万花楼吧,省的别人乱说……”

“滚你妈的蛋!”杨元嗣一脚将他踢了四五个跟斗,“再乱说我割了你舌头!”

刘十三站起来,拍了拍屁股,说道:“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等刘十三骂骂咧咧的走了,元嗣眼前莫名浮现出了赵金儿的身影。

前世他是个十足的屌丝,女朋友最后关头离他而去,可以算是毫无情义。

现在他的财富地位,跟以前的销售员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么说吧,要是现在杨元嗣要挑选女人,队伍能从登州排到沙门岛。

往往世上的事情就是如此,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就越是没有吸引力。

杨元嗣现在除了赵金儿对别的女人还真提不起兴趣来。

不过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做大宋的驸马,也没有什么前途吧?

杨指挥使陷入了左右为难当中,好似明天就能做驸马一般……

一声咳嗽将他从幻境中惊醒,梁红玉正似笑非笑的看他。

杨元嗣急忙整理了下衣服,问道:“你来干什么?”

梁红玉笑道:“阿哥你刚才想什么呢?”

“没什么,没什么……”元嗣反而有些心虚。

梁红玉正色道:“我听人说,朝廷终于要向方腊用兵了? ”

元嗣不知道她突然提起这个来是什么意思,肯定是韩世忠多嘴,将这些告诉了她。

“等入冬之后,童枢密就亲提大军南下,一举荡平敌寇!”

梁红玉听了,点了点头,问道:“提说阿哥遇到难处了?”

杨元嗣一五一十的将赵纬纶的话说了,叹了一口气。

梁红玉捂着嘴笑道:“你也太笨了,忘了我是哪里人?”

杨元嗣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确实是自己失误了,这不是个本地人。

只是她虽然武艺也不错,毕竟是个女流之辈,又没有江湖经验,元嗣不太放心。

梁红玉仿佛看透了他得心思,语重心长的说道:“我知道阿哥担心我,可是想想我的父兄,一半死在方腊手里,一半死在朝廷手里,我要报仇!”

她一边说着,一边流下泪来。

杨元嗣手足无措,还是第一次看见她露出如此脆弱的神态。

只是元嗣忘记了,再五大三粗的姑娘,那也是姑娘啊。

半年时间经历过了从大户人家的小姐到破人亡,她的承受能力已经算是不错了。

元嗣站起身来,本来打算抱一抱她,手伸到一半就发现这身板也太过于厚实,就改为握手。

元嗣拉着她的手,拍着她的肩膀说道:“阿哥是担心你,现在你只剩了我一个亲人,我不关心你,谁关心?”

梁红玉也不是那种小女人态的人,擦了眼泪说道:“我父亲和祖父还有旧部在杭州城里,要是征讨方腊的话,他们都能派上用场。”

杨元嗣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有需要,肯定跟她明说。

等梁红玉走了以后,杨元嗣心想区区一个方腊也不至于寝食难安。

厨房里做了一条好羊腿,元嗣找了一坛子老酒,有滋有味的吃喝了起来。

还没等喝三杯,花荣又鬼头鬼脑的走了进来。

元嗣叹了一口气,说道:“拿一双筷子,一起吃。”

花荣大吃一惊,连忙道不敢。

元嗣本来心情就不好,怒骂道:“不敢你娘的蛋,快吃!”

花荣听他骂的难听,心里却是十分受用,也拿筷子吃了几口。

他看元嗣不似做伪,胆子逐渐也大了起来,给自己也倒了一碗酒,又给元嗣满上。

元嗣端起酒碗,示意他一起喝,两人碰了一杯,一饮而尽。

花荣看着他,欲言又止。

元嗣也不说话,示意他吃喝,不到一盏茶,两人将一条羊腿,一大坛子酒都喝了出来。

酒足饭饱后,侍卫又端上来了两杯茶,花宋喝了一口,眼看天色将晚,也不再啰嗦。

他开口说道:“小西斯,泡煞句。”

杨元嗣以为这家伙喝多了,开始说胡话,说道:“你喝多了就回去睡觉,再来消遣我,小心军棍伺候。”

花荣急忙:“指挥使误会了,我刚才说的是小傻瓜,糊涂蛋的意思!”

元嗣一听更怒,这小子今天是吃错药了,敢用暗语骂我?

花荣看他脸色,知道自己越解释越乱,急忙喊道:“这是杭州话,杭州话!”

元嗣收回拳头想了想,转怒为喜,问道:“你怎么会说杭州话?”

花荣笑道:“好叫指挥使得知,小人不光会杭州话,各地方言,无不精通,就算吐蕃和番邦语言也略知一二。”

杨元嗣心中暗暗称奇,这他妈是个人才啊。

原来这花荣从小随着师父学艺卖艺,云游四海,吃尽了苦头,饱尝人间冷暖。

他从辽国到大理,从海边到吐蕃西夏,都游历过。

本人心思细腻,头脑聪明,出了一身武艺和箭术,还学会了各地方言风俗,算是北宋一等聪明伶俐的人物。

等师父死后,他自己孤苦无依,这种出身的人,连贱籍都不如,想出人头地只能靠着自己的本事投身绿林。

本来打算投靠宋江,在江湖上混出一点儿名堂,想不到自己时运不济,刚上梁山就开始下山。

后来因缘际会,投到了元嗣门子,正想着找到机会施展拳脚。

想不到机会这就来了,他听宋江和卢进义提到今天的会议内容,心想自己的机会来了。

本来他应该将这个想法告诉宋江,再由宋江呈上。

不过他现在是越看宋江越不顺眼,索性自己亲自来找元嗣。

他这一把真是赌对了,元嗣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他刚好能够提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