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三线情怀 > 第164章 升迁3河水变得暴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连绵的雨幕像一张灰色巨网,将整个厂区笼罩了整整一昼夜。

女儿河像是被唤醒了沉睡的兽性,浑浊的浪头裹挟着枯枝败叶翻涌,原本温顺的河面如今波涛汹涌。

向阳街桥下的河水几次试图冲破河道的束缚,浑浊的洪流漫过堤岸,在街道上蜿蜒成暗黄色的支流。

李风顺特意跑到河边查看,浑浊的水面早已淹没了河底那块标志性的石嘴岩,他第二天便匆匆跑去团结街,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周山。

雨在星期四依旧下个不停。

午前,检查组与厂领导召开会议,高度肯定了徐志海的工作成果。

午饭后,工厂派车将检查组送回城里,他们即将奔赴下一个单位进行检查。

午后,天空虽然依旧阴沉,但雨势稍歇。

周山按捺不住好奇心,跑到团结街的沟边观察水情。

沟里的河水汹涌澎湃,几个小岔流也都满溢,浑浊的水流相互冲击,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周山想起老师曾说 “大河有水小河满”,此刻望着眼前的景象,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夜幕降临,正当周山伏案写暑假作业时,暴雨再次倾盆而下。

他兴致勃勃地向家人讲述下午看水的见闻,周伟皱着眉头接过话茬:“这么大的雨,山坡上的地怕是要遭灾了。”

父亲周贵玺神色凝重地放下手中的茶杯:“地没了还能再种,人要是没了可就什么都没了。记住,河水湍急的时候,谁都不许冒险过河!”

与周家不同,马保华却为自家的庄稼地愁眉不展。

他家房前屋后的庄稼因地势较高,倒也长得茂盛,偶有积水,老伴也能及时处理。

但砖瓦厂附近的自留地却成了他的心病,积水在地里越积越深,再不排掉,庄稼就要被淹死了。

晚饭后,他无奈地带着二儿子马明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沟里排水。

而在地势低洼的水源地,情况更加危急。

通往村里的道路已被洪水冲得支离破碎,魏秋元和裴凤霞被困家中。

原本干涸的小河如今变成了咆哮的洪流,浑浊的河水漫过堤岸,将整个村子都浸泡在一片汪洋之中。

裴凤霞的胸口不时传来阵阵剧痛,不知是因为担忧还是旧疾复发。

魏秋元心急如焚,再三追问下才得知岳母家有治疗心脏病的心痛定片。

看着妻子苍白的脸色,魏秋元二话不说披上雨衣,冲进了滂沱大雨中。

平日里干涸的小沟如今已变成汹涌的河道,他找了根木棍试探水深,确认安全后,毅然脱下雨衣挂在树枝上,咬着牙踏入没过腰际的冰冷河水中。

等他好不容易到达丈母娘家时,浑身早已湿透。

丈母娘心疼女婿,不仅给了药,还特意用油纸包了些自家种的菜。

返程时,魏秋元高举着油纸包,在湍急的水流中艰难跋涉,终于平安回到家中。

裴凤霞看着浑身湿透的丈夫,眼眶瞬间红了。

她急忙下炕拿来干毛巾,魏秋元将油纸包放在锅盖上,接过毛巾简单擦拭了几下。

裴凤霞打开油纸包放好菜,又拿着药回到里屋,从炕柜里翻出丈夫的干净衣物:“快把湿衣服换了。”

魏秋元一边换衣服,一边催促妻子赶紧吃药。

裴凤霞倒了碗热水,缓缓将药片送入口中,过了一会儿,苍白的脸色终于恢复了些许血色。

雨断断续续地下了好几天,到了星期日傍晚,雨势突然变得更加猛烈。

马保华顾不上休息,又带着二儿子去砖瓦厂的庄稼地清理水沟。

而在干部楼里,李文化听着窗外越来越急促的雨声,不禁想起建厂初期那场可怕的泥石流。

他走到楼下,站在楼梯口望着倾盆大雨,眉头紧锁。

袁国岭也因不安走下楼来,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担忧。

“当年那场泥石流,就是这样的暴雨。” 李文化声音低沉地说。

袁国岭点点头,神色凝重:“得赶紧找徐厂长商量,万一真出了事,后果不堪设想。”

两人快步上楼找到徐志海和宋东方,将心中的担忧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徐志海听完,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 建厂初期那场泥石流带来的惨痛教训,至今仍历历在目。

他立刻召集所有厂领导开会,经过紧急磋商,最终做出决定:

一是要求各车间科室领导带头汛期值班;

二是从现在起,每天由厂领导划片检查指导防汛工作。

徐志海主动请缨负责厂区的防汛工作,并安排蔡淑志与杨小东配合;

宋东方和江志华就近在胜利街巡查;

刘玉与纪广才负责后勤等厂外单位;

刘忠臣和刘长明前往团结街;

袁国岭与安合英则负责向阳街。

会上,李文化主动要求参与防汛工作,却被徐志海婉拒:“李师傅,您年纪大了,还是留在家里坐镇吧。有情况我们随时向您汇报。”

会后,宋东方和江志华迅速行动起来。

宋东方负责联系刘长明和杨小东安排车辆,江志华则挨个给车间科室领导打电话布置任务。

很快,江志华带来好消息:多数车间及科室领导已经坚守在工作岗位,尤其是蔡淑志带领的生产科,全员到岗。

不多时,三辆小车和五辆解放货车整齐地停在干部楼下。

徐志海和杨小东率先乘车出发;

宋东方担心路上积水严重,选择乘坐解放车与江志华紧随其后;

刘玉和纪广才也乘坐解放车出发;

刘忠臣和刘长明乘坐小车前往团结街。

然而,当袁国岭准备喊安合英出发时,却听到对方一脸痛苦地说:“可能肚子进凉风了,突然痛得厉害,我实在去不了,得请个假。”

袁国岭气得脸色铁青,回到楼梯口时还在不停地抱怨:“关键时刻掉链子,这算什么事!”

一直站在旁边的李文化二话不说,主动请缨:“我跟你去!”

就这样,袁国岭和李文化乘坐解放车驶向向阳街。

当他们到达向阳街家属区时,雨势愈发猛烈,路上的积水已经没过车轮。

司机将车停在五、六楼中间,面露难色:“领导,水太深了,车开不进去了。”

袁国岭指着两楼间的上坡路果断下令:“拐上去!”

车子艰难地开到平房区,在坡道上停了下来。

司机打开大灯,无奈地说:“前面的路太窄,解放车根本进不去。”

袁国岭知道情况紧急,顾不上多想,与李文化冒雨下车,沿着平房前狭窄泥泞的小路向沟里走去。

暴雨如注,豆大的雨点砸在身上生疼,手电筒的光束在雨幕中显得微弱无力。

地上的石子随着水流横冲直撞,不时砸在他们的腿上。

越往里走,两人的心就提得越高。

袁国岭凑到李文化耳边大声喊道:“情况不妙!必须让最里面的住户今晚就搬出来!那些山一旦滑坡,后果不堪设想!”

李文化大声回应:“我明白!”

袁国岭又大声喊道:“我去通知 1 号楼的住户,你负责 1、2 号平房!快!”

两人迅速分开,消失在茫茫雨幕中。

此刻的三线厂区,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而所有人都不知道,这场暴雨还会带来怎样的危机……

与此同时,周山正躺在炕上,借着昏暗的灯光,入神地看着从吴权家借来的书:

“一个长着乱蓬蓬的红头发的男孩,年纪比保尔稍大一点,在两个大茶炉跟前忙碌着。洗家什的大木盆里盛着开水。满屋子雾气腾腾的。保尔刚进来,连女工们的脸都看不清。他站在那里,不知该干什么,甚至不知道站在哪里好……”

周伟好奇地爬过来,看了看书页说:“看懂了吗?看不懂就别浪费时间了,咱俩下军棋吧!”

周山恋恋不舍地合上书,在书页的左角轻轻折了个小边,小心地放进书包,然后和哥哥摆开了军棋。

周山跟着吴权学了好一阵子军棋,而周伟则是在运输队看别人玩时现学的。

前几天去城里办事,周伟特意在县供销社买了副军棋。

其实,他今天拿出军棋,就是想向弟弟请教。

没想到第一局周山就输了,不服气的他紧接着又下了第二局,结果还是败下阵来。

周伟得意地说:“你也就嘴上厉害,真动手就不行了!”

周山的脸涨得通红,他一把推开眼前的棋子,爬到窗台边,看着窗外肆虐的暴雨。

此刻的他还不知道,在这场暴雨中,厂区正经历着怎样的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