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1980年我回来了 > 第114章 蒯震山的往事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蒯头虽然有些迷糊,但他的神智依然清醒,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刚才施展的治疗手法是多么的严峻与耗力。他迅速指示孟猎手,将他扶到了隔壁的房间进行休息,以便能够恢复体力。同时,他语气坚定地叮嘱在场的众人:“暂时不要动沈梦石身上的银针,待我休息一会儿后,自会取下银针。”听到这番话,众人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暗暗感激老蒯头的细心与负责任,纷纷点头称是,静静地等待着他的恢复,心中也默默祈祷着沈梦石能够度过难关。

此时,虽然屋内的气氛依旧紧绷,透着一丝危机,但每个人心底也多了几分期待与好奇。老蒯头那一系列高超的操作,不禁让这些年轻人感到震撼,简直就像是传说中的神医般。他们中有些人虽然见过一些医疗相关的场景,但眼前老蒯头的表现却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充满了神秘色彩。尤其是当九根银针流畅而精准地插入沈梦石身上的那一刻,更是让他们感到一种难以形容的敬畏与兴奋。

年轻人们交换着彼此的眼神,低声讨论着老蒯头的技艺,纷纷感慨这老头的医术仿佛是来自于某种失传的古老秘术,蕴含着深邃的智慧与力量。在此时,众人虽然心中紧张,却又不禁对沈梦石的康复燃起了一丝希望。

半个小时后,老蒯头稳稳地走了进来,虽然他的步伐在行走间显得尚且平稳,但苍白的面色依然清楚地揭示出,刚才经历的巨大体力消耗还未完全恢复。来到沈梦石的身前,他先是仔细打量了一下沈梦石的脸色,随后伸出手为他把了把脉,接着又轻轻地摸了摸他身上的经脉,仿佛在确认每一个细节。几番检查之后,老蒯头终于重重松了一口气,面露欣慰神情,缓缓说道:“总算是把最重要的步骤解决了,剩下的就靠药物治疗了。”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自信,似乎满怀骄傲。接着,老蒯头继续说道:“这小子的气运还真是不一般,能遇到我,世间能治好他病的人估计是没有几个喽!”他略带戏谑的语气中,流露出一股对自己医术的自豪感与傲然。说罢,他还不禁挑起嘴角,轻轻吹了吹自己嘴边那不长的小胡子,仿佛在为自己高超的医术而感到得意。

此时,围在旁边的年轻人们纷纷对老蒯头的自信感到惊讶,他们在心底钦佩着他的医术,联想到之前他那神奇的操作,不禁对他的能力更加信服。老蒯头的话语虽有自夸之意,但大家知道,这份自信也是来自于对他医术的深厚信念和多年的实践经验。随着老蒯头的确认,众人的心中再次升起一丝希望,默默地期待着沈梦石能够在后续的药物治疗中逐渐恢复健康,回归正轨。

而后,就是汤药熬好后被灌入仍然昏迷不醒的沈梦石口中。一连三天,都是如此,每天一副汤药。直到今天,第三副汤药灌下去不久,沈梦石就醒了过来,这就是这三天来他所经历的一切。

听完白朗详细的讲述,沈梦石深刻意识到这个蒯老爹并非普通之辈,他的身上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经历,而更重要的是,蒯老爹救了自己的性命,毫无疑问,他是一位奇人。同时,沈梦石也清楚自己对于佟老爹的恩情,他不仅仅是在这一段时间里给予了自己温暖和照顾,甚至可以说是保护了自己的安全。因此,沈梦石心中暗自立下了一个决心:待自己身体痊愈之后,一定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对这两位救命恩人表示感谢和补偿。这不仅是出于对他们深深的感恩之情,也是为了以此来慰藉两位老人的付出。

就这样,沈梦石在佟老爹那里疗养了七天的时间,其间,他的身体逐渐恢复,渐渐地能够下床走动。在这段疗养的日子里,严肃的孟猎手带领着一群人上山,将捕获的大批麋鹿肉和熊肉搬回了村庄,确保村民能够分享这份丰厚的收获。在留给村民一部分肉食后,孟猎手还将那枚值钱的棕熊铜胆出售,与麋鹿肉的销售结合,共同为大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这一系列的努力最终换来了超过3万块钱的销售额,按照上山参与捕猎的人员人数进行平均分配,每个人几乎能够获得4000元的收入。

初时,沈梦石并不打算接受这份来自大家的心意,然而,在众人的坚持和热情面前,他也无法轻易拒绝。他深知,这份温暖的心意传递着大家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彼此的关怀,因此他最终还是接受了这笔钱。在收下这笔钱后,他决定立即采取行动,把这份恩情转化为实际的回馈。他将这些钱交给了白朗,要求他去村外采购一些粮食、副食品及生活日用品,作为对佟老爹的感谢。毕竟,在佟老爹的庇护下,四、五个成年人长时间占用他的住所和膳食,因此,购买一些必需的生活物资,给予佟老爹的生活以一定的补偿,显得尤为重要,这也能表达沈梦石对于佟老爹的敬重与感恩。

经过十天的静养,沈梦石身上的暗疾已经好了七七八八,前些日子由于有伤在身,佟老爹一直阻止他前去拜访蒯老爹的行程,这回身体差不多都好利索了,佟老爹也就不再阻止他前去,于是佟老爹在前面带路,后面跟着沈梦石和挑着担子的佟永锋,仨人就向蒯老爹的住处走去。

在路上,佟老爹向沈梦石讲述了这个老蒯头的经历。

50多年前,在这片山峦起伏的地方,曾经有一伙绺子,他们以黑熊岭上的一座高峰为根据地,集结成团,聚众进行劫掠活动。这个老蒯头本名叫蒯震山,他是当时这伙绺子的领头人,手下聚集了大约50多名弟兄。这些盗匪的劫掠对象主要是那些地主和富商,尽管他们采取的手段粗暴,但对于普通百姓却是有所顾及,几乎没有对普通民众造成直接的伤害。因此,村民对这伙绺子并没有产生明显的仇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对他们的行为也并没有太多的指责,相反,他们在心中对这些盗匪也保持了一定程度的中立态度。

然而,直到1944年冬天,一件突发的事件改变了普通百姓与这伙绺子之间的关系。那年,成队的小本子兵在附近的山区进行驻扎,他们在屯子东边的某处大山里扎下营盘,不久之后,便开始将周围封闭起来,严格禁止任何人经过。一时间,对外的沟通几乎完全中断,山下的村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随着这伙小鬼子的到来,山上开始有车队陆续进出,刚开始送来的大多是一些衣衫褴褛的老百姓,而他们并不清楚这些人是如何被小鬼子抓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时传来的炮声令人毛骨悚然,让人猜测这里面似乎在进行着某种秘密而重大的工程。

这种情况持续了整整三个月,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河水开始解冻,土地变得松软,蒯震山带着他的50多名手下悄然下山,准备与这伙小鬼子对抗。两伙人交锋的那天,山上突如其来伴随着枪声的大混战,许多衣衫褴褛、形态枯槁、骨瘦如柴的人陆续从山中奔逃而出,场面惨不忍睹,仿佛逃离了地狱般的困境。就连咱们村子里也有几个人跑来,其中一个刚进入屯子便因为失血过多而死去,给村民带来了极大的震惊。

剩下的几名逃难者在屯子里的村民热情的救助之下,喝了几口米汤后才恢复了一些说话的力气。他们的哽咽诉说让村民们心生怜悯,他们说自己是被小鬼子抓来的关内老百姓,此行是为了强迫他们挖掘一个隐藏的山洞,而如今山洞眼看着就要完工,小鬼子却企图在完成后将所有被抓的工人一并杀害,以确保绝不会留下任何证据。这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内幕激起了村民们的强烈愤慨,也让他们意识到,这些绺子在这场冲突中或许将会成为普通百姓的救星。于是,当那些逃亡者中有人开始联系外面的朋友,商议如何对付这些小鬼子,于是就有了那天蒯震山袭击鬼子驻地的事情,接下来有多少人能在混乱中逃出生天,那就看各自的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