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252章 玄镜暗查:追寻“卧龙”的蛛丝马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2章 玄镜暗查:追寻“卧龙”的蛛丝马迹

深夜,别驾衙署后院一间毫不起眼、平日里堆放杂物的耳房,内里却别有洞天。推开一道伪装成墙壁的暗门,狭窄的石阶盘旋向下,通往一处仅能容纳数人的地下密室。这里,便是我亲手建立的情报组织——“玄镜台”在下邳城的核心据点之一。

密室不大,四壁皆由青砖砌成,防潮的桐油味混杂着淡淡的墨香。一盏铜制油灯置于中央的方桌上,豆大的火苗跳跃着,勉强驱散了地底的阴冷与黑暗,将我和桌子对面垂手侍立的身影映照得轮廓分明。

站在我对面的,是代号“影七”的玄镜台核心成员。他是我最早从亲卫中挑选、秘密培养的心腹之一,身手敏捷,心思缜密,尤其擅长追踪、潜伏与信息搜集,对我绝对忠诚。此刻,他一身不起眼的短打扮,气息内敛,仿佛随时能融入任何阴影之中。

“影七,”我压低声音,语气平静,但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有一项绝密任务,需要你亲自去办。”

“请主公吩咐。”影七的声音同样低沉,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波动。

我略作沉吟,组织着语言,力求精准而又不至于泄露我内心最深处的猜测。“今日,我在崇文馆注意到一个人。此人需要你动用玄镜台的力量,暗中查清他的底细。”

我开始详细描述:“他看起来年纪不大,约莫弱冠之年。身着青色长衫,身形颀长,面容清秀,气质沉静,颇有书卷气,但眼神……”我顿了顿,回想着那双似乎能洞察一切的眸子,“眼神深邃,非同寻常。他似乎是崇文馆阅览处的常客,尤其关注舆图、兵法以及诸子百家中的杂家典籍,不太与人交谈。”

我将白天在崇文馆的观察,特别是那场无声的“纸上谈兵”中对方的反应,选择性地、隐去了我主观判断的部分,客观地描述了一遍,让影七对目标的行为模式有一个初步了解。

“我要知道关于他的一切,”我加重了语气,“他的真实姓名、籍贯、家世背景、师承何人、为何来到徐州、目前居于何处、平日与何人交往……所有能查到的信息,越详细越好。”

影七默默点头,将这些要点记在心里。

我看着他,特别强调:“有几个方向,需要你重点探查:他是否与荆州,尤其是襄阳一带有所关联?他的姓氏,是否可能为‘诸葛’?”

说出“诸葛”二字时,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但我控制着自己的表情,不露丝毫痕迹。

影七眼中闪过一丝极细微的讶异,但立刻恢复了平静。他明白这两个地名和一个姓氏的重要性,这绝非随意提及。

“最重要的一点,”我再次叮嘱,目光锐利如刀,“此次调查,必须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只许查探信息,绝不可惊动目标本人,更不能暴露我们的调查意图,以及玄镜台的存在!明白吗?”

面对这样一位疑似“卧龙”的人物,任何一丝打草惊蛇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甚至引来不可预测的后果。我宁愿查得慢一些,也绝不能让他察觉到自己正被严密监视。

“属下明白!”影七斩钉截铁地回应,“动用的人手会限制在最可靠的范围内,所有接触和调查都会使用掩护身份,确保万无一失。”

“很好。”我微微颔首,表示满意,“为了便于内部沟通和记录,从现在起,我们将此调查目标称为——‘卧龙’。”

我选择了这个历史上诸葛亮初出茅庐时曾用过的化名,既是一种隐秘的代号,也暗含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丝期待。

“代号‘卧龙’,属下记下了。”影七确认道。

“去吧,”我挥了挥手,“我需要尽快得到消息。三日之内,给我初步的回报。七日之内,我要看到尽可能详尽的卷宗。”

“喏!”影七抱拳领命,没有丝毫拖沓,转身便融入了石阶上方的黑暗之中,脚步轻微得几乎听不见。密室的暗门悄无声息地合拢,室内再次只剩下我和摇曳的烛火。

玄镜台的齿轮,已经围绕着那位神秘的青衫士子开始悄然转动。这是我来到这个时代后,第一次如此主动地、带有明确目的地去探寻一个“历史名人”的踪迹。

我站起身,走到墙边悬挂的另一幅更为精密的徐州及周边地图前,目光在徐州与荆州之间来回移动。

“卧龙”啊“卧龙”,你究竟是不是他?你又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无论你是谁,只要你确有经天纬地之才,我陆昭,定要将你纳入彀中。但在此之前,所有的行动,都必须在水面之下,无声无息地进行。

玄镜暗查,只为拨开迷雾,追寻那可能改变天下格局的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