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骏是谁啊,竟然能让和相公如此重视?”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听过没?就是杨骏写的!”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听过没?还是杨骏写的!”
……
下面的士子们一阵骚动后,很快就恢复正常,虽然文无第一,但是骡子是马,仅凭这几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就知道杨骏的水平之高,不再“南冯北和”之下!
樊楼二楼雅间的雕花窗棂外,暮秋的风卷着最后几片银杏叶掠过飞檐,却卷不走楼内此起彼伏的惊叹。坐在杨骏身旁的苏娃儿,身旁众人的惊叹声自是传入他耳中,此刻的她仿佛与有荣焉一般,众人越是惊叹,她脸色间越是高兴!
冯吉与兄长冯平姗姗来迟,当他们二人听到这些议论声时,冯吉不以为意,倒是冯平细细琢磨之下,不由的轻叹一声道:“没曾想杨骏诗词能力竟已到如此境界,若是今天他能再有几篇传世佳作,怕是文坛中的地位,非“南冯北和”可媲美的了!”
冯吉听到这话后,脸色间流露出一丝的吃惊道:“大哥,有你说的这般夸张吗?”
“哈哈,夸张与否,就看今天下午的了,不过,我相信我的眼光!”
……
和凝在说完话后,看着下面的士子们先是议论纷纷,旋即恢复安静后,他才继续开口道:“诸位,今日雅事,携弘文馆学士数人齐聚于此,宴酣之乐,在于文事,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冯道缓缓起身,扫视了一群众人后,抑扬顿挫着道:“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冯道出言即是韩愈的《师说》,这里面那句话最重要?自然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也就是这句话也为今天的文会定了个基调:不要在意身份、辈分之类的事情,只要你有才,畅所欲言即可!
见和凝与冯道已然将着今晚文会之事引了出来,作为弘文馆大学士的范质站起来,丰姿俊朗,提议道:“和相、冯太师,我看在做诸位倒是有些怯场,不若先行个酒令,平生之快事,有酒不可无诗。一人一诗一杯酒!一圈酒令之后,再与诸君论道如何?”
和峻、陶谷、薛居正、冯吉几人都是苦笑。他们从未有作诗的习惯,一杯酒的时间,怕是连首联都写不出来。
鱼崇谅性情厚道,笑着补充道:“范大学生何必强求?不拘诗词、对联,前人佳作,只要大家吟诵一句,表述此时欢畅的心情即可。”
范质主要的目的是活跃下当下的氛围,因此对于鱼崇谅的建议,他自是接受,笑道:“这个应景。既然如此,我先来开场第一句,算是抛砖引玉…”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好句子!”在场诸人都是笑起来,同饮一杯。
语出孟郊的《登科后》,全诗节奏轻快,一气呵成,在“思苦奇涩”的孟诗中别具一格。
诗的前两句把困顿的往昔和得意的今天对比,一吐心中郁积多年的烦闷。此时的诗人是扬眉吐气、得意洋洋。后两句真切地描绘出诗人考中后的得意之情。高中后的诗人纵马长安,觉得一切都无限美好,连路边美丽的花朵都无心细看了!
第一首诗以此开篇,既是范质此刻心情的写照,又是给下面慕名而来的学子们打气,让他们知晓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让每位学子都能从中感受到命运翻涌下,个人境遇的翻天覆地之变。
范质身边坐着挚友李昉,李昉立即笑道:“既然范兄以此开篇,那我亦是紧随: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语出诗仙李太白的名篇《南陵别儿童入京》。
和凝闻言点了点头,然后点评道:“李昉,这一句也不错。写出了在场诸人的不凡之处,与范质一前一后之间,张合有度!”
接着是冯吉,冯吉当即笑道:“我这一句怕是要让大家笑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语出李太白的诗篇《上李邕》。
冯吉嗜好学习,擅写文章,精于草书隶书,但他性情滑稽没有操行,每次中书舍人员额空缺,宰相就想任用他,但最终都因他的轻佻浅薄而作罢。
但这并不妨碍他冯吉吟诵出来的句子,范质闻言点了点头,快意的一笑,道:“冯吉心有壮志,要不变其心啊!”
众人都是大笑。“扶摇直上九万里”这可不是壮志么?而冯太师却是捋着自己的银发,似乎并没有把冯吉的话放在心上。
冯吉微微一笑,神色不变,并不解释。有些事情需要等待,需要时间,在最恰当的时机出现,才是最好的。
在场众人继续畅饮着,文会还在继续。苏娃儿看着马上就要到杨骏这里,他不由的小声问道:“大人,你这里可有想好的佳作?”
杨骏抿了一嘴茶水浅笑道:“等下李太白或者杜子美的诗,我脱口而出几句足矣!”
苏娃儿闻言脸色微变,她试探着问道:“大人,要不你自己重新作一首如何?”
杨骏玩笑的看着苏娃儿,小声着问道:“倒也不是不行,就是不知道娃儿这里有什么奖励?”
苏娃儿立即低下头来,又上当了,大人肯定早就准备自己做诗的,就是等着她这个鱼儿上钩的!
和峻、陶谷、各自吟诵了两句诗。而后薛居正笑道:“我这一句,就比较常见: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薛居正喜好读书,为文笔落不能自休,众人自知薛居正的秉性,这句诗倒是他的写照,众人哈哈一笑,同饮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