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时间的指针滴答作响,驻扎在南京的华中方面军司令部内,气氛凝重而又充斥着一股邪恶的气息。

司令官与参谋长、师团长工藤新一正紧锣密鼓地谋划着一场针对华东地区的血腥风暴——详细的华东大扫荡计划,在他们的反复研讨与算计中逐渐成型。

司令官站在巨大的作战地图前,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凶光,犹如一条伺机而动的毒蛇。

他缓缓抬起手,手指在地图上华东区域用力划过,仿佛要将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反抗力量都就此抹去,恶狠狠地说道:“这次的行动,就命名为‘窒息行动’。

此次行动,务必要将华东地区的所有反抗组织彻底消灭干净。

那些逃窜至大山中的反抗组织,更是我们重点打击的对象。

我们要对他们实施层层围困,切断他们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让他们得不到丝毫补给,如同困在牢笼中的野兽,最终因饥饿与绝望而灭亡。”

工藤新一微微低头,脸上露出一丝残忍的笑意,附和道:“司令官阁下,您的策略实在是高明至极。

那些反抗组织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在我们的钢铁合围之下,必无生机。

我已经调派了精锐部队,准备从多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参谋长也点头称是,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利用当地的地方势力,深入山区刺探情报,确保对反抗组织的行动了如指掌,从而更加精准地实施围剿。”

司令官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很好,你们的安排很周全。

这次‘窒息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大日本帝国的荣耀不容侵犯,华东地区必须在我们的掌控之下彻底‘安静’下来。

行动时间就定在半个月后,务必让所有人都做好充分准备。”

工藤新一回到部队,立刻召集各级军官,将“窒息行动”的详细计划传达下去。

他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帐内,神色冷峻,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声说道:“诸君,此次‘窒息行动’,乃是帝国赋予我们师团的重大使命。

司令官对我们寄予厚望,我们定要全力以赴,将华东地区的支那反抗组织彻底剿灭!”

军官们整齐地站立着,齐声高呼:“嗨!”

声音在营帐内回荡,充满了狂热与血腥的气息。

工藤新一继续说道:“此次作战,我们兵分三路。

第一路,由步兵联队为主力,从正面佯攻,吸引支那军的主要兵力;第二路,派遣精锐的特种部队,秘密潜入山区,寻找反抗组织的根据地,实施突袭;第三路,炮兵部队与骑兵部队协同,在周边要道设伏,拦截可能的援军,并对逃窜之敌进行追击。

各部队务必紧密配合,行动要迅速、果断,绝不能给支那军任何喘息之机!”

一位联队长上前一步,问道:“师团长阁下,若遭遇顽强抵抗,我们当如何应对?”

工藤新一冷笑一声,说道:“不惜一切代价,予以歼灭!

倘若他们负隅顽抗,就用炮火将他们的阵地夷为平地。

帝国的威严不容挑战,任何敢于反抗的支那军,都只有死路一条!”

随着作战计划的下达,日军各部队迅速行动起来。

步兵们开始整理装备,擦拭武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最后的准备;特种部队则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向山区进发,如同鬼魅一般,企图给抗日组织致命一击;炮兵部队和骑兵部队也朝着预定的伏击地点疾驰而去,马蹄声和车辆的轰鸣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

而此时,在新山村基地、老鹰岩基地以及西山游击大队,虽然已经察觉到日军即将有所行动,但对于日军如此详细且狠毒的“窒息行动”计划,却还一无所知。

他们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紧张地进行着防御准备和训练。

在新山村基地,赵伟学正组织战士们进行最后的战术演练,他深知大战在即,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生死存亡。

在老鹰岩基地,步文栋带领着士兵们加固防御工事,将一颗颗地雷巧妙地埋设起来,期望能给进犯的日军沉重打击。

西山游击大队里,郭玉梅和王丽也在鼓舞着战士们的士气,准备迎接未知的挑战。

日军工藤师团第三联队第一步兵大队,伙同皇协军,于秦淮河以北地区,悍然拉开了“窒息行动”的血腥帷幕。

所到之处,村庄皆笼罩在恐怖的阴影之下,日军奉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时间,浓烟滚滚,哀嚎遍野。

彼时,在附近活动的国民党忠义救国军,毅然挺身而出,与日军第一步兵大队展开了一场长达三天的激烈鏖战。

然而,敌众我寡,且日军装备精良,1000 余名忠义救国军战士虽英勇无畏,拼死抵抗,但最终大部分壮烈牺牲。

余部在上校指挥官的带领下,无奈退入淮北山区,暂避锋芒。

而西山游击大队,幸得赵伟学提前警示,加之武器装备得到显着改善,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扫荡,他们巧妙运用战术,避其锐气,专挑日军薄弱环节予以打击。

在西山一带,他们灵活执行“敌进我退,敌退我打,敌驻我扰”的游击策略,令在此处执行扫荡任务的日军指挥官恼怒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与此同时,在新山村司令部,赵伟学敏锐地察觉到了日军大扫荡给当地民众带来的沉重灾难。

源源不断的逃难村民如潮水般涌向基地,每日人数竟达上百人之多。

凭借着过往的经验和敏锐的直觉,赵伟学怀疑这些难民中混杂着日伪军的谍报人员。

毕竟,上次他昏迷期间,司令部遇袭,抓出的奸细便是日军乔装成难民潜入的。

念及此,赵伟学当机立断,立刻吩咐作战参谋,火速传召刚成立不久的反谍科温科长。

待温科长匆匆赶来,赵伟学神色严峻地说道:“温科长,如今基地每日都要接纳上百名难民,你们反谍科的担子可不轻啊!

务必在这些难民中,将那些日伪谍报人员一个不漏地揪出来!”

随后,他又转头看向谢婉婷,郑重其事地叮嘱道:“谢参谋长,基地的巡逻岗哨必须加强,各个重要部门都要进行严密保护,绝不能给敌人任何破坏的机会。

日军的大扫荡已然开始,他们之所以迟迟未对我们动手,想必是知晓我们的实力,明白对付我们绝非像打击忠义救国军和西山游击大队那般轻而易举。

所以,日本人定会想尽办法收集我们的情报,我们必须果断出手,斩断他们伸向我们的黑手!”

领命而去的温科长,迅速组织反谍科成员展开行动。

他们分散在难民安置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每一个难民的言行举止。

有的成员装作普通民众,与难民攀谈,试图从对话中发现破绽;有的则仔细核对难民提供的身份信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与此同时,谢婉婷也迅速传达了赵伟学的命令。

基地的巡逻岗哨增加了一倍的兵力,荷枪实弹的战士们神情警惕,在基地周围严密巡逻。

各重要部门,如兵工厂、弹药库、通讯站等,更是加强了保卫力量,设置了多重警戒防线。

在新山村基地外,逃难的村民依旧源源不断地赶来。

他们拖家带口,满脸疲惫与惊恐。

反谍科成员在人群中仔细甄别,气氛紧张而压抑。

突然,一名反谍科成员发现一名男子行为异常。

他不像其他难民那样面露慌张,眼神中反而透露出一丝刻意的镇定,而且回答问题时总是闪烁其词。

反谍科成员不动声色地靠近,准备进一步盘查。

而在秦淮河以北,日军和皇协军的暴行仍在继续。

村庄被焚烧殆尽,浓烟滚滚直冲天际,百姓的哭喊声回荡在这片焦土之上。

在司令部内,侦查连与情报科的成员们日夜奔忙,各地的情报如雪花般,源源不断地汇聚到赵伟学的办公桌上。

赵伟学面色凝重,一份份翻阅着情报,当看到日军在各地残忍屠杀村民的记录时,他的眉头紧紧皱起,眼中闪过愤怒与忧虑。

日军为何一直按兵不动,迟迟不对新山村和老鹰岩这两个基地展开进攻?

赵伟学心中疑云密布。

如果说日军尚未对老鹰岩基地动手还能勉强解释,毕竟或许他们还不知晓那里已重新建设起来。

可新山村基地,日军在此已两度受挫,为何依旧没有任何行动?

这实在令人费解。

作战参谋叶音率先打破沉默,揣测道:“或许,日本人是忌惮我们的实力,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一旁的唐玉萍听后,忍不住露出鄙夷之色,说道:“你当那些残暴成性的日本鬼子是三岁孩童吗?

被打了两次就会心生畏惧?”

叶音听了,有些不服气地反驳:“那你说,他们要是不怕,为啥一直不来进攻?”

唐玉萍思索片刻,缓缓说道:“依我看,他们或许是在暗中收集情报,试图找出我们最薄弱的环节,然后再发动致命一击。”

赵伟学原本低头沉思,听到唐玉萍的话,猛地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盯着她。

那锐利的眼神,盯得唐玉萍白皙的脸庞“刷”地一下红透了,她娇嗔道:“司令,干嘛这样盯着我呀?”

赵伟学这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忙说道:“你刚才提到,日本人或许在寻找我们的薄弱环节,这点很关键。”

唐玉萍听司令这么说,不禁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司令,我只是这么猜测,不然实在想不通日本人为何迟迟不进攻。”

赵伟学点头称赞:“不错,唐参谋,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善于思考,你说的并非没有道理。

日军前两次进攻失败,一来是轻敌,二来准备仓促。

或许这次,他们打算周全考虑之后再行动。

大家都说说,咱们现在基地最薄弱的环节可能在哪里?”

谢婉婷、唐玉萍等人听后,纷纷陷入沉思。

过了好一会儿,她们都无奈地摇摇头,说道实在想不出哪里存在薄弱环节。

就在这时,大丫风风火火地走进来,说道:“司令,我觉得他们会不会再派一支特战队,潜入基地搞暗杀啊?”

赵伟学听后,轻轻笑了笑。

大丫这才反应过来,想起上次司令遇袭昏迷的事,这次特战大神就坐在这里。

顿时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可笑,暗自懊恼道:“瞧我这脑子,上次来都没有成功,这次司令在这里谁还敢再来找死呀?

我还是老老实实当好我的警卫连长,别在这儿瞎出主意了。”

赵伟学并未理会大丫的自我调侃,他的思绪已然沉浸在对基地防御的深度思考中,究竟基地里何处会成为日军眼中可乘之机的薄弱环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