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月的缅甸,气候非常的伊人,只不过中日双方都没有心思去欣赏这春日的美景!

随着日军南方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抵达缅甸,整个日军缅甸战区的部队全部调动起来。

寺内寿一直接接手过去了部队的指挥权,增援的部队虽然还有两个师团在途中,不过其他新增的四个师团已经抵达近半个多月!

从国内消遣过来的第二战车师团的装备已经有一大半全部在仰光下船卸货!

这一次日本人带来了秘密武器,他们从德国盟友那里弄来了30辆四号坦克与48辆三号坦克,加上国内的二式战车!

寺内寿一决心在缅甸一举击垮这支支那远征军队伍。

从支那国内传来的消息,更是让日军上下十分兴奋!

就在三月帝国在支那内部的情报人员传来消息,支那高层与这支身处缅甸境内的军事力量之间起了激烈的冲突与对抗。

最后直接宣布这支武装力量为非法武装,限制他们一切的发展,停止一切的补给调度。

不过对于第四师团那里一直有人渡过怒江进入缅甸,人家第四师团有自己的解释。

缅甸人懒惰成性,根本无法完成一切比较艰苦的开矿工作,所以第四师团决定招募一些华国人!

要知道虽然随意放一些人私自进入缅甸这种做法已经触犯了军规。

可第四师团不是一般的师团啊!人家有皇室在后面背书,反正一切都可以上升到为帝国、为皇室服务,招募一些普通的支那平民又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日军调查人员也确实查出来,进入缅甸的只有普通百姓那样难民!

而且都是半夜偷偷渡江,应该是第四师团买通对面的守军,双方私下的人口交易!

“所有人全部远离江边!一旦靠近将立刻开枪击毙!”

三月刚刚开始的第一天,整个怒江前线被全线封锁起来,特别是西段原本驻守的滇军全部被新调来的三个师的中央军代替!

除了极个别的地区晚上还可以偷偷的送人渡江,大规模的向缅甸输送难民的行动被迫停止。

还好在事态发生后的这近20天,几乎每天都有几万人被送去对面!

从年底末开始的移民扩充计划,持续了近四个月,这四个月向缅北地区输送了近500多万人口!

其中多数都是中原、以及沦陷区逃难到西南寻求庇护的难民!

其中近四成都是青壮年,逃难一般能活下来的几乎都是身体素质较好的青壮年!

当然也有不少老弱,可宋天不在乎,他在乎的是缅甸全面汉化,需要的是汉骑飘扬在整个这片原本就是老祖宗打下来的地方!

孟关战役的硝烟刚刚散去,第一军便迎来了为期两个多月的战略重心的重大转变。

整训部队、编练新的作战力量、实施大规模的装备换装,成为了这支经历战火洗礼的部队接下来的核心任务。

这场围绕装备服饰,以及战术的变革,不仅重塑着军队的外在形象,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每一位士兵对现代战争的认知。

在众多换装事宜中,新军服的选择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第一军中有不少士兵曾是中央军德械师的骨干,他们对德式军服有着深厚的情感。

在他们眼中,美制军服的样式显得过于随意,缺乏德式军服那种笔挺、庄重的气质。

早期德械师的军服设计,无论是剪裁还是细节,都符合他们对军人形象的审美标准。

这种观念在军中广泛存在,许多身经百战的老兵甚至到了换装阶段,仍固执地佩戴着m1935钢盔,将其视为军人荣耀的象征。

然而,当话题转向武器装备时,情况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自换装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后,士兵们深刻体会到了这种武器在实战中的巨大优势。

相较于毛瑟98这种传统的栓动步枪,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虽然重量不太适合体形较小的黄种人,可这枪在火力持续输出上有着质的飞跃。

在残酷的战场上,胜负往往取决于谁能率先开火,并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火力压制。

士兵们清楚地认识到,拥有更先进的武器,就意味着在生死较量中多了一份生存的希望。

因此,尽管对军服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在武器装备的选择上,他们不再坚持换回德械,而是欣然接受了美制武器带来的战斗力提升。

经过多轮讨论与权衡,第一军最终达成了一个独特的装备方案:全军统一换装德制军服与头盔,以满足士兵们的情感需求和审美偏好。

而在武器方面,则大部分保留美械装备,充分发挥其先进的性能优势。

这种融合了德式风格与美式火力的搭配,既照顾了军队的历史传承,又适应了现代战争的实际需求。

在装甲部队的建设上,第一军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智能兵工厂生产的豹式主战坦克成为了装甲部队的主力装备。

尽管豹式坦克重达四十吨,在缅甸复杂的地形条件下作战存在一定困难,但宋天并考虑到之后的战斗,轻型坦克在面对日军反坦克火力时并不能很好的防护。

至于未选择生产更重的虎式或虎王坦克,那是因为那纯粹就是替后勤部门制造噩梦!

在缅甸的丛林、山地环境中,过于庞大笨重的坦克不仅机动性受限,后勤保障也将面临巨大压力。

至于苏联的IS重型坦克系列,由于其作战理念和技术特点与第一军的实际需求存在差异,也被暂时排除在装备计划之外。

相比之下,空军的换装进程则显得相对顺利,第一军的空军部队几乎清一色装备美制飞机,其中不乏一些在当时极为先进的机型。

例如,被称为零式战斗机克星的地狱猫陆战型号,此时已在缅甸远征军中开始小规模装备。

这款原本计划用于太平洋战场的先进战机,提前出现在了缅甸上空,令许多美英飞行员都感到十分惊讶。

他们难以想象,在条件艰苦的缅甸,国军竟然能够生产和装备如此先进的战斗机,也预示着其在未来战场上将拥有更强大的空中作战能力。

民政上面几乎就是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尽可能的安置新移民,数百万人的安置可是一件非常耗时耗力的巨大工程。

好在此时的缅北百业待兴,修路、建厂、农业生产与开垦,虽说丛林土地为酸性,不太适合种植一些主要粮食作物!

可其他一些经济作物还是可以的,宋天可以利用系统的回收功能,大规模回收然后购买粮食,形成一套内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