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玄幻魔法 > 抽象系皇子,我真没想夺嫡啊! > 第123章 坐怀不乱的赵无忌深夜来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3章 坐怀不乱的赵无忌深夜来访

北境战事,终究是暂时平息了。

这一次,无论是皇帝李庆,还是老将宇文赞,都不敢再有丝毫大意。

边防被重新梳理调整,精兵强将各就其位。同时,使者快马加鞭,分赴北胡与西番王廷,以战胜者姿态,重申和平之意。

于是,

短短两个多月,整个北境防线仿佛脱胎换骨。至少一两年内,大规模的战火,恐怕是烧不起来了。

北胡和西番,本就抱着趁火打劫的心思。眼见大乾迅速稳住阵脚,恢复元气,也只好暂时放弃野心。毕竟,湟州依然牢牢掌握在大乾手中,他们的盟约,已然形同虚设。

一个月后,两国也相继派遣使者来到大乾京城。三方表面上重归于好。

于是乎,大

乾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歌舞升平,繁华依旧。

然而,

在这片刻的宁静之下,却隐藏着足以倾覆王朝的巨大危机。

皇帝李庆,以及萧羽、杨忠、陆德言这些朝堂重臣,近来已是寝食难安。

原因无他——

赵无忌,这个当初李然在剑州通过“美女测试”所发掘的奇才,经过一年多呕心沥血的深入彻查,终于带回了一份让整个朝廷为之震动的报告:

大乾的财政,已经到了崩溃边缘!

这两年,赵无忌主持赋税革新,几乎跑遍了大乾,将这个庞大帝国的家底,仔仔细细地摸了一遍。

报告中,他字字泣血,指出了无数触目惊心的财政漏洞和积弊。长此以往,国家的税赋收入,即将出现断崖式的崩塌!

这日,御书房内,气氛显得压抑至极。

李庆拿着那份沉甸甸的报告,已是坐立不安,踱了几步,他猛然回头,又问:

“原因何在啊?赵爱卿,你要如实说来!”

“真的竟糜烂至此吗?”

他真的有点不敢相信。

赵无忌再次扑通下跪,沉声说:

“回禀陛下,症结繁多,然关键在于,绝大多数有能力纳税之人,并未纳税。”

“各地州府层层虚报瞒报,将本应上缴国库的税银,以各种巧立的名目层层截留,迅速申请转作他用。”

“如此一来,近五六年来,国家财税实际上一直在空转!”

“账面上看似有进项不断,然而尚未归库,就已经转做它用,说到底,全都是虚空啊!”

轰!

李庆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眼前发黑,差点从龙椅上瘫软下去。旁边的萧羽、杨忠、陆德言三人,更是冷汗涔涔。

空转?!

五六年?!

这意味着什么,他们比谁都清楚!

陆德言和杨忠几乎是同时出列,惶恐地跪伏在地:

“臣等失察,罪该万死!”

李庆失魂落魄地摆了摆手,已无力追究。

他挥退了众人,独自一人离开了皇宫,乘着夜色,径直去了西山别居。

无人知晓那晚他们具体谈了什么。

次日清晨,

李庆返回皇宫时,眼中虽然依旧布满血丝,但神情却恢复了往日的坚毅。

朝会之上,李庆当众宣布,即刻起,彻查全国财税——

过去五年偷漏的税款,暂时不予追究,算是给所有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但是,从今日起,所有工商农户,无论门第高低,背景深浅,都必须依法纳税,再有瞒报漏报者,严惩不贷!

为了防止地方势力与朝中党羽勾结,上下其手,也为了避免将这烫手山芋交给任何一方势力而引发新的党争。

李庆再次启用他的四个儿子挂帅——

任命四位皇子为“巡阅使”,各领一队人马,分赴大乾各道。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确保新的税法能够推行下去,确保该收的税,一文不少地收上来!

消息传出,举国惊动。

……

消息传到骏府,也终于成功打断了李然持续了好几个月的咸鱼生涯。

当天晚上,新任的户部侍郎赵无忌,亲自登门拜访。

李然的第一反应是——

不见!

麻烦事主动找上门,准没好事。

他正想挥手让下人把访客打发走。

徐茂恭却一步上前,压低了声音急急劝说:

“殿下,万万不可!”

“这赵无忌如今主持财税核查之事,深知其中弊病关节,他深夜来访,必有深意。”

“更何况,他本就是殿下您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才,如今想避嫌也避不开了!”

“再说了,他现在已经被皇上特擢为户部侍郎,已经是京城一号人物了,焉能怠慢?”

“不如听听他到底想说什么,也好心中有数。”

旁边的黄鹤也跟着点头附和:

“殿下,老徐所言极是。”

“此次陛下委派诸位皇子督促收税,明眼人都知道,这绝对是天底下最难办的差事之一!”

“积弊已久,盘根错节,若不能抓住真正的症结所在,恐怕很难有所建树。”

“一旦无功而返,那些盯着您的人,少不得又要借题发挥,大肆攻讦啊!”

“这赵无忌为人怎么样,天底下人人都知道,应该不会出什么事……”

李然想了想:

也对!

赵无忌现在都是户部侍郎了,还是父皇亲自提拔的,自然也就能免去嫌疑了,若非如此,赵无忌也不会贸然求见。

得,看来这清闲日子是彻底到头了。

“行了行了,知道了,让他进来吧。”

不多时,

赵无忌被引了进来。

此人行事果然极其得体周到。

一进门,便一丝不苟地对着李然行了大礼,恭恭敬敬地叩谢骏王昔日的知遇之恩与拔擢之情。

礼毕起身,他才简明扼要地讲述了自己这两年在户部推行新政的一些关键工作,以及与各方势力打交道的经历,甚至略微提及了一些私人生活上的小事。

他说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态度不卑不亢,既有读书人的严谨,又不失实干者的干练。

这一切,都如同他这个人给人的感觉一样,一丝不苟,却又显得自然而然,并无刻意造作之感。

旁听的徐茂恭和黄鹤,都不禁暗暗点头,心中对这位赵大人的能力与为人,佩服不已。

两人都在想:殿下的眼光确实毒辣,竟能把如此人物筛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