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姚母才破涕为笑,高兴的拉着姚玉玲上下打量。
越看越是喜欢,夸赞的话都没有停下来。
直到唐少珩带着人走了过来,来到她身边喊了声,“阿姨,你好。”这才将姚母的思绪拉了回来。
姚母顺着声音看过去,就看到一个身材高大,长相俊美的男子站在面前,冲着自己笑,显然刚才他就是在跟自己说话。
她有些不确定,试探性的问道,“你好,请问你是?”
姚玉玲眼看着姚母就要误会,连忙给两人介绍道。
“妈,这就是我电话里跟你说的男朋友,他叫唐少珩,这次是跟我一起过来开拓国内市场的。”
姚玉玲向来跟姚母无话不谈,因此对于唐少珩和唐家的情况,她知道的还是不少的。
因此得知眼前的男子就是自己女儿的对象,顿时高兴了起来,看向唐少珩的目光都和蔼了不少。
姚母对唐少珩的态度很好,笑着跟他打招呼。
“哎呦,这就是小唐啊,你好,这几年谢谢你照顾我们玲儿了。”
唐少珩不敢居功,赶忙摆手,“阿姨,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而且玲儿她很优秀,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好。”
姚母听到他夸赞自己的女儿,顿时乐开了花,笑着又和唐少珩寒暄了几句。
聊了几句之后,姚母这才反应过来就要带着两人回家。
唐少珩没有拒绝,从助理手里接过了给姚母带的礼物,然后让在外面等候的司机送他们三人去了姚家现在的房子。
这车子自然是前段时间就买好运过来的,毕竟他要过来开拓市场,没有一辆车也不方便。
姚母看到车的时候,嘴巴都快惊讶的合不拢了。
她只是听姚玉玲说过,唐家是做生意的,而且做的还不小。
却没想到他们家如此阔气,还能买得起轿车。
其实这也是这些年国内的简朴生活让人习惯了,看见小轿车就有些大惊小怪。
其实就拿唐家在民国时候还在华国的时候来说,家里也是有着两辆车的。
奋斗了这么几十年,也不可能再退步不是。
姚玉玲扶着自己老妈上了车,姚玉玲负责指路,司机一路将三人送到了姚家门口。
司机没有停留,唐少珩直接让他先回唐家老宅,然后就跟着姚玉玲母女进了屋。
当初唐家举家迁往国外,房子自然是留不下来的。
在那些年里,有分配给一些职位比较高的领导居住的,有弄成大杂院分配给厂里职工住的。
前几个月唐少珩联系了华国这边,想要以爱国商人的身份回国投资,而且他要注入的资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国家自然是大力欢迎。
双方谈了几次之后,唐家的房产全部还了回来。
有些已经损坏,不过老宅当初没有人有资格住进去,因此一直空着。
这不,唐少珩早几个月就派人来修缮,现在早就已经修缮好了,随时可以入住。
……………………………………………………………………………………………………………………………
姚家的花园小洋房,姚玉玲住进去也没时间打理花园,就一直没管。
后来姚母住进来之后,不仅将花园重新种上了花,而且在后院的一小块地里,也种上了不少常见的蔬菜。
姚玉玲看到这情景,不由得拍马屁,“妈,咱们家还得是有你在啊,你看这打理的井井有条的,不像我自己住的时候,都没时间打理家里。”
姚母听到这话,乐的合不拢嘴,不过还是谦虚道。
“嗨,这也不全是我的功劳,我找了个阿姨过来打扫卫生,做做饭什么的,这些花园和后面菜地,也是她帮我的一起干的呢。”
现在不少人家都有请保姆什么的,姚母也不害怕被人说是资本主义了。
她自己又要忙生意,年纪也不小了,因此在姚玉玲的建议下,找了个阿姨帮忙。
她不喜欢家里住进来外人,因此阿姨平常也只是中午过来做顿饭,然后下午在家里打扫打扫卫生,晚上做完饭就回家。
早饭姚母都是去外面吃的,吃完直接去店铺里,也不麻烦。
姚玉玲见姚母嘴上谦虚,但是那高兴的神情做不了假,立马夸道。
“妈,这阿姨能干也是你会选人啊。”
唐少珩连忙在一旁附和,听的姚母高兴不已,招呼两人赶紧进屋。
阿姨已经做好饭了,她们回来直接吃就可以。
知道女儿和对象要一起回来,这次姚母可是下了血本了,光是菜就有十几道。
有从外面打包的红烧狮子头、佛跳墙、老鸭汤、蟹粉鲜肉小笼包,有买了食材回来阿姨帮忙做的清蒸大闸蟹、蒜蓉生蚝、红烧肉、拔丝地瓜、凉拌秋葵、生煸草头、水晶虾仁等等。
姚玉玲看的目瞪口呆,反应过来才连忙看向姚母,问道,“妈,你这可真是大手笔,这一桌花了你不少钱吧。”
姚母摆摆手表示不在意,“嗨,这有啥,你在外面那么多年,肯定想念家里的吃食了,小唐还从小在国外,肯定也吃不了这么正宗的中餐。”
“妈这些年也赚了些小钱,这一桌还是能让你们吃上的。”
姚玉玲嘿嘿一笑,挽住姚母的胳膊撒娇,“那就多谢妈妈了,妈,我以后可就靠你了。”
姚母大手一挥答应了下来,“没问题。”
唐少珩也在一旁连忙说道,“真是谢谢阿姨了,我在国外真没吃过这么多中餐,看着就好吃。”
虽然他们家当初离开的时候,是带着厨师的,但终究厨艺也不是太过顶尖。
更何况有些食材和调料之类的,也不太好弄,因此唐少珩还真没吃过这么多的中餐。
尤其是像佛跳墙这种菜,他长这么大见都没见过,更别说吃了。
姚母被两人说的高兴,连忙招呼他们坐下吃饭。
两人也没有客气,一起坐了下来开始吃饭,一顿饭吃的其乐融融,三人都成功吃撑了。
他们三人自然是吃不了这么多的东西的,因着这时候还比较节俭的习惯,三人晚饭又来了一顿,这才将东西吃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