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夜读全唐诗 > 第592章 享太庙乐章之三十《大顺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92章 享太庙乐章之三十《大顺舞》

享太庙乐章之三十

《大顺舞》是唐代郑絪所作的郊庙歌辞,用于太庙祭祀等场合。以下是相关解析:

原文

於穆时文,受天明命。

允恭玄默,化成理定。

出震嗣德,应乾传圣。

猗欤缉熙,千亿流庆。

译文

美好啊,当时的文德,承受上天圣明的使命。

诚信恭敬而又深沉静默,教化成功而天下安定。

像出震卦那样继承美德,顺应乾卦而传承圣明。

多么美好啊,光明辉煌,千秋万代流传福庆。

注释

? 於穆:赞美之词,意为“美好”。

? 时文:当时的文德。

? 允恭:诚信恭敬。

? 玄默:深沉静默。

? 出震:震为东方之卦,象征着万物生发,这里指继承。

? 嗣德:继承美德。

? 应乾:顺应天道。乾,代表天。

? 猗欤:叹词,表示赞美。

? 缉熙:光明、辉煌。

生僻字注音

? 於:yu

? 嗣:si

? 猗:yi

? 欤:yu

? 缉:ji

《大顺舞》宛如一方镌刻着历史印记的古老石碑,生动且深刻地展现了唐代祭祀文化的独特风貌。在古代,祭祀绝非仅仅是一种仪式,它承载着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对祖先先辈的追思,更是传承民族精神、维系社会秩序的关键纽带。这首祭祀乐章凭借其精妙的文字、严谨的结构和深邃的内涵,全方位地展现了祭祀活动的丰富意蕴,无论是在艺术审美层面,还是在历史文化领域,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一、逐联剖析,洞悉诗句深意

开篇“於穆时文,受天明命”,诗人以深沉而崇敬的笔触,盛赞祖先的伟大。“於穆”饱含赞叹,突出祖先的庄严肃穆与光辉灿烂;“时文”指代当时具有卓越才华和高尚品德的祖先。“受天明命”则表明祖先的统治与作为是接受了上天的旨意,拥有着神圣的合法性。这两句诗为全诗奠定了庄严肃穆的基调,表达出后人对祖先的无上崇敬,将祖先的地位提升到了与天地神明相通的高度。

“允恭玄默,化成理定”深入刻画祖先的治国理政功绩。“允恭”体现祖先的诚信与恭敬,展现其高尚的品德修养;“玄默”描绘出祖先在治理国家时,沉稳内敛,不事张扬。正是凭借这样的品质,祖先成功地推行教化,实现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化成理定”高度概括了祖先在政治治理上的卓越成就,体现了对祖先治国才能的敬仰与赞美。

“出震嗣德,应乾传圣”着重阐述祖先德行的传承,寓意国家的繁荣昌盛。“出震”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帝王兴起,“嗣德”表明祖先继承了先辈的优良品德,并将其发扬光大。“应乾”呼应天道,“传圣”则表示将圣明的品德和智慧传承下去。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祖先对家族优良传统的传承,更象征着国家在祖先的引领下,顺应天命,繁荣发展,生生不息。

“猗欤缉熙,千亿流庆”以激昂的情感,表达对祖先德行的赞美和对子孙后代的美好期望。“猗欤”为感叹词,表达赞叹之意;“缉熙”意为光明,形容祖先的德行如同光芒般闪耀,永不熄灭。“千亿流庆”则祈愿祖先的福泽能够绵延千秋万代,庇佑子孙后代繁荣昌盛,体现了对家族传承的深切期望,饱含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二、多维品鉴,领略艺术匠心

从结构层面来看,《大顺舞》布局精巧,对仗极为工整。四联诗句两两相对,“於穆时文”与“受天明命”,前者表达对祖先的赞美,后者强调祖先统治的神圣性,词性、结构和平仄相互对应,相得益彰。“允恭玄默”与“化成理定”,一个刻画祖先的品德,一个描述治理的成果,对仗精妙。后两联同样遵循这一规则,上下句在词性、平仄上高度契合。这种严谨的对仗结构,使诗歌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宛如一首悠扬的古乐,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感。读者在诵读过程中,仿佛能感受到诗歌的韵律如同跳动的音符,带来强烈的听觉冲击,沉浸在诗歌的艺术魅力之中。

在用词方面,诗人精心雕琢,用词精炼且表意丰富。“於穆”一词,简洁而有力地描绘出祖先的庄严与伟大,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祖先的光辉形象。“猗欤缉熙”运用感叹词和富有表现力的词汇,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祖先德行的永恒与光芒,使诗歌更具感染力。这些精心挑选的词语,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诗歌在有限的篇幅内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展示了诗人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从情景交融的角度来看,诗歌虽未直接描绘祭祀的具体场景,但通过对祖先功绩、品德和家族传承的赞美,营造出庄严肃穆、神圣而又充满希望的意境。诗中融入了对祖先的崇敬、对国家繁荣的赞美以及对家族传承的期望等情感,这些情感与诗歌所营造的意境相互交织,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祭祀现场,感受到古代祭祀文化的独特魅力,引发对历史、文化和家族精神传承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