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阿姐,我中举了! > 第152章 顺风镖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昨夜下了雨,官道有些泥泞,一脚下去,红泥便沾染到了布鞋上。

苏虎和陈及冠深一脚浅一脚,在官道上行驶了十里的样子,就看到了一个岔路口。

官道继续向前是白马镇的方向,靠左边的官道,则可以到达青山村。

这两条官道陈及冠都走过不少次,特别是去青山村的官道,每月休沐,至少来回两次。

至于苏虎就走的更多了,除开每月接送陈及冠休沐以外,平时还要给他送粮食或者衣物。

可以说,在读书一事上,阿姐和姐夫就是他的后勤,可以让他保证将心思全部花在读书上,不必被外事所烦扰。

在岔路口等着,陈及冠来到一旁的草丛,将布鞋上的泥泞尽数擦去。

日头上升,雾气散去,湛蓝的天空似乎变得更加明朗。

鱼鳞状的云层占据天空一角,今天很明显是个艳阳晴天。

不枉费夫子特意翻开《周易》算了一卦,定在今日出行。

等了约莫一刻钟,一辆驴车从官道驶来,一看果然是夫子和周云文。

陈及冠拱手行了个弟子礼,“弟子见过老师。”

随后挺起胸膛,朝周云文拱手,“文兄。”

周礼平点点头,周云文拱手回礼,“冠弟。”

将包袱行李放在驴车上,坐在车架上,赶车的任务交给了苏虎。

周礼平抚着自己的美髯,再次穿上了自己的生员服,带着儒巾,维持自己读书人的风度。

“招娣生产与否?”

陈及冠露出笑意,声音欢快,“阿姐产了一子,七斤六两,我取名为苏平安。”

周礼平也开怀大笑,“如此甚好,可惜近几日不得空,不然也该上门看望一番。”

“待府试结束,定要叫阿姐知晓夫子关心她。”

周礼平笑着虚指了他几下,“近月功课温习如何?可有懈怠?”

“回老师,不曾有懈怠,这次定要考取童生功名回来。”

周礼平诧异看着他,这可不像平日里谦虚低调的冠哥儿,难得看到他如此张扬自信。

“好,少年就要有意气,太过成熟也不好,平白失去许多感悟。”

周云文插了一句,“冠弟,你倒是自信满满,为兄可就惨了,没有半点儿信心。”

陈及冠也不知道他学的情况如何,只能用万金油的话术安慰,“文兄一次便能考过县试,想来要比旁人强上许多,何必妄自菲薄?”

周云文苦涩笑笑,“这次想来是考不上的,唉,明年再考,又要重新考一个县试,真是折磨。”

周礼平哼了一声,“闭嘴,听得我心烦,从未听说考前便唉声叹气,若不想考,大可回去。”

周云文缩了缩脖子,顿时不敢说话。

驴车摇摇晃晃,没一会儿,周云文又忍不住开口说话,但说的是学识一事,陈及冠和他讨论起来。

来到县城,已经接近正午。

四人先是来到西城一处民宅,敲了敲门,不一会儿,周云武打开了门。

互相行完礼后,来到里面,这是一个一进一出的宅子,有一个大院子,环境不算好,也不算差。

周礼平解释道:“云武常年在县学就读,便给他在县城租了个房子,也好住的舒适些,等冠哥儿这次考上童生,想必也要去县学就读,不若和云武一起?”

周云武看向陈及冠,一本正经道:“可。”

陈及冠笑笑,“此事以后再说,府试要紧。”

周礼平点头,“先歇息一番,驴车便寄放在这里。”

喝了一盏茶,几人来到外面,随便找了一家食肆,各自要了一碗阳春面。

吃完以后,周礼平便带着几人来到镖局。

古代的镖局还是挺繁华的,毕竟一旦涉及到跨县的出行,一般都要用到镖局。

镖局的作用很大,很明显的一方面就是保护安全,毕竟古代的生产力不高,绿林好汉什么的可不在少数。

而且地域如此广大,除了绿林好汉外,山林里的猛兽毒虫也不少。

当然,镖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辨认方向。

古代可没有导航这个东西,寻常百姓也接触不到堪舆图。

没有堪舆图,也就是地图,简直寸步难行,往哪个方向走都不知道。

而且哪怕你意外得到堪舆图,没有前辈带领学习,也看不懂地图。

而镖局是掌握堪舆图的,也有会看堪舆图的人才,所以请镖局很有必要性。

宁县只有一家镖局,叫做顺风镖局,意思很明显,一路顺风嘛。

镖局占地的面积不小,看上去十分气派,门口还有两座石狮子,不过很明显比四海钱庄的小了好几圈。

周礼平一走进去,立马受到镖局的重视,一名穿着短打劲装的昂藏大汉走过来。

这大汉明显蓄着络腮胡,身上带着股草莽气息,用江湖上独有的抱拳,很客气的说道:

“秀才老爷当面,小的乃是镖局三当家李三,不知前来是为物镖,人镖,还是银镖?”

这是镖局保护的三种方式,一种是押送货物,一种是押送银两等贵重物品。

周礼平不拿正眼看他,下巴微微微微仰起,傲气好似从骨子里散发出来,“自然是人镖。”

“不知先生要去何地。”

“自然是府城。”

李三了然,“想来先生是去府城参加童试。”

周礼平不置可否,也没回答的意思,直接道:“价钱几何,最好快些。”

李三当即道:“不知先生是走水路还是陆路?”

“有何区别?”

“水路五百文一人,明日便走,陆路八百文一人,后日便走。”

周礼平没有多问,他也不是第一次去府城了,直接道:“水路,四人。”

随后,拿了银钱给他。

李三很高兴的接过去,还多说了两句,“先生放心,此行并无闲杂人等,全是去府城赶考的学子。”

周礼平表情松缓,闻言心情好了不少,“如此最好。”

出了镖局,陈及冠要将路费给夫子,周礼平没接,他还至于如此斤斤计较。

陈及冠想了想,也没再给,打算去县城住客栈时,一并帮夫子和文兄开了。

夫子虽然是秀才,想来也不富裕,毕竟两个儿子都要读书,还是不要让夫子为银钱苦恼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