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玄幻魔法 > 我一废物皇子,被女剑仙看上了 > 第129章 儿臣请父皇退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梁皇苍老的面庞上跳动,宛如他此刻难以平静的内心。

梁皇的目光如鹰隼般,死死盯着姜临那张推荐姜夏为太子的脸庞。

姜临,那个让他又忌惮又不得不倚重的儿子,其周身散发的强大气息与暗藏的勃勃野心,始终是梁皇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而如今,姜临看似无意储君之位,这般态度令梁皇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

他在心底暗自盘算,姜夏性情温和,在朝堂之上根基尚浅,相比其他皇子,无疑是更好掌控的存在。

思忖再三,姜夏竟成了他眼中太子之位的绝佳人选。

“好!既然临儿如此举荐,夏儿,你可愿担此重任?”梁皇沉下声音,那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也随之落在姜夏身上。

这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将姜夏内心的慌乱看得一清二楚。

姜夏如遭雷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紧紧贴着冰冷的青砖。

他的身体止不住地颤抖,声音也跟着发颤:“儿臣惶恐,愿为父皇分忧,定不负所托!”

此刻的他,心中满是震惊与不安。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但他心里明白,在这深宫中,面对手握生杀大权的皇帝,还有实力深不可测的姜临,他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

他唯一能做的,便是顺从,配合好这两人,否则等待他的,或许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梁皇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他立刻命人取来笔墨。

一时间,御书房内陷入一片寂静,唯有笔尖划过宣纸的沙沙声,在这静谧的空间里格外清晰。

很快,册封太子的旨意便已拟好。

梁皇缓缓拿起玉玺,那玉玺在烛光下泛着幽幽的光泽,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当玉玺重重地盖在旨意上的瞬间,姜夏的身份彻底改变。

从这一刻起,他成了大梁王朝的太子,未来皇位的继承人。

“谢父皇隆恩!”姜夏双手接过旨意,脸上却无半分喜悦。

他的眼神中满是忧虑与无奈,深知自己不过是姜临与梁皇博弈间的一枚棋子。

这太子之位看似尊贵无比,实则危机四伏,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平息。

姜临望着神色得意的梁皇,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冷笑,那笑容仿佛带着无尽的嘲讽与算计:“父皇,您以为册封完太子,这一切就尘埃落定了?”

梁皇脸色骤变,如临大敌般警惕地看着姜临,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慌乱:“你还有何事?”

“儿臣想问问父皇,您这九品大宗师的修为,究竟是如何得来的?”姜临的声音冰冷如霜,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利刃,直插梁皇的心脏。

这话一出,整个御书房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梁皇浑身一震,手中的茶杯“啪”地一声摔在地上,碎成满地瓷片,清脆的碎裂声在寂静的书房中格外刺耳。他强作镇定,怒喝道:“放肆!朕的修为自然是多年苦修所得,岂容你质疑!”

“苦修?”姜临嗤笑一声,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嘲讽,“若儿臣没猜错,父皇是用了韩王献上的那件金刀门秘宝吧?那件宝贝能掠夺武者的天资,化为己用。短短时日,父皇便从七品突破到九品,也正是有那件宝贝存在。可那些被夺走天资的天才武者,却沦为废人,甚至暴毙而亡。”

姜临的话语如同一记记重锤,敲打着梁皇的内心,也让一旁的姜夏听得目瞪口呆。他从未想过,梁皇修为突飞猛进的背后,竟藏着如此骇人听闻的秘密。

御书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梁皇脸色惨白如纸,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周身金色真气疯狂涌动,将书房内的桌椅震得东倒西歪。

他声嘶力竭地吼道:“你……你胡说!这是污蔑!是你为了谋逆编造的谎言!”

“是不是谎言,父皇心里清楚。”姜临不慌不忙地缓缓抽出一份奏疏,那奏疏仿佛是致命的证据,“事情到底如何,皇叔早就查清楚了,以姜恒手下人的实力,还逃不过靖武司的监控。皇室暗中残害天才武者,此乃天大的丑闻。为了大梁的未来,儿臣恳请父皇……退位!”

“退位?!”梁皇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怒极反笑,眼中满是不可置信与愤怒,“姜临,你以为你是谁?朕的皇位是宗室认可,受万民拥戴,岂是你说退便能退的!若想让朕退位,除非宗室老祖亲自下令!”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御书房的门“砰”地一声被推开,靖王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他神色阴沉,周身散发着一股肃杀之气,手中捧着一卷泛黄的密令。

“皇兄,这是老祖的意思。”靖王沉声道,目光扫过众人,那目光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老祖得知真相后,震怒不已。他命你即刻退位,将皇位传于贤能之人,以平息天怒人怨!”

梁皇如遭雷击,踉跄着后退几步,险些摔倒。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靖王,喃喃道:“不可能……老祖怎么会……”此刻的他,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量,心中的支柱轰然倒塌。

靖王将密令展开,声音低沉而坚定:“皇兄,事已至此,莫要再执迷不悟。为了皇室的颜面,也为了大梁的安稳,你就遵令吧!”

姜临平静地看着梁皇,眼神中带着一丝冷漠与掌控一切的自信:“父皇,您可还有异议?”

梁皇环顾四周,看着姜临的从容、姜夏的惶恐、靖王的坚决,心中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

他缓缓闭上双眼,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十岁。

“罢了……罢了……”梁皇长叹一声,那声音中充满了无尽的疲惫与无奈。

他缓缓从怀中取出象征皇权的传国玉玺,手颤抖着递给姜临,“这皇位,朕让了……”

······

第二天,皇帝退位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京城的朝堂内外掀起惊涛骇浪。

百官们得知此讯,无不震惊得呆立当场。

昨日宣王进宫,众人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可谁也没能料到,事情竟会以梁皇退位这等震撼的结局收场。

在众人的认知里,皇权至高无上,轻易不可撼动,如今梁皇却被迫让出皇位,怎能不让他们惊愕万分。

今日的大朝会,本是众人翘首以盼新皇登基的时刻。

在百官们的猜测中,宣王姜临实力超群,手握靖武司大权,又在朝堂上展露锋芒,逼退梁皇,登基称帝似乎是顺理成章之事。

然而,当众人踏入朝堂,却惊异地发现,端坐在皇位之上的,竟是一向低调的安王姜夏。

这一变故,让百官们始料未及,朝堂之下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这……怎么会是安王?宣王呢?”一位官员低声嘟囔,满脸的疑惑与不解。

“谁能想到啊,原以为宣王肯定会登基,怎么最后是安王坐上了皇位。”另一位官员附和道,眼中满是震惊。

就在百官们议论纷纷之际,靖王大步走进朝堂。

他神色威严,周身散发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息。

靖王站定后,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诸位大人,如今新皇已立,乃是安王。这是皇室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也是为了大梁的稳定与繁荣。”

众人听闻,虽心中仍有诸多疑问,但在靖王的威严之下,也只能纷纷行礼,齐声道:“臣等参见新皇,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安王姜夏坐在皇位上,心中却忐忑不安。

他深知自己能登上皇位,全是姜临的安排。

望着台下的百官,他强自镇定,开口说道:“朕初登大宝,深知责任重大。还望诸位爱卿能一如既往地辅佐朕,共同治理好大梁。”

这时,宰相罗明煦出列,恭敬地说道:“臣等定当尽心竭力,辅佐陛下。”

说到这,他顿了顿,又环视周围一眼,说道:“今日新皇登基,为何不见宣王殿下?”

他很清楚,按照宣王的实力,完全有能力当上皇帝。

昨日发生那么大的事情,宣王却不见了踪影,这着实有些奇怪。

皇权更替,最是容易动摇朝廷根基,若是宣王再次出现,要争夺这皇位,怕是又要引起一番动荡。

群臣也纷纷抬头望了过来。

他们也十分的好奇,宣王为何没有出现。

坐在皇位上的姜夏面无表情,扭头瞥了一眼靖王。

见状,靖王缓步走了出来,说到:“宣王无意皇位,日后会在靖武司修行,诸位大人也不必多想。”

罗相闻言,顿时心中有了想法。

他知道,宣王实力强大,有着九品大宗师的境界,不管是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

在他看来,宣王如今的实力,早已无需借助皇权来彰显自己的地位。

再者,宣王年纪轻轻,未来有很大可能会突破到九品之上的境界,宣王无意皇位倒是正常。

百官们听了靖王的解释,心中虽仍有疑虑,但也不得不承认,宣王的选择确实有其道理。

然而,朝堂上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这个结果。

户部尚书刘信站了出来,神色有些不自然地说道:“靖王殿下,话虽如此,但安王殿下此前在朝堂上并无太多建树,骤然登上皇位,恐怕难以服众。而宣王殿下如此强势,日后若有二心,朝堂该如何应对?”

他原本是太子的人,前段时间又投靠了韩王,可不管是选择谁,最后都没有个好下场。

而他奋斗这么久,最终却还是没能得到从龙之功,这无疑让他极为难受。

如今安王登基,他这个户部尚书的位子必定坐不长了。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众人都明白刘信话中的深意,他这是在质疑安王的能力,同时也对宣王的忠诚表示怀疑。

靖王脸色一沉,冷冷地说道:“刘大人,慎言!宣王殿下对大梁忠心耿耿,日月可鉴。他为大梁立下赫赫战功,若没有宣王殿下,我大梁边境恐怕难以安宁。至于安王殿下,虽此前行事低调,但他心怀天下,勤奋好学,定能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你身为朝廷重臣,怎可说出如此动摇人心的话?”

刘信心中一紧,额头上冒出细密的冷汗。

他深知靖王的权势,见靖王如此护着宣王,他心中惊惧不已。

他连忙躬身行礼,说道:“靖王殿下恕罪,臣一时失言,还望殿下和陛下不要怪罪。”

安王姜夏看着这一幕,心中有些无奈。

他知道刘信是韩王的旧党,如今韩王已死,刘信心中恐怕还存着别的心思。

他深吸一口气,看着刘信,冷声说道:“刘大人,宣王为朝廷付出颇多,不是你可以质疑的,朕看你年岁不小了,这户部就交给其他人来打理吧,你回乡养老去吧!”

刘信神色一僵,虽说他早就知道自己坐不稳这个位子。

可他也没想到安王会现在就撤了他的职。

年岁不小?他今年也不过五十出头,对于一部尚书来说,这正是奋斗的年纪!

眼看着新皇直接拿刘信开刀,朝堂上的气氛顿时有些紧张起来。

就在这时,宣王姜临大步走进朝堂。

他身着一袭玄色蟒袍,身姿挺拔,气势非凡。

众人见他进来,纷纷行礼。

姜临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免礼。

他走到朝堂中央,目光扫过众人,说道:“诸位大人,如今新皇已立,这是大梁的新起点。我姜临虽不登皇位,但也会为大梁的繁荣尽自己的一份力。希望大家能放下心中的疑虑,齐心协力,辅佐新皇。”

罗相上前一步,说道:“宣王殿下深明大义,我等自当听从殿下的吩咐。”

······

京城外,一骑疾驰。

“急报!南郡急报!”

“蛮族叩关!”

随着前线奏报传入京城,新君继位的喜悦氛围顿时戛然而止。

姜夏看着手中奏报,十分的头疼。

“蛮族刚跟我大梁签订条约,为何会突然叩关?”

当了这个皇帝之后,他这才意识到皇帝的难处。

如今朝廷钱粮紧缺,想要支撑一场大战并非易事。

更何况,蛮族来势汹汹,想要挡住蛮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