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怎么样?”马厂长着急忙慌地说着:“还有他那边是不是想把你抢走?
小林啊,你可不能跟着他们走,你舍得你一手创立的成衣车间吗?你舍得在这里的兄弟姐妹吗?最关键的是你舍得我这么个好领导吗?”
马厂长认真地说着,他能感觉的到林清宛如一条小溪一样流入他们纺织厂这个死水坑,不停地带来惊喜,也带着纺织厂改头换面越来越好。
林清也认真琢磨着,说实话她都舍不得。
尤其是经历了后世很多沙币老板,在这个年代能遇见马厂长这样开明的领导。
她更舍不得。
“放心,马厂长我拒绝了,我还是愿意在你手下办事。”林清说着好听的话:“至于订单A市百货商店一共要了五百条,并且每条十块钱。”
“什么,十块钱?”马厂长嘴唇微张。
刚林清说的时候他觉得这件事情是天方夜谭,可没想到最后成了真。
但下一个惊喜更大。
“而且温主任表现出和我们纺织厂长期合作的意愿,让我们下一次生产春装一定要给他们寄一点样品过去。”
马厂长一听,更是激动,在办公室不停地转圈圈,嘴巴一直念叨着:“好好好,太好了!”
他就知道,小林是她们纺织厂的福星。
瞅瞅,这才多久一个又一个的惊喜降临在纺织厂的头上。
马厂长又将本子递给林清:“小林,辛苦你了,趁热打铁其他家你也联系联系。”
“行。”林清在本子旁边备注了一下信息,便拨打了下一家的电话号码。
后面两家也特别顺利,都抱着和林清一定谈成的想法进行交谈。
为了公平也为了纺织厂的名声,每一条林清都报了同样的价格。
有些人觉得林清报的价格贵,可一听林清一解释,瞬间觉得价格合理起来。
马厂长一直认真听着,等林清一挂电话,马上凑了过来。
林清自觉地分享着订单:“马厂长,这一家供销社也要了三百条微喇裤,后续也有续订的想法。”
至于能不能做长久生意,全看这次了。
马厂长翻看着手中的本子,心里面快速地算着总量,越算嘴角的笑容就越大。
他激动地放下了本子,朝着林清比了个数字:“小林,你知道一共多少订单吗?两千条!就现在已经有两千条的订单了!”
马厂长喜滋滋的说着,就这只是初步订单,他相信林清的东西好,他们一定能接到更多的订单。
“还不错,接下来就是抓生产了。”这个数字,林清还不满意,还有进步的空间。
“嗯,这事情可得看你了。”马厂长笑眯眯地说着:“对了,小林你上次说扩大车间,再增加多少人?”
“先20人吧,就是马厂长能不能给我几个名额?家属院有不少手工活不错的军嫂。”林清想起自己对杜娟说的话。
便厚着脸皮要了个机会。
“当然可以!”马厂长想到部队对防水布料的赞叹,现在正是时间和部队打好关系。
没准以后还能接到部队的单子呢,马厂长忙着道:“小林,我给你十个名额,你有一票决定权。”
马厂长深知想要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的道理。
而且林清是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出错的人,他不介意多给林清一点权利,也能把林清这人给哄着,继续给纺织厂卖力。
“谢谢马厂长。”林清笑道:“放心,我一定会选合适的人,那我就去成衣车间看看生产情况。”
“你去吧。”马厂长现在心情极好,挥挥手就让林清走了。
等林清走后,马厂长也拿着本子出了门,他现在就想找王永佳炫耀炫耀,谁说他不是个好厂长了?
这才开年,纺织厂就有这么大的几笔订单,当真给开了一个好头。
林清捏了捏温婷韵的小脸:“你怎么不会说话啊,你要是会说话,我们也能快点帮你找到爸爸妈妈。”
“啊啊。”温婷韵又是啊啊了两声,弄得林清彻底无语了。
也不知道肖文屹那边能不能想办法。
林清带着孩子一路到了成衣车间。
一群人喜气洋洋地聊着过年发生的事情,热闹的氛围在车间里面笼罩着。
“林主任,你来了啊。”张和华笑眯眯地说着,一看林清身边竟然跟着一个孩子,惊讶道:“小林,你竟然有孩子了,长得还挺像你。”
一听这话,其他人都围了过来:“呀,林主任你的孩子长得真像你,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
林清此时很纠结,要不要和她们说,你们夸早了,这不是她的孩子。
“林主任,你看着年纪挺小的啊。”
林清:”因为我确实年纪不大,这孩子也是外面捡到的。”
“啥捡到的?”张和华满脸惊讶:“林主任,你在哪里捡的孩子,那里还有没有我也去捡一个。”
张和华满脸羡慕地看着林清,要知道她这辈子就特别想要个女儿,怎奈何女儿缘浅,一直都没得到一个女儿。
她的话说完,满室哄笑:“张组长你以为是捡萝卜啊,还问有没有能捡的,就是可惜这么乖的一个孩子了,怎么就被丢在外面了呢。”
林清大概解释了一下原因,便开始忙起正事:“我有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你们要先听哪一个?”
众人紧张脸,犹犹豫豫地开口道:“要不好消息?我们先甜后苦吧。”
“咱们车间一共收到了两千件微喇裤的订单。”
“真的?这可真是个好消息。”众人感叹着,可心里面却在揪心林清下一个坏消息是什么?
抱着忐忑的心情催促林清快说坏消息。
“多了这么多订单,你们的工作量也得跟着增多。”林清看着车间的几个人:“所以,未来的这段日子大家都得忙了,当然还是那句话,我会和马厂长争取奖励,不会让咱们白忙活的。”
众人齐齐松了一口气:“林主任,你这明明都是两个好消息!”
“是啊,林主任你刚才可吓死我了,我都要以为车间不要我们了。”
林清惊,她本来以为现在都是国家单位,同工同酬,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不会太高,却没想到自己想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