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斗诗规矩说好了要轮流出题。
刚才是李慕白出的题,这回自然该许平安了。
许平安低头思索片刻,随后目光扫过廊下执伞观战的歌姬们,折扇啪地敲在掌心,爽快道:
“醉花楼里这么多漂亮姑娘。”
“第二题咱们就以美人为题吧。”
“李公子意下如何?”
听到要写美人,李慕白心里乐开了花。
他折扇轻摇间,腰间缀着的羊脂玉佩撞出清脆声响。
他整天泡在花街柳巷,写美人诗可是拿手好戏。
当下指尖蘸了酒水在案几上勾画,已有佳句在喉头滚动。
当即拱手应道:“丰林伯这题目好!”
“咱们就以美人为题。”
随后,两人各自低头琢磨起来。
没过多久,又是李公子抢先开口。
他霍然起身时,摇头晃脑道:“美人喜红妆,身披紫罗裳,铜镜映粉黛,轻嗅女儿香。”
四句吟罢,廊下顿时响起琵琶急弦,似在应和诗韵。
“好!李公子这首红妆诗绝了!”
“不愧是咱上京头号才子!”
边上的书生们立刻捧场叫好。
不过这回周围的看客们倒没跟着起哄。
说实话,李慕白这首诗写得挺普通。
也就文人酒会上逗逗歌女还行,根本拿不出手。
跟他自封的‘上京第一才子’名头差得老远。
唯一能夸的也就是写得快。
书生们喊了几嗓子,见没人附和,也讪讪地收了声。
这会儿大伙都眼巴巴望着芙蓉阁。
都想看看这个自称武夫的丰林伯,能写出什么样的美人诗。
不多时,许平安在窗前轻声念道:“晨起梳云鬓,唇间点朱砂,夜里绣罗裙,为君付年华。”
话音落下,醉花楼里又安静了。
众人低头默念着诗句细细品味。
要说许平安这首美人诗,倒也不是说写得多么惊世骇俗。
不过比起刚才李慕白那首酒会诗,可真是高明不少。
最关键的是诗里没有半点对姑娘们的不尊重。
反而道出了青楼女子们的心酸无奈。
这醉花楼里来来往往的,除了花钱找乐子的客人。
最多的可不就是这些沦落风尘的苦命女子。
虽说她们未必有多少文采,但这诗里的意思都听得真切。
天没亮就要梳妆打扮,深更半夜还在赶制衣裙,苦练歌舞强颜欢笑,为的不过讨客人欢心。
这诗虽用词直白,却把姑娘们的艰辛道了个明白。
客人们还没表态。
楼里的姑娘们倒先拍手叫起好来。
“为君付年华,写得真绝!”
“丰林伯这诗当真了得!”
“何止是绝啊,简直把状元楼女子的心酸和无奈写活了。”
“这句诗一出来,恐怕有不少状元楼姑娘都得对许大人芳心暗许了吧。”
“………………”
就连陪在许平安身边的紫玉、青莲两位姑娘,听着听着眼眶都泛了红。
两位美人儿端着酒杯就迎了上去。
“伯爷懂我们女儿家的难处,实在不知该怎么谢。”
“敬您一杯,伯爷可要喝干净呀。”
许平安朗声大笑,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这轮比试谁输谁赢。
光看姑娘们的反应就再清楚不过。
可李慕白哪肯认这个账。
要是真输给许平安这个武夫,哪怕只输一局,他这京城第一才子的脸往哪儿搁。
这位李公子硬是厚着脸皮宣布打成平手。
这下连醉花楼的姑娘们都看不下去了。
有人小声嘀咕:“许大人的诗明明更好,怎么就平局了?”
“李公子这脸皮怕是比城墙还厚。”
“以前还真以为他是个大才子呢。”
“现在看啊,就是个输不起又爱装模作样的家伙。”
这些闲言碎语,李公子全当耳旁风。
他琢磨着只要最后能赢,现在这点小插曲根本不算事儿。
按规矩轮流出题,第二轮该轮到李公子了。
他眼珠一转选了山水题——这可是他的杀手锏。
要说为啥选这个?
原来有次游山玩水时,
他碰见个戴斗笠的在山里念诗,那山水诗写得绝了。
他记性好,硬是把整首诗背下来了。
这些年也没见这诗流传开,这会儿被许平安逼得没退路,干脆把这杀手锏使出来镇场子。
虽说这算违规操作,
可李公子现在管不了那么多——
他压根没想到许平安这个武夫作诗这么厉害,
自己反被压着打。
再不用点手段,京城第一才子的招牌真要砸了。
在众人注视下,李慕白大步走到桃花坊中央,
整了整衣袍摆好架势,中气十足地念道:
“晨光破晓雾,翠鸟报春来,独坐观山色,繁花映水开。”
诗刚念完,场子安静了几秒,突然爆出满堂喝彩。
平心而论,这诗确实有两把刷子。
境文采都属上乘,连看热闹的客人们都跟着点头。
“妙啊!这观山色把景致写活了。”
“听着诗就像亲眼看见青山绿水似的”
“难怪人家敢称京城第一才子,确实有料!”
“不愧是首辅的得意门生啊。”
“这文采当真了得。”
“这诗配酒喝正合适。”
满堂宾客的赞叹声中,醉花楼的姑娘们早把诗句誊在花笺上,打算谱成新曲传唱。
这首《观山色》俨然成了今日诗会的魁首。
李慕白的风评一下子逆转了。
楼上楼下无论是看客还是歌女,都在夸李公子才高八斗。
李慕白见这阵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他在满堂喝彩声中,冲着芙蓉阁方向抱拳作揖,眉梢眼角都挂着得意:“丰林伯——”
“您看我这山水诗可还入眼?”
“接下来该您接招了。”
“大伙儿都盼着您的大作呢。”
这会儿的李公子鼻孔朝天,那神态活脱脱写着:京城才子我认第二谁敢称第一?许平安你输定了!
许平安眯了眯眼。平心而论,这诗确实文采斐然。
可仔细咂摸,和李慕白往日那些打油诗根本不是一个路数。
肚子里没点墨水的自然看不出门道,但平安早嗅出不对劲。
十有八九,这诗是李慕白抄来的。
至于原作者是谁——
眼下要紧的是斗诗,这事儿倒不打紧。
既然你李慕白不仁,那也就休怪我许平安不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