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楷直面兵锋,倏然弯弓引箭。

霎时间,弓如满月,箭似流星,直取朱劫心窝。

朱劫慌忙侧身,自以为躲不过这致命一击,却一时不防,一箭射穿臂膀。

“痛煞我也!”他一声惨叫,险些跌落马下。

“将军!”一众亲兵慌忙叫道,争相挡在身前。

“可惜了!”高楷眼眸一眯,“传令,弓弩手轮射,陌刀阵在前,唐检、哥舒浩,尔等率军袭扰侧翼。”

“是!”传讯兵卒肃然应下。

片刻后,战鼓擂响,轰隆如雷,一声声传遍整座山野。

这一战,从四更时分,杀至天明,晨光微熹时,朱劫见机不妙,慌忙逃窜。

身后,唯有千余兵马跟随,其余者,除却战死,尽皆投降。

“主上?”马规元与哥舒浩厮杀正酣,却见朱劫率众逃走,将他弃如敝履,不由目眦欲裂,手中长刀垂落。

哥舒浩暗道一声好机会,持横刀,将他劈落马下,正要砍下首级,却见高楷策马奔来,朗声道:“留他一命。”

“是!”

三两个士卒将马规元五花大绑,带了下去。

高楷看他一眼,不由笑道:“倒是一员大将。”

“主上,朱劫逃往渠州,是否前去追击?”唐检拱手问道。

“不必了。”高楷望一眼天际,摆手道,“穷寇莫追,且收拾战场,攻取大寅城。”

“是!”

另一头,斗子山巅,谢无逸长身玉立,手持一枚赤符,冷声道。

“师叔,你已夺去掌门之位,独享门中气运,自可静坐修持,有望得道飞仙。”

“为何辅佐朱劫,助纣为虐?”

“助纣为虐?”云端,文景道人衣袂飘然,笑道,“师侄,你久在樊笼里,怕是忘了,凡人不过草芥,春风吹又生,本就是我等修行人资粮。”

“我不过借些气运,修持大道,纵然死去一些人,又有何妨?”

“反倒是你,师侄,抛弃无上大道,深入凡尘俗世蝇营狗苟,着实本末倒置。”

谢无逸摇头道:“道法自然,不光在深山幽谷,更在这神州大地、芸芸众生之中。”

“师叔凌驾于众人之上,将凡人视作蝼蚁,予取予求,却忘了,自身也是天地一环,并未超凡脱俗。”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方才是大逍遥、大自在。”

文景道人颇为惊讶:“文和师兄只有三位弟子,谢无忧为女冠,前途有限。”

“恒通鼠目寸光,不去辅佐中原豪雄,反倒投效异族,实为可笑!”

“倒是你,谢无逸,昔日道法粗疏、性子懒惰,修炼道法不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没想到,竟有这番见识。”

“师叔谬赞了!”谢无逸摇头一叹,“道心惟微,我在兴州为官数载,方才发觉,这六欲红尘,才是道心历练最佳之地。”

“千古岁月,悠悠漫长,若无一颗坚定道心,纵然法力惊天动地,也不过一块顽石、一棵朽木,迟早迷失在宙光真水之中。”

文景道人笑道:“你虽有一颗圆融道心,然而,境界不到,所见所闻,皆束缚在一射之地,太过狭隘。”

“时移世易,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唯有历久弥新,时时自省,方能与世长存。”

“正所谓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谢无逸面色平淡:“我不求不死不灭,只愿道心澄澈,不忘根本。”

“师侄好志气!”文景道人称赞一声,“只是,这六欲红尘之中,因果纠缠,劫数重重,稍有不慎便身死道消。”

“师侄辅佐高楷,便如此笃定,他可混元天下么?”

“我不曾笃定。”谢无逸直言不讳,“我只知晓,主上是这天下群雄之中,少有以民为本者。”

“纵观他起兵以来,不知多少次,甘冒险境,为民除害,拨乱反正。”

“这等仁主,必得天命。”

文景道人笑了笑:“他一身气运,麾下两道,可并非由天命而来。”

谢无逸点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正是主上过人之处。”

“师叔,朱劫为人如何,你心知肚明,何不悬崖勒马,与我一同辅佐主上,成就一番事业?”

文景道人摇头失笑:“你有你的道,我亦有我的道,何必牵强。”

谢无逸正色道:“道唯一,法万千。”

“天下三十三支道脉,实则殊途同归,更何况同门同宗,必有弥合之处。”

文景道人不为所动:“师侄,看在师兄面上,我不与你一介小辈相争。”

“然而,天道运转,必有一决生死之时,我可不会再手下留情。”

谢无逸郑重道:“期待有朝一日,领教师叔妙法。”

文景道人略一点头,倏然化作云雾散去。

谢无逸放下紧绷的心弦,喘了几口粗气,苦笑道:“师叔修为越发深厚,恐怕我与长姐联手,也非一合之敌。”

“若要阻止他继续妄为,必得请来恒通师兄,或有一丝胜机。”

想到这,他凌空绘制一枚符箓,一挥手,便见其晃晃悠悠,飞入云霄不见。

朱劫逃走,大寅城县令开门投降,高楷率军至县衙坐镇。

“杨烨,有劳你书写檄文,传至安固、伏虞、宕渠、咸安、大竹诸县。”

“是!”杨烨文思敏捷,一挥而就。

不多时,夏侯敬德、段治玄二人回返,传来捷报,已将朱劫一万兵马杀败,俘虏甚多。

“好!”高楷大喜,当即下令,派遣唐检、哥舒浩诸将前往五县收降。

便在这时,谢无逸回返,面露惭愧:“主上,微臣修为浅薄,未能制止师叔。”

高楷笑道:“不必自责,文景修行百年,心志坚定,绝非三言两语便能动摇。”

说话间,唐检奉命押来一人。

高楷为其松绑,郑重道:“马郎将可愿为我效力?”

马规元叹道:“既然被俘,蒙高郡公不杀之恩,末将愿降,效犬马之劳。”

“好!”高楷朗声笑道,“既入我麾下,且为郎将,待立下郡军功,我自有赏赐。”

“谢主上!”马规元拱手道。

高楷抬头望去,这马规元头顶青气成云,红光飞旋,竟有大将军之资,着实叫人惊奇。

众人见此,纷纷道贺:“恭喜主上,又得一员虎将!”

“同喜!”高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