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出来劝盛昭明,“王爷,陛下这会正忙着呢,要不您先回去?”
盛昭明并不意外陛下的态度。
只是笑了笑,“王公公,你跟父王说,我今日送礼的,年前一路奔波,没来得及准备,今个儿才送到。”
“这......”王茂有些犹豫。
盛昭明又补充道,“你放心,今日不该问的话,我一个字都不问。”
王茂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又进了御书房。
“陛下,明王说他来送礼的。奴才瞧见他手里果真捧着一个盒子呢。”
天佑帝想了想,“那就让他进来。”
他看看这孩子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怎么突然要给他送礼?
盛昭明进了御书房,跪下行礼,“儿臣给父王请安,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佑帝上前扶他起来,“你我父子,私下莫要多礼。”
又瞥了眼他手里举着的木盒,笑道,“我听王茂说,你专程来给我送礼?”
他摆摆手,“你有心就行,礼儿不礼儿的,朕也不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嘉安府富庶,往年进贡了不少好东西,他的私库里还藏着不少没分给后宫众妃嫔。
明王封地在嘉安府,想来拿来的也是嘉安府的东西,他并不在意。
但也是孩子的一片心意。
他扭头示意王茂去接。
盛昭明却没直接给王茂,而是对天佑帝道,“父皇,儿臣盘桓盛都许久,继续留下或恐于理不合。”
天佑帝定定看了他一会,转而对一众太监宫女道,“你们都出去吧。”
他看得出来,昭明是有话要对他说。
等王茂带着一众伺候的宫人出去,盛昭明立刻又跪了下去。
“儿自去年去了封地,日日都思念着父皇和母妃,每每想到自己不能父皇和母妃跟前尽孝,便日夜寝食难安。
但规矩不可废,儿已经在盛都待太久,若继续待下去,或恐为人诟病。”
“儿不愿父皇为难,想着还是早些回封地去吧。”
盛昭明说着说着,眼含热泪。
看得天佑帝唏嘘不已,“明儿啊,朕就知道你最孝顺,也最听话懂事。”
这孩子会为他着想,另外几个不孝子为了不去封地,各种手段层出不穷的,一点也不能体会他的不易。
“那过几日,儿子就回封地去。”
天佑帝有些不舍,将人扶了起来,道,“你放心,这次回家,朕会再赏你一些人与物,绝不会让你在嘉安府受苦。”
“父皇说笑了,您给我选了块好地,人才济济的,也不穷,儿子是去享福的。”
天佑帝点点头,“你满意就好。”
又笑问,“你说这是给我送的礼?是什么东西,怎还不给朕打开瞧瞧?”
盛昭明打开木盒,捧到了天佑帝面前,“这是儿子在嘉安府寻到的话本,儿子看着觉得好,就让下头的书局去印了,这印出来的第一份,送给父皇解闷。”
天佑帝震惊的望着盛昭明。
这孩子,给他送了啥?
话本子?
他虽然私下爱看,但他都是偷偷让王茂出去买的。
这孩子怎么发现的啊?
天佑帝有些尴尬的环顾左右。
幸亏他让人都出去了。
要是被人知道他爱看话本子,或者说让人知道昭明这孩子给自己送话本子,御史大夫的唾沫星子能把他们父子两个淹死。
“你这孩子,父皇不爱看这东西,你拿回去。”
天佑帝说着,眼珠子却是不由自主的望着封面上的名字。
咦,似乎是没有看过的话本子。
回头得写下来,让王茂出宫给他买呢!
盛昭明在陆启文那一句会哭的孩子有糖吃里受到了启发。
见天佑帝这个态度,他立刻将演练好的表演甩了出来。
他伸手抱着天佑帝的大腿,“儿子知道父皇不缺金银,不缺奇珍异宝,整个天下都是父皇的。但心情好坏,却是爹您自己的。”
“儿子给爹送这话本,完全是因为儿子看了很欢喜,也想让爹感受到这一份欢喜。”
“这是儿子送爹的。爹不想看,就扔了。”
一声声儿子与“爹”,让天佑帝好似看见了盛昭明小时候的模样。
那个时候他年纪小,听了别人喊爹,回来也喊他“爹”,的确让他心头欢快了一阵。
多少年没自己“爹”了,这么一句,让天佑帝很是受用。
当场道,“你若是想继续留在盛都一段时间,也是可以的,爹不赶你。”
盛昭明摇摇头,“不能让爹为难,儿子以后寻到机会了,再回来看望爹。”
父子两个很久没有这么亲昵的说过话了。
盛昭明勇于突破自己的“矜持”,说的一席煽情话令天佑帝心头暖暖的。
直到最后人走了,他还坐在御书房里傻乐。
王茂伺候他喝着茶水,问,“陛下,可要将这盒子收起来?”
“不用,就在案上摆着。”
说着,又道,“你去歇着吧,朕今日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也歇一会。”
“是。”
等王茂离远了站直守着,天佑帝想着也没几个折子了,便打开了木盒。
这么厚的话本子,他也是一次见,委实有些好奇。
他拿出了那本卷一,随手翻开。
这一翻,就到了掌灯时分。
过了一会,等到安寝翻牌子的时辰,王茂提醒道,“陛下,昨日您答应了皇后,今日还会去坤宁宫。”
天佑帝看得头也不抬,也没回话。
王茂见陛下大有不看完不休息的架势,立刻遣了小太监去坤宁宫传话。
又等了一会,眼见到就寝的时辰,天佑帝还在熬夜看书。
王茂继续劝,“陛下,该安置了。”
天佑帝深吸一口气,“你别催,朕要看完。”
到了第二日,顶着两个黑眼圈的天佑帝微服私访出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