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行面前摆着一封家信。
是他儿子寄来的,说是这次从户部郎中右迁为户部侍郎了。
他心情不错。
陆启霖小跑着进了书房,“师父。”
安行瞥了眼他脑门上的薄汗,“毛毛躁躁的,像什么话?”
陆启霖嘿嘿一笑,上前捏着他的肩膀,“师父,听说今个儿盛都安府来人了?”
安行眯着眼,享受着他“微不足道”的手劲。
“是啊,君谦来了一封信。”
安玮,字君谦,是安行的独子。
陆启霖捏的更用力了,“师父,既然师兄寄来了家书,不知道是否还有别的信?”
他大哥离开了一个多月,早就该到盛都了,要是寄平安信,这会应该也到了。
安行摇头,“除了一封信,并无其他,哦,还有不少盛都流行的布料和特产,我儿媳给你也准备了些,晚点我让人送去你房里。”
陆启霖想要的,可不是这些。
脸上不由露出焦急的神色。
“山中人”的事情很棘手?
以至于大哥迟迟都不能往家里送平安信?
“怎么停了?继续啊。”安行问道。
陆启霖又问,“那师兄可有带别的口信回来?也不知我大哥在盛都如何了?”
安行摇头,“并无。”
陆启霖彻底松开手,叹了一口气,道,“我还是练字吧。”
这孩子......
安行翻了个白眼,哼道,“过来看看,你师兄笔力如何。”
陆启霖乖乖走过去。
就见安行缓缓摊开信件,将信往他面前推了推,“看看吧。”
陆启霖低头认真看。
信写的很简洁,前面都是问父亲安之类的词,后面则是说自己右迁了户部侍郎,后面则是一些自勉以及祝福父亲身体康健的话。
陆启霖心头如拔云见日般亮堂起来。
安行将他的表情变化尽数收入眼底,挑眉一笑,“看明白了?”
陆启霖重重点头。
“可放心了?”
陆启霖点头如捣蒜。
“那就去写字吧。”
“是!”
他屁颠屁颠跑去了自己的书桌前,开始“产出”今日的话本。
右迁。
在明王和大哥到了盛都不久,师父的儿子安玮就升官了。
这是一个讯号。
那就说明,大哥和明王都没事。
剩下的,就看最上头那位如何处理,
他心头雀跃着,头发丝都好似在跳舞,写字的时候,不自觉身体都有了轻微的摇晃。
他很高兴。
安行也很高兴。
望着陆启霖的背影,勾唇浅笑。
收个聪明的弟子就是好啊,好多事情不需要明说,只要暗示就能听懂。
真不愧是他一眼相中,早早就收为弟子的人!
他的眼光真好!
......
因着平越县的腊月二十四是小年,每家每户都要祭灶。
陆家在腊月二十三这天找薛禾算了个时辰,直接办了乔迁。
当天一大早,他们坐着马车出发前往陆家村。
安行和薛禾这次没凑热闹,只道过年后就来上门来庆贺。
没办法,年关将至,安行也忙的很,族里很多重要的事情他都得去参与。
薛禾没什么要忙的,也不想这会去陆家打扰人搬家乔迁,便只待在东跨院写医案着医术心得。
写医书这事,还是陆启霖提醒的。
他道,薛神医,您给人看病的本事这么厉害,怎么不写?
他道,前人的医书都是讲理论,您是有实际开方子以及验证经验的,若你也写一本医书出来,也方便后世之人汲取经验啊。
就这两句话,把薛禾哄成了胚胎,最近天天咬着笔杆不松口,连带着都没去催陆启霖要话本子了。
一路颠簸,陆家人终于回了陆家村。
陆启霖上梁那日没回来,如今回了村北一看,惊喜连连。
原本的老宅夷为平地,直接修建成了他从前说过的加工坊模样。
正屋和东西厢房用连廊连接着,就是下雨也不用淋雨跑来跑去。
正屋四间,其中三间连通,做了好几个灶台,蒸台,最东面那间做成了存货的仓库。
西边与东边的厢房,全部打通了,放了不少桌椅,以后专门可以做手工。
陆启霖惊讶问道,“四叔不是把房子长租出去了,怎么把他这边的屋子都给推倒了?”
陆丰收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老四不像话,你大哥就找你里正爷爷商量了一下,总之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弄的,反正人走了。”
“这一回,我把人租房的银子悄悄给了,顺便约好,你四叔要是闹腾,人家会出面帮我治他。”
原本分家时候,住的房子都说是暂住的,老四两口子问也不问他们,直接长租给别人,本就是有错在先。
至于当时跟大郎说卖了,就是为了气他们家。实际上,陆老四不敢卖,他也卖不了,房子的归属本来就还在二老手里。
陆老四给里正的弟弟说的是长租,这样就不用过契。
现在他们拿了租金已经占了便宜,更没道理回家闹腾。
对于陆家而言,直接将人赶走,名声不好听,不如花点银子买了个清净了断。
陆启霖给陆丰收竖起大拇指,“大伯,你是这个。”
论为人处世,在这些琐碎事情的周旋上,还得是他大伯和大哥。
再往东边走,则是三座挨着盖共用一堵墙的新屋。
陆老头笑呵呵介绍道,“这次既然要盖屋,就一次盖完,省的以后你们几个婚嫁生子还不够住。”
他指着中间略小点的房子道,“玉莲啊,以后你和梅花水仙就安心住着,大房和二房的房子左右挨着你家,不用怕。”
王氏拉着陆梅花和陆水仙,“噗通”一声跪倒在陆老头面前,“爹,娘,大哥大嫂,谢谢,谢谢......”
除了“谢谢”,她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家里说盖新屋,她自然也是艳羡的。
可自家原本的房子没坏彻底,而且两个女儿长大了也是要嫁人,她就没再多问盖房子的事。
上梁那天,二老没喊她一起回去,她也就没回。
刚才见一排三家,她还以为是直接给大郎,小二和小六的,却没想到,她们家还有份。
王氏母女三人哭着磕头,陈氏和郑氏连忙去扶,“咱们是一家人,家里有啥,自然是有你们一份的,可别说谢谢。”
不说王氏不顾自己安危救了小六,就是她们母女三个每天勤勤恳恳做仙织花,也令大房挣了不少钱。
给她们盖房子,顺手的事。
不然原址上盖工坊都盖不齐整。
也算是互利互惠了。
陆启霖笑着打趣道,“三姐四姐,你们不去里面看看,墙壁上有没有开门?不然你们找我讲故事,可是要绕路的。”
陆梅花和陆水仙破涕为笑,“好小六,就算没开,我们就自己打一道门来!”
再往西,紧紧挨着安府别院的宅子,便是二房的。
陆丰收指着房子道,“先给盖了,但你得跟着大伯住,现在可不许去哈。”
孩子没养大呢,哪舍得让他一个人住。
外面看得差不多了,陆丰收指挥陆启武道,“小二,挂鞭炮!”
一家人热热闹闹放了鞭炮。
陆丰收推开了大门,笑得神秘,“小六,咱家这回可是大变样,来看看你喜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