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四百一十九章 想好了再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百一十九章 想好了再说

小蓉被宋晓雨带去了厢房,堂屋此刻只剩下了李天明和牛建邦。

“抽烟吗?”

牛建邦下意识的想要抬手,又及时止住了,连连摆手道。

“我……不会!”

呵!

李天明嗤笑一声,抽不抽烟,他还能看不出来。

这个人不实诚。

“你和我妹是咋回事?”

“我……”

牛建邦急着就要开口,李天明抬手打断了他的话。

“想好了再说!”

李天明虽然表过态,不会阻止小蓉和牛建邦来往,但是想要娶他的妹妹,也没那么容易。

“我对小蓉是……认真的!”

认真?

这可不是靠嘴说的。

“我妹还小,这事以后再说吧。”

过了年才19岁,着什么急啊!

至少在小蓉22岁之前,李天明不准备把她嫁出去。

牛建邦急着想要说话,但对上李天明的目光,又不禁心生畏惧。

他来李家台子也好几年了,自然知道李天明的厉害。

这位在村里可是个说一不二的。

但是,让他就这么放弃,却又觉得不甘心。

“我……我可以等她……等她长大!”

怎么着?

在老子面前装深情?

李天明最不信的就是这个。

上辈子的经历,让他在对待感情的问题时,总是本能地会生出抵触情绪。

即便是宋晓雨,当初两个人的结合就是因为合适。

岁数到了,遇到各方面条件都适合的对象,彼此的印象又都不错,那就在一块儿过日子呗。

共同生活这么多年,感情当然会有,但是,亲情绝对要大于爱情。

“那行,你就等着吧!”

很快社会就要迎来大变革,牛建邦他们这些知青也会迎来更多的选择。

参加高考,返城……

如果牛建邦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依旧在前途和小蓉之间,选择小蓉的话,李天明也乐得成人之美。

“有件事我得提醒你,你和小蓉,要注意分寸,如果让我在村里听到什么不该传出去的闲话,什么后果,不用我说了吧?”

人活一张脸,这年头,名声比命都重要。

小蓉一个没出阁的大姑娘,真要是传出去些闲言碎语的话,往后的日子,让她怎么活。

“不会,绝对不会,我和小蓉从来没有过越轨的事!”

牛建邦连忙保证。

你倒是想呢!

真要是有的话,就不是这么坐着说了。

老子先把你的皮给练一遍。

“行了,你先回吧!”

对窥伺自家妹妹的混小子,李天明自然没什么好脸色。

牛建邦虽然不甘心就这么离开,但是面对李天明,他还是本能的感到畏惧。

虽然没亲眼见到,但是李天明把拦路抢劫的歹徒直接打死的事,他在知青点曾听到过很多个不同的版本。

讲述的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中心思想是一致的。

千万别招惹这位活阎王,否则的话……

先掂量掂量能禁得住李天明几拳头。

“我……我先走了!”

说着起身就要离开,刚到门口,却又被李天明给叫住了。

“有时间的话,就多看看书,初中、高中的课本还有吗?”

呃?

牛建邦没明白什么意思,可既然李天明说了,他照做就是了。

正是好好表现的时候,牛建邦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机会。

“靳小琪有,我可以找她借!”

“用不着那么麻烦,抽空去趟县城,书店里应该有卖的,要是没有,就去高中问问。”

现在或许还有,但是等到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来以后,想买都买不到。

面对改变命运的机会,任谁都要拼命抓住。

“行,我……一定去买!”

说完,便耷拉着脑袋离开了,在经过厢房的时候,还想要和小蓉打个招呼,但感觉到身背后那两道慑人的目光,没敢再多做停留。

李天明提醒牛建邦多学习,可不是什么好心。

对小蓉和他的事,李天明根本不看好。

牛建邦要是能通过高考飞出去,两人的距离远了,关系自然而然也就淡了。

或者……

牛建邦真的考上大学以后,对小蓉的感情依旧,到时候,李天明自然也就不会阻止他们在一起。

这也算是……对他的一次考验吧!

“你和牛建邦说什么了?让他离小蓉远点?”

晚上睡觉的时候,憋了许久的宋晓雨还是没忍住。

“小蓉让你问的?”

“没有,是我想问的!”

你猜我信不信!

“也没说什么,就是……告诉他,小蓉岁数还小,先当个朋友处着,有些事不着急!”

宋晓雨闻言,倒是颇为意外。

“你的意思是……同意了?”

说什么先当个朋友处着,无非就是换个说法。

男女在一块儿,如果不以搞对象、结婚为目的,一旦传出不好听的,那还了得。

“那得看他以后的表现!”

甭管是谁,想要娶他的妹妹,都没那么容易。

说两句屁话就想把人拐走?

那是痴心妄想。

“晓雨,你平时多盯着点儿,再告诉小琪一声,就说……”

李天明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知道,知道,放心吧!”

宋晓雨明白李天明的心思,无非就是……

别整出事来!

接下来的日子,有宋晓雨和靳小琪盯着,李天明也没什么不放心的,更何况,自己的妹子,他还是了解的,做事绝对有分寸。

腾出手来的李天明一直忙着厂里招工的事。

按照他的设想,未来电风扇厂和电饭煲厂扩大生产规模以后,要全面向国企看齐,施行四班三运转,虽然两个厂都要多加进来一个班,平时的开支多了,但这样一来,至少可以避免以后有人拿工时做为把柄。

日后那些大企业、大公司拿着工人们当牛马,恨不能让手底下的人24小时连轴转。

平时还不停的pUA,让工人都觉得请假休息是天理难容,只有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才算是对公司负责。

可放在当下……

谁敢?

真以为工人阶级领导一切,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只是一句口号呢!

现在为了抢工期,不得不让大家伙辛苦些,加班费和夜班补助也都是给足了的。

等到新进厂的工人结束培训上岗,一切稳定下来以后,李天明就准备着手实施。

11月底,随着第一批货交付,李天明当初在王作先面前立下的军令状,也算是有了交代。

“和大家伙说,还没到松劲儿的时候呢。”

看着天生像是松了口气的模样,李天明赶紧给他上紧了弦。

“哥!放心吧,大家都知道!”

累是累了点儿,但拿到手的工资和奖金,足以抵得上这段时间的辛苦了。

这一批货刚刚运走,厂里紧接着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抓革命,促生产。

按照李天明的要求,生产计划和进度表被张贴在了车间最显眼的位置,保证每个人都能看得到。

进度条一点一点被填满,随后又换上了一张新的。

完成质量检测的货物也被一车一车地运往海城,随后登船发往东瀛,以及欧洲等地。

天气渐渐变冷,当第一场雪落在李家台子,方艳梅终于还是搬回了家。

村里一些新房还没盖好的乡亲们,也都搭好了简易房,这个冬天只能在那里面过了。

地震留下的痕迹,正在被人们渐渐抹平,最终深藏在记忆之中。

“晓雨,给小琪拿件军大衣,穿这么点儿,路上不得把你给冻僵了!”

李天明收拾妥当,宋晓雨从柜子里翻出一件军大衣递给靳小琪。

这件大衣还是当初去给钢铁厂盖专家宿舍的时候,厂里发的呢,李天明当时特意要了几件小号的,准备留给家里人穿。

“走吧!”

李天明刚说着,抓起手套出了门。

靳小琪连忙跟上。

今天是她父母和大哥来海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