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No.18 逃港父母的怨种儿子(05)
徐进端也不管柳如烟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反正无论是对付家亦或是柳家,他都是木得感情的人机,只要暂时不伤害到他,他是不会在意这些的。
柳如烟博的是十年后的钱财,而他要的是起风时的安稳。
不冲突,没直接矛盾,那就得过且过呗!
柳如烟没在家吃晚饭,照了相,又带老太太和徐进端去南京路百货商店各买了一双棉皮鞋去豫园吃了午饭,就又回崇明上班去了。
老太太对徐进端说不上有多好,但也说不上有多不好,除了爱唠叨几句,总体来说还是可以的,毕竟每天弄的饭菜还算合他胃口。
尤其是过年期间不仅弄来了带鱼、螃蟹,就连市面上很难看到的大对虾她都能弄来,就很Nice了!
过年期间,除了吃,或是偶尔和老太太斗几句嘴,徐进端几乎都窝在亭子间琢磨傀儡人弄来的那堆破烂。
据傀儡说那些刀【羌】棍剑多是从寺庙里那些个风火雷电神手里收的,而那些破木头则是不知谁的墓地里堆着的,因为他们去的时候,就只剩堆砌在一起的这些木头了。
窝擦!!!!这怕不是黄肠题凑吧!!!
‘系统,你给我出来。’
‘主人,我来了。’
‘你看看这些是不是柏木?再看看木头心,他们不会是盗了汉代某个贵人的墓了吧!’
‘不是他们盗的墓,他们只是路过去凑了个热闹。’
除了一堆烂木头,还有一套完整的各四件青釉陶壶、青釉陶瓿、青釉陶鼎和青釉陶盉。
至于那些破石头,就更令徐进端心惊了,那哪里是破石头,分明就是一整套的六博棋盘好么!
(pS:六博棋是古代棋戏的一种,六博棋由箸、棋子、棋盘、博筹、割刀、削和盛具组成。管又称箭、傅、究、蔽,总计六支,故称六博。
六博棋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都非常盛行,需要两人同时参与。
后来传至西方,经改良后成为现在的国际象棋。
六博棋盘,则是类似于套餐盒的存在。)
啧啧.....这傀儡到底是什么运气呀!
此刻,之前发臭的动物皮,也早已被傀儡给处理干净,并将动物皮上的文字都给拓印了下来,赫然是一部名为《擒龙功》以修炼内力为主的武功秘籍。
‘小爱,你能分辨这部功法的真假吗?’
系统没吭声,徐进端也不急,反正他也不缺各类练功功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堆乱七八糟已被清理干净的石头,有的一眼就能分辨出是宝石或是钻石,只有一颗徐进端可以感受到其磅礴的能量,却不知的那究竟是什么。
算了,还是继续扔空间吧。
过年后,徐进端只去了学校一次—— 缴学费。看着依旧乱糟糟的校园,徐进端和之前一样找老师要了学习大纲和试卷,问了期末考试时间后直接闪人。
这学不上也罢!
终于在初一期末考试前夕,热闹了一年的运动风渐渐平缓了下来。
学长、学姐们不管毕业没没毕业的有一大半都响应国家号召报名支援农村建设去了。
等期末考试时,第一批下乡的学生已经走了。
学校也终于得到了片刻的安静考试时间。
这一次,徐进端再一次考出了全校第一的成绩。
------
转眼又是两年。
这两年徐进端按部就班地学习,不跳级不惹事,实在无聊报了个学校组织的游泳兴趣班。
平时不游泳的时候,基本都是放学了就回家。
拿到初中毕业证这天,柳如烟也回来了。
晚饭时,柳如烟问:“小晨,你读高中吗?”
徐进端低头扒饭应道:“嗯。”
柳如烟:“也好。等高中毕业找工作也容易点。”
徐进端知道,这是柳如烟在探他的底,但也没接话。
算算时间,不就是希望他早点下乡么!
可他为什么要如他们愿呢!这不都是他们应该给予原主的么!
------
又是三年过去。
1973年6月,徐进端再次以全年级第一的成绩毕业了,顺利拿到了高中毕业文凭。
同时也顺利拿到了校长给他介绍去江城棋盘街小学任数学老师的推荐信。
之所以能拿到这个工作介绍信,究其原因有二:
对方校长是徐进端所在校长的朋友,女儿嫁给了沪市男人,在江城的工作自然就要卖掉或换掉,然一时间根本不会有沪市人会去江城,所以根本找不到换工作的,于是只能找到沪市的好友;
而,原本这个校长看中徐进端,已经在给他物色毕业后的工作单位。基于这几年学校老师流失严重,是想让他留校任教的,结果接到老朋友来电就有了换一换的想法。
只要有工作,徐进端是无所谓去哪里的,何况江城对沪市来说是乡下,对他来说却不是。
再说,无论是回沪市或是去京城对他来说也只是考大学,那都是迟早的事儿。
于是,他开开心心接了这份工作。
在他将离开沪市,前往江城工作的事和王彩霞说了后,王彩霞当天就给柳如烟厂里去了电话。
而在通过话的王彩霞当天下午去了趟百货商店,给他买了不少日常用品。
这是要放归大海的节奏了?!
哦,可能是放归长江吧!
当天晚饭前,柳如烟回来了。
开门第一句话就是:“你阿奶说你要去江城工作是真的?”
徐进端点头:“嗯,本来是留校的,结果有人要从江城来沪,就把我调去江城了。”
柳如烟片刻后才道:“去江城也好。我正好带你阿奶去崇明。正好,你成年了又有工作了,我们对你的义务也尽到了。以后......”
徐进端抬眼看和眼前这个快五十岁,却依旧如三十多岁少妇的女人,静静地应道:
“嗯,我晓得的。我是父母不要我了,我是寄养在你们这的。这几年,谢谢阿奶和小姨妈!”
说完,起身给两人恭敬地鞠了一躬。
又说道:“阿奶、小姨妈,我要去趟老师家,九点前回来。”
走出弄堂口后,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拎出两条烟、两瓶酒和两饼沱茶去了校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