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男人叫赵礼,跟赵信和赵诚是同族的兄弟,只不过年纪比他们略小一点,大约四十来岁。
可即便这样,也比杨艳大了十几岁。
张建国真的有些无语,可此时此刻他也不好露面,只能藏在暗处。
此时两人匆匆忙忙的把衣服整理好,杨艳兜里鼓鼓的,她摸摸口袋,然后两人急匆匆的分开了。
此时村里已经不少人都知道,有狼进村了。
家家关门闭户,然后家里的壮劳力和民兵,拿着鸟铳出门了。
孙瞎子正好碰到张建国带着点点,赶紧招呼起来。
“建国,赶紧带着你家的狗先回家吧,有狼进村了,你可得小心点,赶紧回去把打猎的家伙拿出来。”
孙瞎子赶紧喊张建国,村里人都知道他枪法好,遇到有狼进村这样的大事。
自然是要喊他的。
“哦哦,知道了,我先回家一趟……”
张建国答应了一声,看了一眼点点,心底当然知道,这是赵元家听到点点的嚎叫声,完全的误会了。
此时村里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张建国也不好走了。
索性随他们折腾算了,他自己借口回家一趟,先是去厨房看了一下。
果然母亲给他留了锅巴粥,还炒的有几样咸菜,另外有一盘炒鸡蛋,几乎还是满满的,没有动过。
这菜应该是特意为他留下的,张建国吃着炒鸡蛋,辣椒自己吃,里面的鸡蛋却挑出来给点点吃。
一人一狼在厨房里吃的不亦乐乎。
村里却闹翻了天,民兵连的人全部集合起来了,还有村里的一些壮劳力,足有上百人。
此时正在追问赵元家,狼在哪里,到底有多少?
赵元家满心的欢喜,觉得自己有能力,终于在所有人的面前露个脸。
这要是把狼群赶走了,他还不立一个大功啊。
想到这里的赵元家,赶紧把人都领到了竹林外,他说自己在这里听到了狼嚎声。
千真万确,一点都不错,而且那狼绝对不止一只,很有可能是一个狼群。
听到赵元家这样说,孙瞎子赶紧让众人散开,四处寻找那些狼。
一旦发现了踪迹,要马上上报,务必要把这进村的狼通通的灭掉。
众人接到他的命令后,十来个人一组,然后对于四周展开了拉网式的搜索。
可是这些人,大费周章的搜索了一遍,却发现别说狼群了,连根狼毛狼嚎声都没听到。
有经验的猎人,还特意在地上寻找狼的踪迹,可是找来找去,却发现周围根本没有狼留下的痕迹。
此时已经到了半夜,这么多人如此辛苦的寻找,最后的结果却让孙瞎子皱眉。
根据他的经验判断,周围应该没有狼的踪迹。
也就是说村里并没有进狼,如果没有进了,那么他们这些人闹腾了许久,那不是个笑话吗?
此时反应过来的村民,目光齐刷刷的看向赵元家。
让他把看到的情形再重复一遍,等到赵元家描述的时候,有人直接开口就骂。
“你自己蠢不要瞎报警,明明没有了狼,却非要把村里人都喊起来,你这是想干什么?”
“对呀,对呀,你这是看别人抱着媳妇儿睡觉,心里嫉妒吗,才想出这样的损招?”
……
反应过来的村民此时都骂起赵元家,特别是有些刚睡着被喊起来的,看赵元家的眼神都在冒火。
有些脾气暴躁的,恨不得想上手,纷纷指责赵元家坑人。
连狼来了这样的事,也拿出来开玩笑,这该有多坏呀啊。
大家越说越生气,没一会儿,赵元家就像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喊骂。
那赵元家想反驳,但是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反驳,因为他也发现,这么多人找了这么大一圈。
居然真的什么都没有,那狼去了哪?
赵元家也想不明白,最后只能被众人指责,心里有怨气,委屈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
他也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这么倒霉,明明是听到了狼嚎声,可是最后却连根狼毛都找不到。
他真是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吃饱喝足的张建国,还特意去洗了一个澡,这才躺在床上继续看书,外面闹腾的再凶,他倒是睡得很安稳。
村里又有一批发夹做出来了,这一次张建国打算不等周海生过来,他准备带着季小四进城,亲自去看一下发夹的销售情况。
季小四听说要进城,高兴的不得了,特意换了一身新衣服,说是进了城不能让人看不起。
那些发夹数量挺多的,张建国找了一对箩筐,直接用这个东西挑发夹。
他跟季小四两个人轮流来挑箩筐。
上班车的时候,有大嫂好奇的看他们的箩筐,等发现里面都是发夹,就忍不住的询问。
等知道他们这些发夹,是往供销社送的时候,那大嫂忍不住打听价格,并买了两个。
有人开这个口子,就有人跟着买,一个两个,他们居然在班车上卖了十多个,换了三块钱。
钱虽然不多,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这让季小四兴奋的不得了,这不起眼的东西,没想到还真赚钱了。
就这十来个发夹,都能卖三块钱?
发了,发了,他们这一箩筐里可有几百个发夹,这要是都卖出去,多让人高兴呀。
下车的时候,季小四赶紧把箩筐挑起来,根本就不让张建国动手。
生怕累着他。
“张哥,你说我们这次这些发夹都能卖出去吗?这次卖了发夹,是不是就可以给大家结账了?”
挑着箩筐的季小四因为高兴,根本就不觉得累,脚下也走得很快。
张建国一边答应着,一边和季小四往供销社那边走,只是走着走着。
张建国突然停下了脚步,他的目光看向不远处的一个巷子。
“小四,赶紧停下来,你看那边……”
张建国赶紧喊了一声,吓了季小四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