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不过六弟,顶着午后的烈日,小哥俩跑到坤宁宫的后山上玩起了捉迷藏,还是六弟躲起来,他找。
他漫无目的地溜达着,等过上一盏茶的功夫再去后面那个洞里找六弟,他一直都会藏在那里。围着假山刚走了半圈,他听到几棵小树后面传来时断时续的哭泣声。这大热的天儿,谁会在这里哭呢?是不是哪个受了气的小宫女?
他好奇地走过去,就见在一棵树的旁边蹲着一个小女孩,正双手在抹着眼泪。他仔细看了一下女孩儿的装扮,确定不是宫女,便温声开口问道:“你是谁啊?为什么躲在这里哭?谁欺负你了吗?”
听到说话声,小女孩先是有些小小的吃惊,抬头看到他,停止了哭泣,脸上挂着泪珠,小声呜咽道:“我找不到娘亲了。”说完,大大的眼睛里又落下泪来。
他也蹲下身子,怜惜地拍拍她:“你别哭了,你娘亲是谁?在哪里?”
“娘亲就是娘亲,她在皇后娘娘那里。”
母后?那必是哪位大臣的夫人进宫给母后请安,这是带来的孩子跑丢了。
“那你怎么会在这里?你的随身丫头呢。”
“我没有随身丫头,是一个宫女姐姐带我来花园玩的,我扑蝴蝶走远了,就找不到人了。呜呜,我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好了,你别哭了,我带你去找你娘亲好不好?你叫什么名字?”
他一边问着,一边掏出自己的帕子给她擦了擦眼泪。
“我叫肖薇,你叫我小薇吧。小哥哥,你真能带我去找娘亲吗?”
“放心吧,我带你过去。”
肖薇一听,忙起身,将小手放在他的手中说:“那咱们现在就去找娘亲好不好?”
“好,不过等我先去找一个另一个小哥哥,然后咱们就去找你娘亲。”
“找另一个小哥哥?他也丢了吗?”这童言童语成功地逗笑了他,“嗯,他也丢了,不过我知道他在哪里。”
他牵着她的小手,那样软,那样小,他的心微微动了一下。
两人沿着假山走了一小会儿,就碰到气呼呼跑过来的六皇子司徒亮,“五哥,你怎么那么久都没来找我?咦,你从哪儿拣的小丫头?”
肖薇眨了眨大眼睛,问道:“小哥哥,这个就是那个丢了的小哥哥吗?现在找到了,咱们可以找我娘亲了吗?”
司徒亮一听这话就炸毛了:“你才丢了,你全家都丢了。小爷我那叫藏猫猫好不好?”
一句话成功地逗哭了肖薇,晶莹的泪珠顺着脸颊落了下来,边哭还边说:“我家人没丢,我娘亲在皇后娘娘那里。”
他皱起眉头:“六弟,她叫肖薇,应该是跟随她母亲来给母后请安的。你逗哭她很好玩吗?”
“切,小破孩,一说就哭,小哭包!略略略……”司徒亮冲着肖薇做起了鬼脸,惹着肖薇器哭声越发大了。
“六弟!你再这样我告诉二哥去。”
司徒亮摸了摸了自己的小脸,不理解地说道:“小爷也没说什么啊。算了算了,小爷不说了,你别哭了,小爷和五哥现在就带你去母后那里找你娘亲吧。”说着就蹦蹦跳跳在前面领路了。
肖薇听说马上去找娘亲便收了哭声,他又掏出刚才那条帕子给她擦眼泪,许是还有六皇子在,她有些不好意思接过手帕自己擦了擦泪,然后折起来放进怀里,对他说:“小哥哥,帕子被我的眼泪弄脏了,等我回家让娘亲洗了再还给你。”
他本想说不用,不知想到了什么又点点头。他就这样一直牵着她的手走到坤宁宫,直到宫门口才松开了手。
此时坤宁宫里,一位宫女正跪在地上请罪:“肖小姐去扑蝴蝶,奴婢一错眼的功夫人就不见了,奴婢找了一大圈也没找到,只好回来请皇后娘娘责罚。”
“责罚你有什么用?还不快带人去找孩子,蠢东西。”皇后一边训着宫女,一边安慰着旁边的理国公家嫡三女柳莫言:“莫言你别急,坤宁宫后院就那么大地方,孩子跑不远的,放心,本宫马上让人去找。”
肖薇的母亲内心焦急,面上还不敢露出不满,只道:“都怪这孩子太淘气,皇后娘娘莫责备宫女了。”
皇后一连声地唤人来要去找孩子,正忙乱着,司徒亮跑了进来,大声说:“母后,五哥在外面拣了个小丫头,哭哭啼啼地说她娘亲在你这里。”
皇后忙问:“孩子在哪儿呢,快领进来!”“就在后面,五哥领着呢。”
他和肖薇走了进来:“给母后请安。”“平儿免礼吧,是你遇到了小薇?”皇后指指早一把被柳莫言揽进怀里的肖薇。
“回母后的话,是孩儿与六弟在后山玩耍时碰到的,便带了回来。”
“薇儿,过来让本宫看看,吓坏了没有?”
肖薇有些不好意思地走过来,像模像样地给皇后行了礼,一板一眼地说:“皇后娘娘,都是臣女的错,臣女不该乱跑,害皇后娘娘与娘亲担心了。是这个小哥哥拣到了臣女,把臣女带了回来。”
众人一听都笑了,柳莫言忙对肖薇说:“什么小哥哥,还不快来见过五皇子和六皇子殿下。”
“臣女肖薇见过五皇子、六皇子殿下。”肖薇也给二人见了礼。
皇后笑道:“莫言,你与本宫是从小就要好的姐妹,薇儿这一声哥哥也叫得,就叫五哥哥、六哥哥吧,别什么皇子殿下的了。”
“皇后娘娘,礼不可废。还得多谢两位殿下把小女找回来。”说着起身也给他和六皇子行了一礼,他忙让开身,表示不敢受这一礼。
皇后也道:“莫言可别折杀了这两个小家伙,他们不过是举手之劳。若没有这一遭,回头你走了本宫定要问他俩为何不午休跑出去玩了?这就算是将功折罪了吧。”
又对他二人道:“这是理国公家的嫡三女,也是母后儿时最好的玩伴,你们也来见过礼。”
他和六弟上前行了一礼,柳莫言也只敢受了半礼。